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他本是個奴隸,卻當上丞相,愛上太后,死後還被葬入皇陵

在歷史上,許多奴隸的命運都很悲慘。今天要講的是個例外。

一位叫韓德讓的人出生奴隸,最終做到了丞相,他還和遼國的太后搞曖昧,被封了王,享受榮華,死後還受到較高的待遇,被葬入了皇陵,真是奴隸中的幸運兒。

唐朝末年,韓德讓的祖父韓知古被掠至遼為奴,後官至中書令。韓德讓的父親韓匡嗣官居南京(今北京)留守,封燕王,後因與宋軍作戰失敗,遙授晉昌節度使,降為秦王。

韓德讓自幼受家庭影響和父輩薰陶,智略過人,深明治國道理。韓德讓最初輔佐遼景宗,他任東頭承奉官、補樞密院通事、轉上京皇城使、遙授彰德軍節度使。

韓德讓之所以在遼國受到重用,與一場戰役很有關係。當時,韓德讓代父鎮守南京(即今天的北京),適逢宋軍來攻,對於遼國收成軍隊來說,堅守等待援軍是唯一的方法。兩軍交戰之時,韓德讓一箭射中北宋皇帝趙光義的屁股,趙光義帶著殘兵逃走。這一仗讓韓德讓的名字為宋人所熟知,他帶兵堅守半個月,等到了援軍取得了勝利。

乾亨四年(983)七月秋,遼景宗病危,韓德讓與大臣耶律斜軫被任命為顧命大臣。他與承天皇后蕭綽密議,隨機應變,剝奪了覬覦皇位的各路諸侯兵權,立蕭綽的兒子立12歲的梁王隆緒為皇帝,即為遼聖宗,韓德讓本人攝國政,他因為有擁立大功,因而總理宿衛事,參決大政。

當然,承天皇后蕭綽與韓德讓關係這麼好,這其中或許還包含傳說中的感情因素。據說,蕭太后小時候曾許配給韓德讓,只是因為被選入宮而沒能結合。

韓德讓從祖父韓知古開始,就一直在遼國身居要職,已成為漢官勢力的代表人物,如今又是託孤大臣,位置相當重要。加上他為人穩重,有謀略,做事得體而且積極參與國事。這樣的人,對皇位沒有威脅,又能為自己效力,蕭太后怎麼能不重用呢?

蕭太后為籠絡韓德讓,使其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私下對韓德讓說:“吾常許嫁子,願諧舊好,則幼主當國,亦汝子也”。從此,韓德讓處於監國地位。統和元年(983),蕭太后在韓德讓支援下實行漢法,加封韓德讓開府儀同三司,兼政事令。

統和四年,韓德讓跟隨蕭太后拒宋,大敗北宋,還師後,韓德讓被封楚國公。韓德讓在蕭太后支援下,團結契丹貴族和漢族中有治國才略之人,實施選官任賢,不分番漢,考核官吏;確立科舉制度;清理遼世宗以來的滯獄;減免遭受戰爭、自然災害災民的賦役等改革措施,使遼代中期出現了興旺繁榮局面。

韓德讓本是漢人,卻在遼國為契丹人效力,遼人是靠能力說話的,沒有能力很難出人頭地。最初韓德讓只是奴隸,為改變地位他學習許多治國之道,武藝也超群,是個文武全才的人,受到遼主的看重。

遼王去世後,新皇年幼朝政把持在蕭太后手裡。偌大的朝廷單靠婦孺來支撐是很難的,蕭太后就想起了曾經的戀人韓德讓,為了拉擾住他幫助小皇帝守住皇位,兩人舊情復燃走在了一起,韓德讓盡心盡力保護母子,小皇上的位置穩固了。

蕭太后為長久與韓德讓在一起,設計使韓德讓的妻子死於非命,之後她下嫁給了韓德讓,又讓他加官進爵,坐在丞相的位置還獲封齊王,這樣整個國家都掌握在兩人手裡。

在遼國,韓德讓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蕭太后利用攝政地位,先賜韓德讓名德昌,再賜皇族姓氏,取消他的奴隸身份,成為契丹貴族。後來,遼聖宗賜韓德讓名為耶律隆運,對其“至父事之”,賜韓德讓鐵券几杖。韓德讓入朝不拜,上殿不趨,左右特置護衛百人。

此時,韓德讓除了蕭太后和皇帝遼聖宗,其他人都不在他的眼裡,此時他如果想自己坐上帝位,簡直是易如反掌,可他還算得上是有情有義,沒有此時拔刀相向,而是盡心盡力輔佐幼帝,最後積勞成疾死在軍中。

統和二十九年正月,韓德讓從聖宗伐高麗。還師途中,韓德讓死於軍中。遼聖宗贈韓德讓為尚書令,諡“文忠”,官給葬具,建廟乾陵旁邊。韓德讓成為葬在遼國皇陵中的唯一一個漢人和臣下。

韓德讓的去世讓皇帝遼聖宗和蕭太后都很哀傷,特別下旨將他葬入皇陵。一個臣子能夠葬入皇陵這在歷史上是非常少見的,可見遼聖宗和蕭太后對韓德讓的敬重。一個出生於奴隸家庭的人能混成這樣,也算是人生的贏家了。

韓德讓是遼國大臣中輔政最久、集權最多、寵遇最厚、影響最大的一人。他對遼聖宗前期的施政,如改革制度、改善契丹族和漢族的關係,以及維護遼宋盟約等,都起了重大作用。

《遼史》:“”德讓在統和間,位兼將相,其克敵制勝,進賢輔國,功業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