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尊崇古法,科舉取士”——論宋代科舉對官學教育的影響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讀書人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對於維繫中央集權君主專制起到過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社會政治與經濟狀況的影響下,宋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發生重大轉變的時期,自太祖趙匡胤開始,非常重視科舉取士,在招賢納才方面一改以往的僵化形式,更加註重實用性與合理性的結合。

宋代科舉制度的革新,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尤其是對同處教育領域的官學教育影響更甚,在宋初三朝,官學教育的發展呈現出一片慘淡景象。下面,本文就將從多個角度來論述宋代科舉對官學教育的影響。

一、宋初——重科舉而輕官學

在古代,科舉考試的唯一目的,就是集天下之英才,選拔統治階級所需要的各級官員。對於廣大士大夫而言,在數千年儒家傳統‘’學而優則仕‘’思想的影響下,投身於政治活動是他們寒窗苦讀的終極目標,更是他們實現自身價值的重要途徑。

1。淵源——以文治國政策下科舉的重要地位

⑴尊崇古法,科舉取士

宋朝是科舉制承前啟後的朝代,也是臻於成熟的朝代。宋太祖黃袍加身奪取後周政權後,吸取唐末和五代十國戰火連綿、政權更迭的慘痛教訓,為了避免地方軍閥手握重兵權傾一方,陷入藩鎮割據與混戰不休的泥潭,維護宋王朝政權的長治久安,建國後趙匡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信文人士大夫,透過‘’杯酒釋兵權‘’加大對軍隊的控制,實行重文輕武,文人治國的基本國策,甚至還立下了‘’不殺士大夫‘’的祖訓。終宋一代,‘’崇文輕武‘’的文治思想都被統治者作為治國之本。正因如此,宋朝統治者開始重用讀書人,並十分重視科舉考試。

⑵週期性長:官學教育無法避免的侷限性

北宋王朝政權是在唐末五代藩鎮割據的狀態下建立起來的,統治者迫切需要大批能夠治國理政的政治人才,但由於官學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有著較長的週期性,決定了其無法及時充分地滿足朝廷對人才的急切需要,統治者不得不尋求一種更為快速便捷的方法。能夠在短期之內選拔出可用之才,補吏員之不足的科舉制在此時就顯得成熟而又有效了。

2。體現——官學勢微,生徒至寡

宋初三朝,官學教育的發展可以說是十分蕭條。據楊億在《武溪新集》的記述,太宗年間‘’學舍雖存,殊為湫隘;生徒至寡,僅至陵夷‘’,足可見當時中央官學發展的滯後。而這種勢微與當時科舉制度的發展不無關係。可以說正是由於朝廷和讀書人對科舉的看重,才導致學校地位相對衰微這種情況的出現。

首先,自太宗朝起,朝廷便取消了科舉考試中對門第的限制,廣大有學識的寒門士子不必再受身份的地位的限制,皆可憑藉真才實學入仕為官,到景德元年,還取消了請託行卷,廢除了舉薦制度的殘餘,此後,真宗一朝又建立了糊名和謄錄制度,至此,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科舉制度日臻成熟,並得到了廣泛應用,許多讀書人在統治者的因勢利導下紛紛投入到科舉考試之中。

二、內容——以應付科舉為執教要義

科舉考試與學習教育相輔相成,科舉取士人數的不斷增多,會極大地促進教育的發展。科舉時代,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官學的學生都期望透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因而科舉考試便自然而然成為了當時學校教育強有力的指揮棒,極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操縱著中央與地方學校的發展方向。兩宋學校教育尤其發達,書院遍佈天下,‘’取士不問家世‘’的社會風氣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天下士子入學讀書,科舉出仕的積極性。

1。無法與考試緊密銜接,‘’僅一二十人聽講‘’

官學作為作為最正統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機構,所教授的內容基本上以傳統儒家經典為主,即學生們主要學習的是‘’四書五經‘’,但這與當時科舉考試所考查的要點並不能做到十足的貼合。就以進士科的考試內容為例,據《宋史》的介紹,為‘’試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帖《論語》十帖,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在全部試題中,起首要決定性作用當屬詩賦,更有甚者如李燾在《續資治通鑑長編》中認為當時是‘’以詩賦進退,不考文論‘’,可見當時詩賦在考試中的重要地位。

但與此同時,只教學生‘’分習五經‘’的官學學習內容就顯得與科舉考試格格不入,對於眾多讀書人而言,官學教育從功利的角度而言意義不大,因而他們到學校進行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在平時的教學中則‘’無一二十人聽講者‘’,科舉制度的發展對官學教育的影響由此便可見一斑。

