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山西欲打造京津冀養生養老“後花園”

本文轉自:中國城市報

日前,山西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支援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稱該省將充分利用當地優勢,結合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開發,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擴大康養產品供給,培育康養產業叢集,欲打造全國重要康養目的地、京津冀養生養老“後花園”和周邊省市異地養生避暑聚集地。

山西省發展康養產業具備哪些優勢?在發展康養產業中或將面臨哪些挑戰?山西省試圖打造京津冀養生養老“後花園”和周邊省市異地養生避暑聚集地的宏願是否有望實現?

北京市某公園一景。越玥攝。

老齡化程序加速

孕育康養產業龐大市場

近年來,我國老齡化程序加快,激發了龐大的康養產業需求。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2。67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8。9%。另有中國社會科學院釋出的《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預計到2030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可達13萬億元。

同時,頂層設計持續加碼為康養產業提供政策福利。中國城市報記者梳理了近10年的養老產業相關政策,從2013年“加快養老服務業”、2014年“醫養結合+農村養老服務設施”、2015年“中醫藥+醫養結合+智慧養老”到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2017年養老政策“質量提升年”、2018年“國家衛健委新設老齡健康司”,再到2021年“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多年來,政府出臺的針對康養事業的各種優惠補貼、土地政策及支付體系細化專項鼓勵政策累計多達百餘項。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體系的發展受到高度重視、長期綱領夯實了頂層設計,養老產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同時,在健康中國戰略引領、健康服務業態指引、養老服務設施用地保障、養老服務市場培育啟用、養老支付體系逐漸完善的背景下,標準化、規範化、多產業融合成為我國康養產業的主基調。

在此背景下,多個省區市都把康養產業提到了支柱產業的高度,同時把透過產業融合建設示範區、示範專案作為工作的重點。

山西具備自然稟賦但仍存挑戰

近日釋出的《意見》中明確,山西省支援康養產業做大做強,建立覆蓋全生命週期、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結構合理的康養服務體系,推動康養產業快速崛起,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主動對接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努力把康養產業打造成省服務業的支柱產業。

“康養產業無疑是最具成長性的產業。一方面,我國康養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市場前景非常好;另一方面,國家鼓勵消費擴張、支援消費升級,康養消費無疑是其中最具分量的內容之一。”四川天府健康產業研究院首席專家孟立聯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每一個地區都有發展康養產業的條件、優勢和潛力。具體到山西省來說,其具有發展康養產業的自然地理優勢。

山西地處黃河流域中部、中緯度地帶的內陸,屬溫帶大陸性氣候。由於太陽輻射、季風環流和地理因素影響,這裡氣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氣候差異顯著、冬夏氣溫懸殊、晝夜溫差大的特點。山西省各地年平均氣溫介於4。2℃—14。2℃之間,夏季平均氣溫介於19℃—28℃之間,是理想的清涼勝地和避暑休閒勝地。

南京農大規劃院上海分院院長孫文華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山西是農業大省,以養生養老為主的康養產業離不開其現有資源。而且山西省佔地15。76萬平方公里,擁有悠久的人文歷史。“此次山西省出臺的《意見》中提到,山西發展康養產業,將著眼於利用黃河、長城、太行三大自然資源,瞄準老齡化趨勢。這是一種具有戰略性的產業發展方向。”孫文華說。

儘管山西在發展康養產業方面具備一定的自然稟賦,但並不意味著其就能高枕無憂。孟立聯說:“一個地方能否培育康養產業叢集,核心的環節不僅是能提供豐富的康養產品,更是要完善優質的康養服務,制定極具市場號召力的營銷戰略。從這個角度來看,山西發展康養產業,道路十分漫長。”

“現階段,山西針對發展康養產業整體的方向和規劃是好的,但還存在不少挑戰。”康養產業資深從業者王建軍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山西現存的問題是現有資源統籌整合力度不夠,資源利用水平低,企業運營成本高,市場競爭力不強;而且

完善的產業標準正在建立過程中,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產業集聚和規模效應還不夠明顯。

山西如何打好康養產業這張牌

近年來,山西省一直在積極佈局康養產業,圍繞“一群兩區三圈”的城鄉區域發展新格局,不斷把握養老服務和康養產業發展脈搏。此前釋出的《山西省“十四五”文化旅遊會展康養產業發展規劃》也明確提出,將依託優勢康養資源,建設全國山嶽型夏季康養重地等,打響“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

據悉,今年1月份,山西省舉行了2022年全省重點養老及康養專案簽約儀式,共簽約8個專案,總投資116億元,包括養老事業2個、康養產業6個,共涉及15家單位和企業。

此次釋出的《意見》再次彰顯了山西的“雄心”——欲打造全國重要康養目的地、京津冀養生養老“後花園”和周邊省市異地養生避暑聚集地。山西的宏願是否有望實現呢?

孫文華坦言,山西發展康養產業定位於京津冀養生養老後花園,突出了區域功能定位,服務於京津冀市場。從區域發展的角度來看,功能定位明確,市場定位明確,但還需構建完善的產業體系。同時,他進一步指出,康養產業需要主題和特色,更需要品牌化發展。山西的康養產業不僅需要依託自然資源,更需要依託自身科技創新,抓住生物經濟的契機,形成獨特的吸引力。

實際上,全國康養產業發展先行地區在發展康養產業時,並非無的放矢,而是充分發揮了當地的產業優勢。比如四川攀枝花的“陽光康養”、江蘇揚州的“中醫藥基地旅遊”、上海的“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四川雅安的“森林康養”等,都是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促進康養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相融合,持續用力做大做強。

而山西獨特的地理環境小氣候造就了著名的“小雜糧王國”,是我國北方小雜糧主產區;道地藥材資源豐富,黨參、黃芪、連翹等品質優良,作為功能飲料的山西藥茶,深受人們喜愛;獨特的晉商大院、黃土窯洞等人文景觀和傳統民俗,已成為享譽海內外的熱門旅遊景觀。

在王建軍看來,上述都是山西發展康養產業的資源優勢。為將資源優勢充分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該省可以鼓勵將特色資源、優勢產業充分融合,催生更多康養業態,激發出“1+1>2”的化學反應。比如鼓勵康養產業經營者將小雜糧、特色農產品以及道地優勢中藥材與康養專案相融合;鼓勵公共文化資源向康養產業延伸,推動紅色資源、古建築、古村落、傳統工藝、戲曲等與康養產業相融合;鼓勵社會資本建設康養社群、康養鄉村、康養小鎮,推動農業創意、田園觀光、民俗體驗與康養相融合;鼓勵利用自然風光、清涼氣候、森林資源、地熱資源等建設康養基地。

此外,國家文化貿易創新發展智庫專家張德欣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酒香也怕巷子深,即使山西有一定的自然條件和發展康養事業的產業鏈,但在宣傳方面做得不夠好的話,也將影響其康養產業的後續發展。該省還是應該結合當地特色,充分發揮宣傳效應。

■中國城市報記者: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