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為何有這麼多國家,前仆後繼爭當西方“棋子”?三點原因很真實

在過去的文章中作者不止一次提及,俄烏衝突本身就是不該發生的衝突,說得好聽點這是“族內鬥爭”,說的難聽點這就是“同根相煎”。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烏克蘭明知道無法抵禦俄軍的攻勢,為何還不惜一切代價?甚至表示要“戰鬥到最後一個人”,拿著自己的土地和民眾去當西方的“炮灰”,真的讓人難以理解。

根據這件事,其實也延伸出很多問題,那就是為何有這麼多國家前仆後繼地去爭當西方的“棋子”,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呢?比如現在的烏克蘭、立陶宛、捷克、瑞典、芬蘭、日本、澳大利亞等等,他們真的有想要的利益嗎?從作者的視角出發,大概總結了以下三點,應該可以幫助大家答疑解惑。

首先:小國高層的無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澤連斯基沒有美英等國的扶持,真的能當上所謂的一國總統嗎?西方所謂的民選總統真的很真實和符合民意嗎?西方國家善於在各個國家去培養自己人,然後儘可能把他扶持到一定高度,接下來就是開始回報的時刻,總統並非總統,而是傀儡罷了。對於這一點,從澤連斯基多次訪問美國的待遇以及姿態就可以看出。

其次:小國被動的局勢。其實在我們的發展觀念當中,無論大國和小國都應該一視同仁,大家各憑本事,秉承公平的原則在世界生存,就如同職場一樣。但西方國家總是喜歡用自己的軍事、經濟等優勢給對方釋放壓力,甚至可以說是逼迫。美國對俄羅斯都敢公開威脅,更何況是和這些小國的“閉門會談”呢?所以很多小國並非自己所願,無奈之舉。

最後:小國的僥倖心理。正所謂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又有多少小國永遠甘心毫無存在感呢?所以這種心理很容易造成對形勢的誤判,雖然在一戰、二戰中有很多“棋子”的教訓,但總是有國家不信邪、不信命,認為可以在大國之間遊刃有餘並且拿到自己想要的利益,最終的結果就是害了自己害了國民。

(文/軒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