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康熙最精明的兒子,手握重兵卻不參與“奪嫡”,活到78歲得善終

在眾多的奪權大戲中,最精彩的莫過於康熙朝時期的“九子奪嫡”。比起沙丘之變、八王之亂和玄武門之變等,“九子奪嫡”要委婉得多,雖然沒有表現出劇烈的衝突,但皇子們的每一步棋都“步步驚心”,拿著性命做事。

康熙皇帝千年難得一遇,而他的孩子們也都“虎父無犬子”,個個表現優異,因此讓他在選擇繼承人方面一直都很頭疼。也正是這樣,“九子奪嫡”的大戲才有出現的條件。

九個兒子中,二阿哥胤礽、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優勢最大,與繼承大權的距離最近,所以鬥爭最激烈。

此外,十二阿哥胤祹也很有實力,早就具備了參與競爭的條件。那麼,深受康熙寵愛、手中又握有軍事大權的他,最後為什麼不參與競爭呢?

在蘇麻喇姑的呵護下長大,深受康熙寵愛

康熙二十四年(1686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愛新覺羅·胤裪在紫禁城出生,在康熙的眾子中排第二十一位,因序齒為皇十二子,所以又稱為“十二阿哥”。

雖是康熙的兒子,但生母為地位低下的定嬪萬琉哈氏,他的身份也隨之受到影響。不過,這也低不到哪裡去,同八阿哥胤禩的地位互不相上下,因此也是具備競爭條件的。

正是定嬪萬琉哈氏地位低下的問題,才讓胤裪從小就沒能同她生活在一起,而是在孝莊太皇太后的侍女、康熙的啟蒙老師蘇麻喇姑的撫養下長大。

可能是這一層因素,才讓康熙相當喜歡胤裪,畢竟孝莊太皇太后和蘇麻喇姑是康熙從小就接觸,並且影響他一生的人,所以他不可能不看重胤裪。

說起胤裪被蘇麻喇姑撫養的事,其實和康熙的同情心有關。在胤裪出生不久,孝莊皇太后便離開人世,讓康熙痛苦不已,而同樣受到打擊的還有蘇麻喇姑。

沒有了孝莊皇太后以後,蘇麻喇姑整日精神萎靡,茶不思飯不想,讓看在眼裡的康熙很是心疼。所以,康熙直接做一個決定,就是把胤裪送給她,讓她在撫養胤裪的同時找到心靈安慰。

果不其然,在胤裪的陪伴下,蘇麻喇姑最終從痛苦中走出來。而她作為清朝最特殊的宮女,歷經太祖、太宗、世祖、聖祖四朝,對胤裪也有很大的影響,是他處世風格、性格等最直接的培養人。

到胤裪20歲時,已經93歲的蘇麻喇姑最終與世長辭,讓胤裪陷入悲痛之中和失去依靠。為表示孝敬,胤裪曾向康熙提出為麻喇姑披麻戴孝的要求,得到康熙的允許。

這不僅在清朝,在歷朝歷代上都是非常罕見的一幕,就是皇子為宮女披麻戴孝,非常讓人不可思議。看到胤裪有這樣的表現,康熙大為讚賞,稱讚他的孝順和重情義。

胤裪成長到25歲,康熙將他和九阿哥胤禟一起冊封為固山貝子。其實如果以生母輩分來看,胤裪沒有這個資格的,宜妃的地位要比胤禟的低一些。

在此之後,康熙每當出巡,都會將胤裪帶在身邊。仁憲皇太后駕崩時,康熙正式任命胤裪為內務府總管,讓他負責處理宮廷的一些事務。

到康熙晚年時期,康熙對胤裪更是看中,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動都讓他代替自己去處理。而能夠這樣做的,一般只有皇位繼承人才有資格。

可能是因為這一層因素,才讓胤裪在康熙去世以後,曾多次受到雍正的打壓。

沒有參與奪嫡,卻受到雍正的打壓

儘管受到康熙的寵愛,後來還手握重兵,但胤裪無意於皇權之爭,一直遠離鬥爭的圈子。他採取的方式是不站隊、不說話、不結盟。

也許是這一層因素,才讓他變得非常孤立,以至於被十六阿哥胤祿彈劾時,才被康熙降爵,由多羅履郡王降回了固山貝子。

到雍正時期,基於胤裪在九子奪嫡的表現,沒有過多地為難他,但也過意不去。有一次,胤裪因將熹妃的鈕鈷祿氏寫成了錢氏,讓雍正抓住了機會,將他為鎮國公。

其實,能保住性命就已經不錯了。雍正贏得勝利之後,逐漸利用手中的機會對昔日參與奪嫡的皇子進行打壓。

其中八阿哥的下場就非常慘,不僅被削去爵位、剔除宗籍,還被辱罵為“阿其娜”、“薩斯黑”,即“豬”和“狗”。

以雍正的性格,胤裪被如此對待,是可以理解的。雖然胤裪沒有繼承皇位,但從小就過得很幸福,同時還受到康熙的喜愛,是雍正體會不到的。雍正王朝結束以後,胤裪在乾隆王朝時期開始被重用。

深得乾隆信任,再次被朝廷重用

其實,雍正並沒有萬事做絕,感覺清理完“八爺黨”之後,雍正開始扶植一些支援自己和能夠為後代效力的臣子,其中就包括胤裪。

雍正氣憤之餘將胤裪將為鎮國公,後直接給他恢復爵位,依然是康熙冊封的多羅履郡王。

經歷朝代的更換和自身大起大落的人生,胤裪早已看淡一切,不主動的當牆頭草,也不做畏縮的王公。每當皇帝需要,他都挺身而出;不需要的時候,便隱藏起來。

正是這樣的做事風格,才讓他挺過雍正王朝,來到乾隆統治的時代。由於與九子奪嫡沒有直接關係,所以乾隆對於之前同雍正有利害關係的人都很好。

乾隆繼位後,很看重胤裪的辦事能力,此後更是封他為和碩履親王,讓他享受到親王的待遇。

到後來,乾隆直接將重兵讓給胤裪來掌握,儘管已經年老的胤裪還會在工作上犯一些錯誤,但乾隆並沒有怪他,更多的是給予理解。

頂峰時期,胤裪被封為軍機大臣和議政大臣,手中握有重要的軍政大權,足以見得乾隆對他的信任。

到乾隆時期,胤裪才算是被真正地重用。對於他當年為何不參與九子奪嫡的問題,可能只有自己才知道。乾隆二十八年,78歲的胤裪去世。

縱觀胤裪的一生,他所犯的錯誤還是挺多的,不參與奪權,可能就是有自知之明吧!到後來,他手上雖然握有重兵,但奪權的時代早已過去,加之當時已經年老,早就看淡一切,所以對他來說,是否當皇帝已經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