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行遊|邱海文:三蘇祠裡訪三蘇

文/邱海文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首名為《自題金山畫像》的詩,是蘇軾在潤州(今江蘇鎮江)遊金山龍游寺時所作。兩個月後,蘇軾病逝於常州。這首絕命詩,蘇軾用自嘲之語總結一生,讓人唏噓不已。

近日,我來到東坡故里,近距離觸控這位藝術巨匠曾經生活過的足跡。

在岷江河畔眉山市中心城區紗縠行南街,有一處紅牆環繞的庭院,這裡是蘇洵及其兒子蘇軾、蘇轍的故居,即三蘇祠。從南大門走進祠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棵高大筆直的銀杏樹;右側圍牆處,一棵上千年的黃葛樹樹幹皸裂,枝繁葉茂。前廳、殿堂三進四合院,是典型的清代四川古建築群。堂廊相接,古木扶疏,綠水縈繞,荷池相通,堂館亭榭掩映在翠竹濃陰中。

這裡有蘇洵等十多人的塑像,還供奉有蘇氏歷代先祖位,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硯池、荔枝樹等遺蹟,以及三蘇父子大量的手跡和印拓的詩文字畫。披風榭處的溪畔石上,蘇軾塑像斜倚散坐,頭戴學士帽,長髯自然飄逸,神情平和而悠遠。

三蘇父子以卓越的創造才能和輝煌的文學成就,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蘇洵27歲時才發奮讀書,終成大家。由於他堅持淳樸文風以及良好的家風,造就了兩個富有文學天才的兒子。蘇軾其名“軾”意為車前扶手,蘇轍名中“轍”指車碾過的印痕,蘇洵希望兩個兒子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要相互扶持。

蘇軾、蘇轍一起長大,求學入仕,深厚的親情和友情持續了一生。在父母離世後,兄弟倆更加相依為命,雖然漂泊四方相隔天涯,卻心意相通,在困境中用詩歌相互勸慰,守護同一個精神家園。蘇軾因思念弟弟,曾在中秋節發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感慨。

烏臺詩案後,蘇軾獲罪,皇帝一怒之下準備砍了蘇軾,蘇轍用烏紗帽換取蘇軾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因此,人們調侃蘇轍一生不是在撈哥哥就是在撈哥哥的路上。蘇軾死後葬在河南汝州(今郟縣),蘇轍不忍兄長獨眠他鄉,死後也葬此地與兄長做伴。二人雖無法落葉歸根,卻也實現了“夜雨對床”的承諾。

在四川中江縣廣福鎮的玉河邊,古時的銅山縣也有三蘇,分別是北宋四川第一個狀元、參政知事蘇易簡,其孫書法家蘇舜元和愛國詩人蘇舜欽,後世稱其為銅山三蘇。銅山三蘇要早眉山三蘇數十年,輩分高兩代,雖然祖孫3人各有所長,名氣卻不及眉山三蘇,但其在政治、文學、書法方面的成就,仍得到世人的認可。3人中,尤以北宋詩文革新運動先驅蘇舜欽為甚,其與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合稱蘇梅,曾在蘇州購置庭院修建滄浪亭。

在蘇軾石像前,品味他“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襟懷,我想,正是一代代像蘇軾一樣的知識分子,以國家前途命運為己任,同情民間疾苦,立身操守,光明磊落,中華民族才能生生不息,源遠流長。

【“浣花溪”文學欄目徵稿啟事】

歡迎投來散文(含遊記)、小小說等純文學作品,詩歌因系編輯部自行組稿,不在徵稿範圍內。字數原則上不超過1500字,標題註明“散文”或“遊記”或“小小說”。作品須為原創首發、獨家向“浣花溪”專欄投稿,禁止抄襲、一稿多投,更禁止將已公開發表的作品投過來。作者可以將自我簡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郵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將文字發過來即可。在封面新聞發表的部分作品會被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選用。作者資訊包括銀行卡戶名、開戶行及網點的詳細準確資訊、卡號、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