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地窖冬季溫度較高,古代窮人為什麼寧願凍死,也不挖地窖禦寒?

經常觀看古裝歷史劇的人,就會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地主們坐擁金銀珠寶,生活紙醉金迷,衣不愁食不憂,而普通的勞苦大眾卻連一個最基本的的遮蔽所都沒有,只能流浪街頭,甚至凍死在外面,“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說的就是這種場景。

更窒息的是,農民即便是在這麼悲苦的情況下,還得忍受地主慘無人道的壓榨。每每看到這樣的畫面,就禁不住想為農民打包不平,更恨不得把可惡的地主“大卸八塊”,偶爾“入戲太深”也為農民出謀劃策:沒有房子,也可以去挖個地窖,冬暖夏涼,至少冬天不會凍死在外面。是呀!為什麼古代人寧願住著破爛的茅草屋,凍死在外面,也不去挖個地窖避避寒?

難道是古代沒有地窖嗎?

其實,早在原始農業後期(距今約7000多年)我們的先民為了解決餘糧問題,就開始想辦法儲存糧食,最後,他們想到建造地下窖穴來儲存糧食,他們把塗了泥巴的乾草塗抹在窖穴內,並用火烤乾窖壁,然後在地面上搭建小茅草棚頂用來防雨落入窖穴。

在《詩經》中也有關於地窖的記載“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入凌陰。”意思是在夏曆十二月的時候,把河水中的冰塊鑿出來,然後在正月的時候將冰塊藏入冰窖,用來儲存新鮮的水果,蔬菜,肉類;到了北魏時期,地窖還可以用來藏酒,“地窖著酒,令酒土氣唯連簷草屋中居之為佳”;而清朝則有了地窖住人的記載:“吾鄉貧民,冬月操作,懼寒僵手,則為地窖以居”。如此,便可知我國古代不僅有地窖,還有地窖住人的現象。

那就在自家土地上,選一塊地方,挖個地窖,搬進去住,不行嗎?

在古代,農民把土地看的比他們自己的性命還要重要。“民以食為天”不要說是在古代農耕社會,即便是今天,這一說法仍然存在。種植糧食必須依靠土地,就是那點少的不能再少的土地,時不時還要遭遇洪水、蟲災各種自然災害,連解決一家人的溫飽都是個問題,他們怎麼捨得在土地上“瞎捯飭”,更別說,大多數農民連屬於自己的土地都沒有。

正如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中說說的那樣,一些地方富豪,和官府勾結,在雨季的時候炸開堤壩,人為地製造自然災害,迫使農民破產,從而達到兼併農民土地的目的。農民只能被迫淪為佃農,為地主種植土地。

找個地廣人稀的地方,挖個地窖,誰也管不著?

在古代每一寸土地都是有嚴格的管理的,繁華的地方,寸土寸金,都被地主們嚴格管控著;偏遠的地方,人煙稀少,大多是一些蠻荒之地,是朝廷用來開疆拓土的,也是戰爭多發地帶。盜竊,土匪,強盜常常出沒,而且氣候、環境惡劣,瘧疾等不治之症發生的頻率極高。而且,對於安土重遷、宗族觀念極為強烈的古代人來說,那是祖輩生活的地方,是生養自己的根基,不會輕易離開自己的故鄉,除非不可抗因素,比如,戰亂、災荒。

即便是拋開所有這些不可抗因素不談,相較於菜窖和酒窖,挖一個可以容的下全家人居住的地窖是一個難度係數極高的工程。

在古代,普通人家的地窖分為圓形和方形的兩種,非常簡易。圓形的地窖可以是直接挖成,在洞口覆蓋碾盤之類的東西,方形的適合水層淺的地方,挖好後需要在上面用木棍做撐,覆蓋秸稈之類的,再在上面覆蓋上土,承重量有限。

人們通常用它們來儲存蘿蔔、紅薯等新鮮的蔬菜和酒。地窖深兩米左右,地窖的大小根據家庭人口的多少,以及需求來決定的。圓形的地窖面積很小,裡面能存下的食物少之又少,相比之下,方形的地窖稍大一些,只夠儲存東西。即便是最小的菜窖也需要全家幾個勞動力一起工作,半個多月才能完工,還得是食物供應充足的情況下。

