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朱可夫與斯大林爭吵,侍衛長怒扇朱兩耳光,卻不成想這舉動救了他

1941年7月,蘇德兩軍在戰場上戰得如膠似漆、如火如荼,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的辦公室內火藥味也十足,蘇軍總參謀長朱可夫正與斯大林吵得面紅耳赤。

正當朱可夫與斯大林都不知道怎麼下臺的時候,斯大林侍衛長阿爾卡季耶夫打破了局面,跳上來就扇了朱可夫兩耳光,朱可夫頓時一臉茫然、委屈,還有一絲絲的惱怒。

眾人都以為小小的侍衛長阿爾卡季耶夫算是捅了馬蜂窩,肯定會被位高權重的朱可夫報復。但朱可夫並沒有,後來反倒感謝起了阿爾卡季耶夫的那兩巴掌,認為這舉動救了他一命。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斯大林贏了爭論卻輸了戰爭

朱可夫與斯大林爭吵的原因,主要是討論到底要不要死守蘇聯重要城市之一基輔的問題。斯大林主張不惜一切代價都要保住基輔,朱可夫則認為不能與德軍硬剛,可戰略性放棄基輔,之後再重新奪回。

斯大林被蘇聯人稱為“慈父”,是出了名的倔脾氣,連他的名字都意為“鋼鐵”,朱可夫怎麼可能吵得過他呢?

但是,就當時的形勢來看,朱可夫是相當理智的,他不惜與斯大林爭吵都是為了蘇聯利益考慮。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採用閃電戰,將約550萬大軍投入到東線,兵分三路,南進基輔。

南路進展順利,僅用三週時間就朝蘇聯境內推進縱深近400~600公里,到7月下旬,已經兵臨基輔城下,距離基輔僅有15~20公里。

由此看出,蘇軍在蘇德戰爭之初根本就難以招架德軍。

在這樣的危急時刻,基輔特別軍區司令員、蘇軍總參謀長朱可夫責無旁貸,與斯大林討論起了保衛基輔的問題。

朱可夫認為德軍來勢洶洶,不可與之硬剛,應當戰略性撤退,斯大林則認為誓死都要守住基輔。為此,他們吵得面紅耳赤,辯論以朱可夫被斯大林侍衛長怒扇兩耳光結束。

不久,朱可夫被斯大林降為預備隊方面司令員。

兩個月後,德軍圍住了基輔,斯大林這時候才察覺到朱可夫是對的,他是錯的。可一切已經來不及了,蘇軍最終以損失66萬人的代價丟掉了基輔。

斯大林後悔不已,贏了辯論卻輸了戰爭,之後被迫重新啟用朱可夫,朱可夫也由此走向人生輝煌,一步步成為蘇聯戰神。

只不過,再回想起與斯大林爭吵的事,朱可夫依然後怕不已。

二、朱可夫越想越後怕

蘇聯的強盛,許多人歸功於斯大林的鐵手腕。然而,斯大林的鐵手腕是多面性的,在經濟建設方面,他為蘇聯做出了傑出貢獻;但在政治鬥爭方面,他卻留下了惡臭之名。

斯大林重新啟用朱可夫,許多人認為並不是他欣賞朱可夫的軍事指揮才華,而是蘇軍已經無將帥可用了。

偌大的蘇聯怎麼會無人可用呢?這都歸咎於斯大林的政治鐵手腕——發動大清洗運動。

1934年,蘇聯爆發了被認為是政治迫害和鎮壓的“肅反運動”,歷史上也稱為“大清洗”運動,斯大林正是幕後推手。運動一直延續到1938年才逐漸停下來,其中,蘇聯人將1937年至1938年稱為“蘇聯大恐怖”時代。

在這場浩劫中,共有130萬人被判刑,68。2萬人被槍殺,數不清的被害者被流放到寒冷的西伯利亞勞動改造。

這些被判刑的人裡,涵蓋了蘇聯政治、軍事和科學等領域的名人,既有加米涅夫、托洛茨基、布哈林等軍政大人物,也有康得拉季耶夫、瓦維洛夫等經濟學家和生物學家。

總之,蘇聯數不盡的棟樑之材都被整垮了,他們要麼反對斯大林,要麼對斯大林的政策持懷疑態度。這也導致了一個結果,那就是人才用無可用,人人都懼怕得罪斯大林。

在人人都懼怕斯大林的情況下,朱可夫居然敢和斯大林頂嘴,可見,要麼他沒有政治鬥爭的頭腦,要麼就是真的愛蘇聯。

後來的事實證明,朱可夫確實沒有政治頭腦,也很愛蘇聯。

二戰一結束,他就被斯大林擼了官職,後來還被赫魯曉夫利用,最後鬱鬱而終。

對於他懟斯大林而不被殺,有人說是因為他的功績太大了,斯大林不敢動手;又有人說他不會政治鬥爭,斯大林並不放在眼裡。

如今看來,這兩種原因皆有。再細品,他還得感謝斯大林的侍衛長,要不是侍衛長扇了他兩耳光,當時的場景就不好收拾了,後來應該就不會只是被降職的事了。

結語:

憑藉指揮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戰役、天王星行動、第聶伯河戰役等大戰役的勝利,朱可夫成了蘇聯戰神。

但他也只是蘇聯戰神而已,二戰一結束,他就被擼了官職,後又被赫魯曉夫利用,在政治方面並不得志。

只能說,朱可夫沒有政治鬥爭的頭腦,但他對蘇聯的熱愛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