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如果康熙將皇位傳給了十四阿哥胤禵,那麼清朝的歷史將如何發展?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康熙的皇四子胤禛成為“九子奪嫡”的最終贏家,進而順利登上了皇位,這便是雍正皇帝。

而圍繞著雍正的登基,一直以來都存在著種種謎團,特別是在關於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說法中,無一例外的都將雍正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當時叫做“胤禎”,雍正登基後改為“允禵”)作為了最終的“受害者”,並且認為雍正就是搶奪了他的皇位,甚至還留下了許多諸如將“傳位十四阿哥”改為“傳位於四阿哥”的說法。

當然,關於將“十”修改為“於”,現有的“康熙遺詔”的存本已經證明這是子虛烏有,完全不切合實際的說法,可是人們對於雍正的登基依舊存有極大的疑問,而這也就使得雍正到底是“遵照即位”、“矯詔篡位”還是“無詔奪位”,至今仍不能最終加以確認。“雍正登基之謎”也就此成為了清宮一大“密案”。

那麼,在這裡我們做一個假設,如果胤禵真的登上了皇位,大清王朝將要如何發展,真的會比雍正執政的效果要好麼?或許我們從當時“時代需求”的角度找到真實的答案。

關於康熙是否想要傳位給十四阿哥胤禵,至少從康熙在世時的一系列表現來看,並無這樣想法。

歷史上的康熙是否喜愛十四阿哥胤禵?答案是毋庸置疑的。這一點在兩個方面得到了充分體現。

其一,康熙皇帝安排自己的表兄弟、其大舅佟國綱之子法海,擔任十四阿哥胤禵的老師。

法海,可以說在當時是八旗子弟中公認的青年才俊、文武全才,年紀輕輕就考取了進士,可謂風光無限,併為康熙所信任。於是康熙專門安排法海擔任十三阿哥胤祥與十四阿哥胤禵的老師。

而結果證明,法海不但本人能力出眾,施教水平也非常突出,這也使得後來的胤祥和胤禵,也均是能文能武,成為朝廷之棟樑。

其二,就是康熙皇帝在胤禵大婚後,讓安排其居住在宮中。

縱觀所有康熙皇子中,也僅僅只有早年的大阿哥胤褆以及後來的十四阿哥胤禵享受到了如此待遇,足可見康熙對其的寵愛。

到了康熙晚年,十四阿哥胤禵更是得到了康熙極度的器重。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蒙古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叛亂,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統領大軍平叛,並且還特別降旨向蒙古王公交代:

“大將軍王是我皇子,確係良將,帶領大軍,深知有帶兵才能,故令掌生殺重任。爾等或軍務,或鉅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既與我當面訓示無異。爾等惟應和睦,身心如一,奮勉力行。”

而也正是由於康熙皇帝如此的抬愛十四阿哥胤禵,以及如同後來《雍正王朝》劇情中所描述的“得大將軍王者即為康熙心中的接班人”,這樣的輿論氛圍的影響,再加上此時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皇子與朝臣的力挺,使得朝堂上大部分都都認為,十四阿哥胤禵會在康熙去世後繼承皇位。

然而,這僅僅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事實並非如此。

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康熙六十年(1721年),胤禵在完成西北平叛後回京覆命。此時距離康熙去世僅有一年的時間,康熙的身體狀況已經大不如前,如果真的是想讓十四阿哥胤禵繼承大統,必然會將其留在身邊,讓其處於“隨時待命繼位”的狀態。可最終的結果是,胤禵僅僅在北京做了非常短暫的停留,就被康熙重新安排回到了西北。這像是想要讓十四阿哥胤禵接班繼位的表現麼?