2。興學變革——從經術課程到詩賦策論

太祖時期,天下初定,取士人數相對較少,到了太宗時期,社會趨於穩定,朝廷急需能夠幫助其治理國家的人才,因而統治者不斷擴大科舉取士規模,鼓勵士人讀書仕進,積極贊助文教,公私各方面踴躍辦學。《宋史·選舉志》記載太宗即位後下的一道詔書中說‘’朕欲博求俊彥於科場,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得政治之具亦‘’。

到了慶曆年間,為了培養更多的有道之士,范仲淹向朝廷提出發展教育的主張,同時,還指出官學教育應‘’敦之以詩書禮樂,辨之以文行忠信‘’,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興學改革轟轟烈烈的拉開了序幕。在范仲淹看來,科舉的題中之義本應是‘’使人不專辭藻,必明理道‘’,但在發展過程中,科舉考試因自身固有的弊端而對教育、培養和選拔人才有著許多的侷限性,因而為了順應教育的發展,培養所需人才,朝廷改革科舉科目的設定與考試要求的行動刻不容緩。

就這樣,北宋政府開始大力推行官學教育,在全國範圍內興辦官學,不僅如此,還將官學的中及第率與官員的考課掛鉤,科舉及第人數的多少成為評價辦學成效與官員工作的重要指標。由此一來,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各級官學,都紛紛一改以前單一刻板的經術課程,轉而開始教授學生對詩賦策論方面內容的學習。就這樣,朝廷介入後的官學教育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一如《司馬光奏議》中所言,自慶曆四年興辦官學以來,‘’隅繳塞四方百里之外,莫不皆有學‘’。

三、宋中後期——官學地位得到提高

1。客觀上:相關硬性規定幫助生源重回官學

為了進一步鞏固、振興官學教育,宋代范仲淹對參加科舉考試作出了許多條件性的補充。據《文獻通考·選舉考四》的記載,在當時士子們要想參加科舉考試,‘’士須在學三百日,乃聽預秋賦,舊嘗充賦者,百日而止‘’,也就是說士子必須要學滿三百日才能應舉,至於應過試的,亦須再進入官學學習一百天方可應試。這一舉措,將在官學學習的時間作為參加科舉考試的先決條件,能夠為中央與地方官學的生源提供保障,客觀上有利於宋代官學教育的發展。

2。物質上:規模擴大,福利優厚

《宋史·選舉三》中有載,公元1104年,即宋徽宗崇寧三年,朝廷下令‘’始定諸路增養縣學弟子員,大縣五十人,中縣四十人,小縣三十人。‘’可見徽宗年間,為了學校職能的更好發揮,所有的州縣不僅一律可以設定學校,其規模亦有所擴大。同年十月,又下令在京城南門外營建了一所可以容納3000名學生的‘’外學‘’,用以招待四方匯聚於此的求學之士。

徽宗一朝對官學改革的貢獻絕不僅限於對官學建制與規模有所擴大,更為重要的是在政治上與經濟上提高太學生的待遇。就經濟待遇而言,有‘’養士費‘’的設立,簡言之就是由公家供給學習費用,再如對凡參加過公、私複試的州縣學生一概免除其戶役。在諸如此類福利政策的推動作用下,徽宗年間太學學生的總人數已經達到了3800餘人,甚至超過了盛唐時期。

3。鼎盛時期:短暫的取而代之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此時官學教育的地位較之前已經有了很大發展,但科舉的決定性地位仍未發生改變,諸多讀書人仍以科舉為重,並不專於學習。

為了改變這種社會風氣,促進官學教育目的的實現,宋徽宗又下詔‘’取士悉由學校升貢,其州郡發解及試禮部並罷‘’,自此,官學考試開始取代科舉考試,至崇寧五年,隨著‘’三舍法‘’的全面推行,官學教育很好的將養士與取士相結合,學校考試完全取代了科舉考試。儘管科舉只被取消了很短一段時間,但從士人教育的角度來看,對影響到了升學體系的健康發展,整個官學教育再次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四、結語

透過上文的敘述,我們大致瞭解了宋代科舉對官學教育的影響。即在宋初,受到統治者以文治國思想的影響,重科舉而輕官學的思想在整個社會大行其道。到了宋中期,隨著社會的穩定與經濟的發展,朝廷對人才的需求也不斷擴大,科舉制的重要地位愈發凸顯,與此同時,為了能更好的適應考試的需要,宋朝廷開始對官學教育的內容進行改革,加入了與現實相關的詩賦與策論。

正是對官學教育一次次的變革,使得官學能夠適應時代的需要,煥發生機,甚至還短暫的將科舉取而代之。科舉制對官學教育的影響絕不是單方面的,他們二者作為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是相輔相成,相互配合的關係。

參考文獻:

1。《宋史》

2。《文獻通考》

3。《武溪新集》

4。《范仲淹全集》

宣告: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3428261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