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元代社會的“孝”被賦予更深的涵義,是忠孝仁義為一體的孝道觀

元朝建立之後,主張以孝治國,並大力宣揚忠孝仁義一體思想;此時,理學宣揚的孝道觀對人民思想控制加深,“愚孝”行為屢禁不止。種種原因致使元代盛行孝親敬老之風,孝子人數增多,《元史·孝友傳》中有言:“元以孝義聞者,蓋不乏焉。”

對待忠孝關係問題上,元代基本承襲宋代,他們言孝必言忠,且都把忠置於孝前。《元史·列傳第五十二》中記載了管如德的事蹟:如德被敵軍俘虜之際,萬分思念父親,於是趁著敵軍放鬆警惕之時,打死敵軍數十人,突破敵軍包圍逃走了,後來經過長途跋涉終於見到了思念已久的父親。後來覲見元世祖,元世祖說:“是孝於父者,必忠於我矣!”元世祖與管如德的對話表明在元朝人的意識裡,為孝者必定為忠。

史載塔思“每語必言忠孝”,並且對待天子應當持感恩之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忠君報主、報效國家,這表明忠孝觀念已經深入塔思的心中。再如忽必烈手下一名漢族大臣說:“吾少讀書,惟知入則孝於親,出則忠於君而已。”

早在宋代時,忠孝矛盾已經得到解決,故而元代的倫理道德要求人們不僅要懂得孝親,還要懂得忠君,忠孝一體,不可偏廢,這正是元朝宣揚的忠孝觀念以及教孝於忠的實質。

元代社會的“孝”同宋代一樣,被賦予了更廣更深的涵義,是忠孝仁義為一體的孝道觀,這正是統治者欲意透過宣揚包含儒家倫理道德的忠孝仁義來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