反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就在康熙去世前三天,康熙親自召見並安排雍正代他去天壇祭天。而在此之前祭天、祭祖、祭奠明陵等一系列祭祀活動,不是康熙本人前往,就是安排太子胤礽前往,可見,這才是非常明顯的傳位的暗示訊號,就好比雍正登基後,也是一直安排弘曆代他去進行祭祀活動一樣。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康熙傳位給雍正確實應該是名正言順的,而十四阿哥胤禵也確實不是康熙所考慮的物件。

我們再換個角度看一下,在康熙朝,帶兵打過仗的不僅是十四阿哥胤禵,包括大阿哥胤褆、五阿哥胤祺以及七阿哥胤祐,都跟隨著上過戰場。只不過單獨指揮如此龐大的軍隊作戰,這個確實只有十四阿哥胤禵有過這樣的經歷。

可是,相比較之下,康熙皇帝僅僅是讓胤禵帶兵打仗,可卻從未對其就全面理政的能力進行培養,相較於康熙對於此前培養、教育廢太子胤礽,胤禵所獲得的的關注和鍛鍊確實非常的有限。這也說明了康熙也僅僅是想讓胤禵做一介護國的武將,其角色定位相當於康熙的兩位親兄弟,即裕親王福全以及恭親王常寧,而不是讓其承擔扛起整個江山社稷的重任。

因此這也可以看出,歷史上的康熙並非是準備將皇位傳給胤禵,所以也就不存在雍正搶奪了胤禵皇位這一說法了。

或許胤禵的能力真的很強,但是他並不符合當時的“時代需求”。

正如評價皇太極的時候,人們儘管會對他的權謀與陰狠加以批判,但是仍會認為由皇太極繼任後金大汗,是歷史的“最佳選擇”一樣,雍正也是所有康熙皇子中,被證明的最能符合當時的“時代需求”,同時也是最為合適的繼位人選。

雍正在位期間,實行了包括攤丁入畝、改土歸流、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當差、廢黜賤籍等一系列的改革,而這些改革取得了非常豐厚的成果,不僅一改康熙朝末年凋敝、虛晃的發展局面,更是奠定了乾隆朝興盛繁榮的基礎。可改革也極大的觸動了眾多的既得利益者與保守派政治勢力集團,特別是讀書人以及官僚士大夫階層,因此他們對於雍正並不滿意,這才有了民間對於雍正的諸多“詆譭”之言。

而這也更加充分的證明了,雍正實施這些改革的阻力之大,以及雍正改革決心之堅定。當然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就是由於雍正在“九子奪嫡”程序中所採取的“爭是不爭、不爭是爭”的策略,使得他的背後並沒有政治勢力集團的牽絆,因而可以放心大膽的推進改革而不會顧及其他。

而這恰恰是十四阿哥胤禵所辦不到的。

歷史上的十四阿哥胤禵,與雍正同為德妃烏雅氏所生。而烏雅氏的父親是包衣護軍參領威武,其家族包衣旗籍的出身,實際上並不比出身於辛者庫的八阿哥胤禩之生母良妃衛氏好到哪裡去,德妃烏雅氏相較於良妃衛氏的優勢真的就在於運氣好點,再加上幾個孩子存活率比較高,身體健康,這才使得她有了晉封“四妃”的資本。

可以說,胤禵所能依靠的母家勢力幾乎沒有,而他之所以能夠參與併成為“九子奪嫡”的熱門人選,除了其本人的能力出眾外,全部要靠八阿哥胤禩及其政治集團的支援。

其實,八阿哥胤禩等人支援十四阿哥胤禵,也是一種頗為無奈的選擇。

胤禩的政治集團首先推出來的是大阿哥胤褆。但是在康熙“一廢皇太子”期間,由於大阿哥胤褆被三阿哥胤祉檢舉、揭發用“魘鎮”詛咒太子胤礽,進而被康熙下旨削宗奪爵、終身圈禁,徹底退出了政治舞臺。

之後,胤禩被推到了前臺,然而由於其過高的聲望以及“八爺黨”成員一系列不恰當的操作,讓康熙對其是深感厭惡,特別是在“斃鷹事件”後,胤禩徹底失去了成為繼位人的資格。

除此之外,所謂“八爺黨”政治集團中,九阿哥胤禟熱衷於積攢財富,對皇位並無興趣,而十阿哥胤?儘管出身高貴,他是生性憨厚、耿直,能力非常的有限,自然也不被看好。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集團,開始全力支援十四阿哥胤禵,以至於九阿哥胤禟甚至當眾表示:

