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最前線|AI技術保護瀕危物種,聲紋識別為海南長臂猿提供“身份證”

文 | 李安琪

編輯 | 蘇建勳

AI科技正在讓人們越來越聽得懂海南長臂猿的聲音。近日,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聯合華為在海南省舉辦了熱帶雨林探訪活動,將世界級珍稀動物海南長臂猿棲息環境呈現在大眾眼前,同時探討了科技如何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

據瞭解,海南長臂猿被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名錄,是比大熊貓還要瀕危的物種,目前僅存36只,全部分佈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霸王嶺十餘平方公里森林中。因無法人工養殖,長臂猿的種群增長完全依賴於棲息地恢復和種群保護,目前其棲息地從2003年擴大到了四千多畝。

也正因為棲息地廣闊,使得海南長臂猿的監測工作開展變得困難。監測隊員常年在霸王嶺深山中巡護,經常遇到山路難行、高溫多雨、蚊蟲侵襲等問題,但更重要的是,海南長臂猿天性機警,常年生活在樹上,直接觀測非常困難,監測隊員只能透過長臂猿的啼鳴聲來監測判斷。

圖源:2022年國際長臂猿日專題科普展

據海南長臂猿霸王嶺監測隊隊員韋富良介紹,海南長臂猿每天早晨都會起來高歌一番,監測隊員也能夠透過部署監測裝置來收集、分析海南長臂猿的聲音。過往,監測工作一般依賴人工方式進行。由於離線裝置的儲存空間限制,資料一般只能儲存15天,而監測員一般要每3個月才能巡邏到同一個監測站點,這也意味著,整個霸王嶺的監測裝置超過80%的時間無法正常收集聲音。

自2021年底開始,結合聯接、雲、AI等數字技術,華為聯合IUCN、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打造Tech4Nature專案試點,探索數字技術如何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帶來新解決方案。

圖源:華為

透過華為的合作伙伴提供的無線通訊網路,目前已可實現24小時實時監測,資料回傳至雲端,擺脫定期現場提取離線裝置資料的傳統模式,大幅提高資料獲取的實時性。

在雲計算、人工智慧的助力下,資料處理效率和準確度也實現顯著提升,很多人工難以識別的長臂猿鳴叫聲可以被順利提取分析。中山大學範鵬飛教授使用演算法提取聲音特徵,透過一系列的模型擬合,當前已實現89。2%的識別準確率。

華為方面表示,未來透過華為的AI開發框架,有望實現長臂猿鳴叫聲的自動識別分類,為每個長臂猿建立唯一的“聲音身份證”,實現“個體化”精確分析,幫助動物保護專家判斷長臂猿家族的成員構成,為長臂猿的保護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