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青島啟動三年攻堅行動——發力城市保護建設最後一公里

道路因種種原因遲遲難貫通,形成大堵點;老城區房屋、產業、人口、設施均老化,活力在流逝;土地開發逼近“天花板”,卻有不少閒置低效用地“沉睡”多年……

面對城市發展的難點,山東省青島市今年年初啟動了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瞄準歷史城區保護更新、重點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舊城舊村改造建設、市政設施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地鐵建設及地鐵沿線開發建設、停車設施建設、公園城市建設8個方面。僅列入今年計劃的就有974個專案,總投資1459億元。

 直面“硬骨頭”

“城市更新就是一個字——‘難’,好乾的過去都幹完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沒有攻堅克難的決心,便破不了這些‘難’。”青島城市更新總指揮部綜合督導部部長陳志剛感嘆道。

融資難是許多專案要面對的難題,對公園城市建設來說更是“難上難”。“公園城市建設確定了60個山頭公園專案,這類突出公益性的專案,難以吸引社會資金。”青島公園城市建設指揮部建設部部長殷保家告訴記者,60個山頭公園得投入41。8億元,單靠財政資金不行,他們創新方法,把山頭公園的遊樂型專案、停車場、服務性設施向社會資本開放,開放的18個山頭公園融資25。8億元,大大緩解了財政壓力,資金難題迎刃而解。

對於歷史城區更新改造來說,專案審批是最大難題。“歷史城區因房屋建成時間太長,缺少很多資料,特別是更新有大量維護、整建、拆除等工作,事關多個環節。我們邀請青島市行政審批局,設立了‘暖南’專案管理師機制。”市南區“暖南”服務團隊隊長李鴻鵬說,市南區行政審批局組建了10人的專案管理師團隊,專門負責為專案補辦資料、協調審批,“透過這種機制創新,不但解決了審批難問題,審批時長也縮短了三分之二”。

重塑新業態是歷史城區更新的重中之重,更是難點眾多。“歷史城區活力不再,原因是多方面的,配套不足、停車難、周邊環境差等都是重要因素,所以必須都要解決。”市北區歷史城區專案招商負責人石筠以大鮑島文化休閒街區的更新為例向記者介紹,他們透過協同區改造強化了公共配套、改善了周邊環境,透過建設停車場增加244個車位,“我們還前置招商,根據商戶的業態需求設計房屋修繕方案,贏得了商戶的信賴,目前已引入重點專案近30個,涵蓋文化體驗、餐飲美食、休閒娛樂等六大新業態”。

 智慧+創新

對於不少多年未能解決的“難”來說,不下大決心更是難以破解,即墨區營流路就是其中之一。

“營流路是橫貫即墨城區南北的三條主幹道之一,根據2002年規劃,隨著古城、順河片區的改造,逐步修建完成,僅剩中間1。17公里的路段不通。市民出行受到很大影響,投訴很多,就是沒有辦法打通。”即墨區委常委、副區長王志俊對記者說,難點主要是融資難、拆遷難,“這個堵點裡,有1400多戶住宅,200多家商戶,10餘家企業,工商企業與居民混雜。要開啟這個通道,除了要啃下拆遷這個‘硬骨頭’,還需投45億元,除去道路和回遷安置用地,區域內基本無土地平衡,要虧空30億元,不下大決心,這個‘難’破不了”。

藉助城市更新的大勢,即墨區下大決心,用政府專項債和開發銀行低息貸款,解決了融資難問題;用黨建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做群眾工作,解決了拆遷難問題。“僅用2個月時間,完成了第一期155畝地範圍內房屋補償方案的徵求意見工作,6月初將簽訂徵遷協議和騰房拆除工作,6月底道路建設開始施工。”王志俊告訴記者,攻堅克難既要有擔當,還要有勇氣,更要有智慧和創新。

青島跨海大橋連線線本來規劃連線到青銀高速,也是因為拆遷難問題,1。7公里的路段,10年沒有連線上。負責這一路段拆遷的嶗山區,在這次三年攻堅行動中,下了很大決心,要堅決打通這一“斷點”。“這片拆遷區有3個村莊,多家企業,上百個經營業戶,拆遷面積20多萬平方米。”嶗山區中韓街道辦事處建設服務中心副主任藍萍告訴記者,嶗山區成立了區街工作專班,區領導掛帥,掛圖作戰,強力推進,“我們一戶一戶地不厭其煩做工作,最多的一戶去了不下8次,經過5個多月不懈努力,終於做通了工作。整個片區將於5月底拆完,大橋連線線將同時開工”。

據悉,瞄準城市路網堵點、卡點和痛點,青島梳理出近百條多年未貫通道路,全面提速貫通工程,第一季度已開工建設36條。

 瞄準突破口

低效片區開發建設,可以破解一邊土地緊張一邊低效用地“沉睡”的矛盾。但這項工作難度更大,也更復雜。

“青島北站周邊區域是市裡確定的低效片區之一,融資、拆遷、產業匯入、規劃落實,哪一項工作都讓人頭痛。”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副局長賈春梅說,此片區是老國棉廠區域,有近7000戶居民,10多家工廠,面積1。9平方公里,“企業倒閉的倒閉,搬遷的搬遷,閒置了10多年沒開發”。

隨著鄰近的滄口機場搬遷時間確定,規劃終於可以落實了。“這個最大的制約因素破題後,產業匯入的問題就是主要矛盾了。這個矛盾解決了,融資難、拆遷難也就能迎刃而解。”賈春梅興奮地告訴記者,李滄區專門成立了城市更新招商促進中心,由區主要領導領銜大招商、招大商,“招促中心執行1個月,已洽談300多家企業,已簽約30多個專案”。

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區域已拆遷完畢,青島北客站東廣場已開工建設。“北客站片區定位為‘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將打造企業總部辦公中心、國際會議商務中心、複合業態商業中心、軌道交通產業中心、都市青年居住中心、青島地標文化中心‘六大中心’,預計將聚集約2000家企業,提供約7萬個就業崗位,為3萬人提供高品質居住空間。”李滄區政府副區長張忠乾說。

而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王臺老工業區這個低效片區,既要“騰籠換鳥”,還要推動傳統產業升級。“這裡是全國聞名的紡織機械製造業重鎮,是全國最大的無梭織機、噴水織機生產基地。傳統的小廠房、小作坊林立是低效的主因。”王臺街道黨工委書記朱長江說。

去年10月份,由京東方投資建設的全球最大移動顯示模組製造單體工廠在該片區開工,總投資81。7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4萬個,年產中小尺寸顯示模組約1。5億片,吸引了20餘家規模以上配套專案。為保障京東方專案落地,王臺街道完成近2000畝土地清場,130多萬平方米建築拆除。“這次‘騰籠換鳥’將使王臺從‘紡織機械名鎮’升級到‘芯屏產業新城’。雖然搬遷過程中陣痛不可避免,但我們要藉此契機,推動紡織機械產業升級,專門建立了優質拆遷企業安置區,將引導企業在產業升級中振興。”朱長江說。

據悉,青島共確定了10個重點低效片區(園區),未來3年計劃建設專案314個,總投資額3438億元。其中,2022年計劃建設專案228個,年度投資額約728億元。 (經濟日報記者 劉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