“十四阿哥聰明絕頂,才德雙全,我兄弟皆不如也。”

如果在奪位鬥爭中,支援勢力的龐大無疑是一個巨大優勢,那麼一旦登上皇位,毫無疑問,這將是一個無比巨大的包袱與牽制。這也就是為什麼皇太極登上汗位後,要逐步擺脫“四大貝勒南面共坐”的局面,進而“南面獨坐”的原因,為的就是加強中央集權。

可胤禵,既不是皇太極,也不是他的哥哥雍正。對於他而言,他有個最大的問題與缺點,那就是不懂的韜光養晦,並且是性格急躁,喜怒形於色,這些都是身為帝王的“大忌”所在,更不要說是要清除政治阻力,收歸權力強化中央集權了,甚至於自己還沒有想著動手,就已經被別人扳倒下去。

所以,十四阿哥胤禵當年的背後支援勢力,將成為朝堂上的“主宰”。

首先,就是八爺黨的眾位皇子。

特別是八阿哥胤禩,儘管其沒有最終登上皇位,但是他對於朝堂的影響力並將是非常的深遠,甚至與連十四阿哥胤禵都無法企及。而九阿哥和十阿哥也同樣會委以重用。

其次,就是八爺黨皇子背後的家族勢力。

其實,包括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每個人背後都有著其主要的家族勢力的支援力量。八阿哥胤禩背後是其嫡福晉郭絡羅氏所在的安親王家族勢力,同時其也贏得了包括佟國維、鄂倫岱等佟佳氏家族代表的支援;九阿哥胤禟由於明珠之子納蘭揆敘結有姻親關係,使得其與葉赫那拉氏家族的關係頗為緊密,況且出身於葉赫那拉氏家族的惠妃那拉氏又是胤禩的養母,也必然會支援胤禩;而十阿哥的外公是康熙初年輔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其子阿靈阿也是八爺黨的重要成員和骨幹,因而十阿哥背後的鈕祜祿氏家族也有著非常強大的作用和影響力。

再次,就是在扳倒太子胤礽,扶保、支援八爺黨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部分漢族官員,他們代表的是漢族士大夫階層。

既然十四阿哥胤禵能夠順利登基,很大程度上是靠著這些宗室王公、滿洲貴族以及漢族士大夫代表的支援與力挺,那麼登基後的胤禵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其政治利益的代言人。

反觀雍正所力主的一系列改革,這些人的利益恰恰是受到了最大的傷害,因此,相應的改革也必然不會為胤禵所推動,而朝堂的時局走勢、政策導向,也將成為康熙朝晚年的翻版。

當時朝廷所面臨的國庫空虛、結黨營私、吏治腐敗、民生凋敝等一系列問題,也將很難得到較為徹底的改變,最終所產生的結果也必然是可想而知的。

綜上所述,儘管雍正究竟如何獲取的皇位至今仍是一個巨大的歷史“謎團”,而他登基後的一些陰狠、殘忍的行為也廣為詬病,但單從其執政與改革的成果來看,毫無疑問是歷史的“最佳選擇”,既是康熙的“幸運”,也是整個大清王朝的“幸運”,其至於大清王朝存亡與發展的意義也是更加的不能被忽視的。

實際上,不管是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以及十四阿哥胤禵,只要是這一眾“八爺黨”的掌握了國家的最高權力,那麼必然會受到其背後龐大的政治勢力的影響,進而無法像雍正一樣徹底的推進改革。

而當時的政治局面與經濟發展環境,並不需要八阿哥胤禩這樣的“好好先生”,也不需要十四阿哥胤禵這樣“將軍天子”,恰恰需要的是雍正這樣能夠力排眾議、乾綱獨斷、果敢無畏的“改革者”。

所以還是那句話,不是十四阿哥胤禵能力不夠,也不是他不能成為一個好皇帝,只是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說,他並不符合當時的“時代需求”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