這兩種地窖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結構簡單,直上直下,面積小。如果真的要進去睡覺,頂多也就只能容下一個人,要全家人一起住進去,根本不可能。而且這種菜窖,由於裡面放的大多是蔬菜,蔬菜長期密封,無法接收到太陽光照,會消耗氧氣並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地窖裡面的空間本身就小,裡面所含的氧氣本就有限,在這樣的情況下,氧氣會被大量消耗,同時產生大量廢棄,人住進去很容易發生缺氧等不良反應,甚至會暈倒在裡面。

一個適合人居住的地窖必須要經過專業的檢測,同時具備通風、防水防潮、安全的功能。

古代地窖,很少出現在南方地區。這是因為我國南方氣候潮溼,夏季雨水較多,河道眾多地下水埋藏非常淺,想挖一個2到3米的地窖,往往還沒挖完,就可以看見水了。

再加上,古代社會限於生產條件等限制,人們對於自然環境的破壞程度較小,植被覆蓋率較高,空氣潮溼,土質疏鬆,地窖在這種氣候下,會變得陰暗潮溼,很容易滋生老鼠、蛇、蜈蚣、蜘蛛、蠍子這類東西,根本就無法居住,一旦碰上雨水較多的季節,地窖很容易就會坍塌。

地窖多出現於古代的中原地區、北部和東北部大部分地區。這裡四季分明,空氣較為乾燥,冬季極為寒冷漫長,冬季食物、蔬菜很容易被凍爛,所以人們常常挖地窖。

在這裡建一個完整的適合人居住的地窖需要層層工序。在搭建地窖之前,首先要進行選址,需要藉助專門的工具對選中的地址進行勘測,觀察地下水的深淺,地質結構,土質疏鬆程度,找專門的人來設計適合的窖洞結構,形狀,緊接著需要根據設計好的形狀,在地下鑿洞,這個過程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差錯,不然,一不小心就會坍塌。

最後,還要進行嚴格的檢測,檢查通風情況,防水防潮情況。稍有不慎,“窯洞”就會變成“墳墓”,可見其工程難度不亞於在地面上修建一座宅院,這對於本不富裕的他們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且不說有沒有錢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幹體力活,最需要的是力氣。常言道:“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這些勞苦大眾,經常食不果腹,甚至幾天才吃一頓飯,哪裡來的力氣幹活?即使,有力氣,對於甚至連生產工具都被地主奪走的他們來說,修建地窖所需要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他們也無法滿足。

那麼古代人是如何避寒的?

同樣不能修建地窖,有的人被凍死了,有的人卻沒有,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他們之所以會被凍死在街頭,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飢餓。常年的戰亂,災荒,繁重的賦役,地主的剝削,讓他們沒有可以度過嚴冬的食物。

我們都知道食物可以提供一個人正常活動所需要的能量,這些能量在身體內進行轉化,最終可以為人的身體提供熱量。就好比,冬季,我們在天氣很寒冷的情況下,吃一碗熱氣騰騰的飯後,就會感覺瞬間沒那麼冷了,身體也會慢慢熱起來。

在古代社會,即使是最為貧苦的大眾,他們也有一套禦寒方法。雖然相比較達官貴族,他們的禦寒物品可能沒那麼豐富,但是這些禦寒方法在寒冷的冬季,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他們通常會利用身邊的一些物品來抵禦寒冷。

他們一般是用柴火燒過之後的炭,然後將炭放在或盆中燒,來取暖,也會把蘆花、柳絮放進被子裡面來取暖,另外還會用乾草來禦寒,在床上鋪上一層厚厚的幹稻草,讓床變得的柔軟和保暖一些,後來人們發現雞、鳥類的羽毛,放進被子裡面也有保暖的效果。

而且,冬天古代貧苦大眾是不會輕易出門的,它們一般都會一家人圍在床上,旁邊放上一盆木炭。另外,還有一種禦寒神器:火炕,也就是我們東北的炕。它在我國古代就已經有了,如在《舊唐書》中“冬月皆作長坑,下燃熅火以取暖。”,在宋朝范成大的詩“穩作被爐如臥炕”都有提及。人們通常是在灶膛裡燒火,灶膛裡的熱氣會透過專門的通道進入床下,從而達到禦寒的效果。

總而言之,古代人就算不挖地窖,也有足夠的智慧來抵禦寒冷。與其說他們是凍死在街頭,倒不如說他們是餓死在街頭的。因為沒有食物而生生餓死在街頭,這種情景放在今天,對於衣食無憂的我們來說,簡直難以置信!“生逢盛世,豈敢不為”,我們這一代青年人,就要勇挑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做時代的“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