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1屆會議“國際人權政治化的風險與問題”邊會舉行

本文轉自:新華網

新華社長春9月20日電 9月19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1屆會議“國際人權政治化的風險與問題”邊會在吉林長春舉行。會議由中國人權研究會主辦,吉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吉林大學法學院和理論法學研究中心共同承辦,旨在揭露人權政治化的潛在危害,抵禦人權政治化傾向,推動形成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權治理體系。十餘位中外專家學者、國際組織代表圍繞“國際人權政治化對國際格局的影響”“國際人權政治化的弊端與風險”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與交流。

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副主任唐穎俠認為,人權政治化不僅不符合國際法宗旨,而且破壞了國際法的普遍性,違背了國際人權評價標準,也損害了國際人權法的根基。吉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何志鵬表示,一些西方國家雖然口頭高喊人權,但他們並不尊重人權,而是將人權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與藉口。在此過程中,“人”本身的價值被遺忘了。各文明之間應當相互包容,防止在人權議題上的政治化傾向。

柬埔寨人權委員會委員兼發言人卡塔·奧恩表示,一些國家以人權為幌子干涉別國內政,一味要求他國遵循自己的政治路線,這背離了《世界人權宣言》制定時國際社會的初衷。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副院長孟慶濤分析了人權政治化的集中表現,如惡化現存國際人權秩序、致使國際人權機制失靈、破壞國際人權制度均衡等,他認為,這些都存在著巨大的制度風險。

北京理工大學科技與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肖君擁認為,美國“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本質上是對國際法規則的扭曲。美國的所謂“規則”,不僅在法律上難以立足,甚至也未能獲得除其盟友之外的其他國家的認同。武漢大學人權研究院院長張萬洪指出,歐美人權盡責立法體現出人權政治化傾向,各國應積極參與相關條約程序,防止西方國家利用全球供應鏈推行經濟霸權。

國際進步組織主席、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哲學名譽教授漢斯·科勒說,在全球人權議程中,強權政治邏輯嚴重破壞了全球秩序,必須尋求全球正義實現國際社會的穩定與和平。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約翰·安東尼·卡蒂提出,應當以人權問題的法律化對抗政治化,建立起處理人權問題的國際法律機制。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毛俊響認為,各國應以尊重和平等為核心的人權精神,加強合作與對話,抵禦人權政治化傾向,促進人權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