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司馬懿早就看破了空城計,為何不繼續進攻?專家:進攻他就完了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應該都知道諸葛亮一向以神機妙算著稱,在劉備白帝城託孤之後,他就勤勤懇懇的輔佐劉禪,與魏國的司馬懿鬥智鬥勇。

其中在他們兩人的故事中,空城計是最為精彩的一則,諸葛亮精明的抓住了司馬懿本性多疑不敢貿然行動的這一特點,對他佈置了一個用以迷惑他的局,而司馬懿卻恰好中計,所以失去了最佳進攻的機會。

不光是空城計,諸葛亮很多的決策和做法都讓我們驚歎這個千百年前的古人的智慧。中國著名的文學家魯迅先生也曾經誇耀他:其智近乎妖。

所以面對這樣將近被神化的諸葛亮,司馬懿就顯得沒那麼謠言了,雖然他也是三國時期被人們津津樂道不輸給諸葛亮的另一位軍師,真實的司馬懿難道真的不如諸葛亮嗎?

在《三國演義》中是以劉備為主的蜀國勢力為主角,所以不免對其中的人物描寫有些誇大,甚至會給予太高的評價,而對於敵對一方就會忽略他的優點而放大他的缺點,這樣可以做到很好的突顯正面人物的光輝。因此,司馬懿在真實的歷史上其實並不低於諸葛亮。

後來諸葛亮就算很厲害但是還是輸給了司馬懿,而司馬懿也在贏得諸葛亮的這場戰爭中樹立了威名,並在之後獲得了眾人都想爭奪的江山。既然這樣八面玲瓏的司馬懿又怎麼會看不出當時諸葛亮佈置的空城計,為什麼機智如他沒有為自己留一條後路呢?

現在在關於司馬懿的很多影視作品中,司馬懿的形象逐漸變得高大起來,後人對他的評價也變得正面。然後質疑也隨之而來,很多都是質疑他與諸葛亮之間的事蹟,特別是哪一齣空城計。雖然顧慮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為什麼一定要全部撤兵呢?

當時完全可以用少部分的兵力來試探諸葛亮,這樣不管如何曹操都不會怪罪於他,可是他卻選擇了不戰而敗,立馬撤兵這一做法。

對於當時司馬懿的做法司馬昭也非常反對,當時就站出來當面要求自己帶一隊兵馬去城中試探,卻遭到了司馬懿的異常反對,就算心中有萬般不甘心,司馬昭也只好聽命父親的決定。

關於這件事司馬懿的做法到底為何,在後來司馬懿死後終於真相大白。原來這是他和諸葛亮之間認識多年之後的一種默契。就像諸葛亮說的,空城計對於司馬懿來說就是一種計謀。

而後來司馬懿在死前對自己的兒子司馬昭說:“當年司馬家族之所以可以得到曹氏家族的重用因為我們有實力可以和蜀國的諸葛亮抗衡,如果諸葛亮死了,我們司馬家族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將會被魏國曹氏第一個滅門。”

這樣看來司馬懿作為常年待在曹操身邊的人,對於曹操的心理掌握的十分徹底,他深知曹操這個人本性多疑,並且對於他也是十分防備。雖然他和劉備一樣喜歡善用人才,但是卻永遠對自己的臣子有所提防,一旦失去了利用價值,不管這個人曾經為他立下多大的汗馬功勞,最後也依然要將其消除。

所以對於曹氏來說蜀國的諸葛亮一直是他們統一三國的一大禍患,而司馬懿恰恰可以和諸葛亮一起抗衡。於是司馬懿就抓住這一點和諸葛亮一起鬥智鬥勇,而諸葛亮也早就看出了司馬懿的心思,從而佈置了空城計。最後司馬懿就算撤走了額十五萬兵力也不進城,並且拒絕了司馬昭進城打探的要求。

其實一開始說諸葛亮在賭博不如說是司馬懿在賭博,他在賭諸葛亮是不是真的可以看出自己的生存之道,而諸葛亮的空城計就是給他的回答。如果諸葛亮沒有看出司馬懿的問題,那麼最後司馬懿發兵,最後獲利的就是曹氏家族,歷史將會被改寫。

對於這件事,專家評論:如果當時司馬懿出兵,那麼對於他來說就是必輸無疑。當司馬懿看到了諸葛亮給出的空城計之後,斷然拒絕司馬昭的請求,要是諸葛亮此時連他們的一個小小軍隊的都打不過的話,司馬家族也會直接斷送掉,於是乎他只能裝作自己敏感多疑不敢出兵的倉皇之姿來掩蓋曹氏家族的視線。

因此所謂的空城計不是歷史上有名的陰謀,他是一個陽謀。是兩位以聰明出名的大人物在毫不言語之間的交談,最後兩個人在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狀態下完成了這一歷史事件。由此可見,司馬懿的深思熟慮在他後來拿到了天下也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