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宣城的“勢術道”:解鎖新打法 起步就起勢

本文轉自:人民網

3月5日14時01分,“宣城一號”通訊遙感雙模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一飛沖天。

“仰望星空,宣城一號閃閃發亮”“古有文房四寶,今有宣城一號”“宣城一號閃耀太空”……一時間,網友紛紛留言,表白宣城,為“宣城一號”點贊。

以城市命名衛星的一小步,是城市經濟發展的一大步。

“十四五”開局之年,宣城市地區生產總值1833。9億元,增長10。1%,增速以高出安徽省1。8個百分點的成績排在全省第4位。

人勤春早,催人奮進。虎年起步,宣城市各地以鼓足“拼”的勢氣、發揚“實”的作風、提振“幹”的狀態,展現出活力滿滿的勁頭,熱火朝天忙“春耕”的場景正在宣城大地奔現。

勢:吹響號角動員令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

新春伊始,宣城市各縣區“滿格”開工,以“新春第一會”吹響新年的發展號角。其間,既有充滿危機的對標、頭腦冷靜的反思,更有未來發展的謀略、新年奮進的銳氣。

年後上班第二天,旌德縣召開了全縣工業發展暨“雙招雙引”推進大會,當地政府營造的‘部門圍繞專案轉,幹部圍繞企業轉’的良好乾事創業氛圍,讓企業家感觸頗深。

“這次大會既是‘優良傳統’也是‘招牌動作’,目的是奏響工業‘C位’的最強音,點燃‘雙招雙引’的主引擎。”旌德縣委書記儲德友如是說。

宣城經開區雙招雙引專案建設暨工業發展大會。宣城經開區供圖

就在同一天,績溪縣“雙招雙引”暨民營經濟發展推進大會如期召開。會議指出,要以強招引的力度去加快發展民營經濟,把“雙招雙引”作為經濟工作的第一戰場,全面落實人才政策10條措施,切實提高“雙招雙引”工作實效。

涇縣,節後開工第三天,“三比三創三爭”動員大會號角吹響、戰鼓催陣。會議要求,把全縣上下幹事創業的精氣神提振起來,把推動工作節奏頻次加快起來,把爭先進位的鬥志激發起來,讓實幹、快乾、敢幹、會幹在涇縣大地蔚然成風。

宣城經開區舉行的“雙招雙引”大會,傳遞了鮮明導向。過去的一年,全區新簽約專案97個(備案23個),協議引資272。19億元,其中億元以上專案56個,5-10億元專案6個,10億元以上專案5個。

“年後第一時間召開大會,一是為了趁熱打鐵,二是為了表明態度,三是為了加壓奮進。”宣城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家和立下新目標,“力爭2022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作為慣例和傳統,連續多年,宣城市各縣區在開年之際召開新年大會,不是一般的抓專案促投資,而是事關縣域競爭力的關鍵舉措,也是全市上下提升精氣神、展現新氣象的一次“點兵”。

術:復工復產不負春

春寒尚濃,宣城市各地不少企業就紛紛忙碌起來。

洗模、浸膠、烘乾、水冷……一整套工序下來,一副副色彩各異的乳膠手套躍然眼前。這是記者在安徽華騰乳膠製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看到的場景。聽著熟悉的裝置作業聲,公司副總經理齊永健說:“機器聲一響,心裡就踏實。”

在華騰乳膠製品有限公司,檢測員給乳膠手套做燈檢。人民網 張俊攝

“目前復工率已經達到了85%以上,去年產值2。3億元。看這勢頭,今年完成3個億的目標,心裡有底。”齊永健把信心寫在了臉上。

位於旌德縣蔡家橋鎮的安徽科訊新材料有限公司裡,車間機器轟鳴,裝置有序運轉,工人們逐漸開足馬力展開新一年的生產。

宣城科訊從簽約都產品下線,只用了7個月時間。人民網 張俊攝

“目前,我們的在手訂單已經有8000多萬,尤其是公司主打的裝配式內裝部件深受客戶青睞。”安徽科訊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徐秀生介紹。企業各條產線滿負荷生產,員工們更是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確保訂單按期交付。

不負春光搶開局。

在廣德,春節假期一結束,市經開區就迅速吹響了開工“集結號”,各家企業紛紛掀起復工復產熱潮,鉚足了“虎勁”開局爭先。節後上班的第三天,廣德市經開區復產率就達到了70%。

走進宣州經開區,處處是火熱的生產場景,各家企業開足馬力抓生產、趕訂單,全力衝刺新年新目標。

面對“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發展形勢,宣城市對標先進、拉高標杆,因地制宜、發揮優勢,把抓好招商引資作為發展“必答題”。

去年,宣城市持續推進“千企升級”和“雙百”計劃,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4戶,總數達1695戶,居全省第5位;開展“三比三學三趕超”活動,651個省重點專案完成投資830億元,投資完成率居全省前列;突出抓好產業鏈招商,新建億元以上省外投資專案515個,居全省第1位。

在安徽華晟新能源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檢測產品質量。人民網 張俊攝

道:最佳化環境無止境

“營商環境”成為企業擇木而棲的關鍵。地處皖東南的宣城,從“千里解決用工荒”到“有呼必應、無事不擾”,從“給政策”“抓專案”到“優生態”“造環境”,不斷提升營商環境,企業經濟活力持續釋放。

多年來持之以恆的努力,正在宣城產生“潤物細無聲”的變化。

人民網安徽頻道在宣城市多地採訪發現,從拼投資、拼政策到拼服務、拼環境,各地政府部門主動變身“店小二”,積極轉變發展理念。

在旌德縣,政府不僅送政策上門,還送訂單送錢上門;在宣州區,春節前夕通車的迎賓大道,不但縮短了企業進出園區的路程,還拉近了政府和企業的距離;在宣城經開區,創新的“BOSS見面直聘會”,透過直播帶“崗”,短短兩個小時就吸引了3萬多求職者線上收看……

在狸橋鎮,安徽群興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整理壓制好的磁瓦。人民網 張俊攝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感受最敏銳。

從正式簽約,到產品下線,僅用了7個月時間,2021年年中,起步投資2000萬元的安徽科訊新材料有限公司專案在旌德縣蔡家橋鎮高溪村順利投產。

對於新專案創造的“科訊速度”,企業負責人徐秀生逢人便豎大拇指:“專案進展遠超預期,既節省了成本,又幫助企業儘早擁抱低碳內飾裝修的風口。”

身為科訊的專門對接人,蔡家橋鎮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李路遙已經是企業的熟面孔,最多的時候每隔兩天就要往企業跑一趟。

從政策宣傳到專案申報,從獎補兌現到完成升規,李路遙是既當“老師”又當“學生”:一方面入企宣傳,充當政策宣講員,另一方面入企調查,做企業調查員。

“送下去的是實打實的優惠政策,收回來的則是對經濟形勢的深刻感悟。”李路遙說:“透過深入企業,自己對宏觀政策與微觀經濟的互動多了一層理解,對政策效果也有了切身體會。”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土質好不好、肥力足不足,直接影響經濟發展。從過去的“面對面”,到今天的“肩並肩”,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讓宣城市企業家們體會到的是,營商環境的好上加好、優上再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