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諸葛亮死後,平庸的劉禪為何還能當30年的皇帝,這兩個原因很關鍵

人人都說劉備的兒子劉禪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幸好劉備死後還有諸葛亮幫其管理朝政,不僅平定了蠻夷,還幾次北伐。雖然最終沒能實現統一三國的目標,但蜀國也依然是鼎立的三國之一。而當諸葛亮積勞成疾,不幸病逝之後,以劉禪的無能,蜀國應該很快就會覆滅,令人奇怪的是,劉禪後來還當了30年之久的皇帝,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劉禪是被故意抹黑的一個人物,很多的影視劇都放大了他的缺點,認為他愚昧無知,再加上他是亡國之君,所以完全否定了他的能力。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中,劉禪雖然沒有劉備那樣的治國之才,卻也不是一個無能之輩,至少也是個合格的君主。劉備死前囑咐他要聽諸葛亮的話,有他在就不怕蜀國會滅亡,劉禪也深知諸葛亮的能力,於是將朝政大權都交給他,這不是傻,是當時最正確的做法。

而當諸葛亮死後,劉禪依舊是謹記諸葛亮的遺言,親近那些賢德有才能的大臣,遠離那些陰險狡詐的小人。劉禪在後來的治理朝政中基本執行得比較到位,他對姜維、王平等忠臣委以重任,讓他們有了施展才能的舞臺。在這些賢臣的幫助下,劉禪這個皇位坐得還算穩當。最主要的是,他們雖然擁有了大權,但卻沒有架空皇帝,讓劉禪依舊可以掌握實權。

其實劉禪早就知道蜀國內部並不團結,一直有荊州派和益州派的鬥爭,如果劉禪真的這麼無能,那蜀國早就內亂不止了,怎麼還能繼續安穩地當了30年皇帝。姜維雖是一個降將,但卻有著優秀的軍事能力,這才有了之後的繼續北伐,而這一切都是劉禪默許的。儘管那些老臣一致反對北伐,認為勞民傷財,但劉禪為了完成蜀國的統一大業,為了穩定兩派的平衡,唯有支援北伐。

很多人都認為劉禪不支援姜維,其實這些都是表象,都是劉禪做給那些益州派老臣看的。如果他不支援北伐,那姜維何來調兵遣將的權力,何來那麼多次的北伐,可見這都是皇帝在背後的支援。由此可見,劉禪並不算昏君,他在守護蜀國基業中也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只是他可能還欠缺一些皇帝應有的魄力和才能,以他的能力想要在強大的魏國下面生存實非易事,而他能支撐30年已經很不錯了。

第二,諸葛亮死後的那些年,曹魏也正正處於內部動盪的時期,自顧不暇的魏國此時沒有太多的精力來針對蜀國,因此兩國休戰了好幾年,這才讓劉禪可以繼續當皇帝。尤其是曹睿病逝之後,曹家的後代都成為了司馬家的傀儡,曹爽和司馬懿更是鬥得不可開交,魏國江山岌岌可危。在魏國內鬥的二十幾年之內,魏軍的主要任務是守住曹魏江山,哪裡有空來對付蜀漢。

所以劉禪這後來三十年才能安穩地繼續當皇帝,沒那麼快被曹魏滅亡,主要是對手沒空來收拾他,才給他一段喘息的時間。直到司馬昭上位之後,司馬家終於奪走了曹魏的江山,魏國內部開始趨於穩定。而此時他們又開始重新將目標對準了蜀漢,而蜀漢根本不是曹魏的對手,於是不得不面臨滅亡。

由此可見,劉禪可以在諸葛亮死後繼續當這麼多年的皇帝,一半是實力、也有一半的運氣。他並非別人口中的無能之輩,如果不是時局紛亂,也許以他的才能可以更加長久地統治一個王朝。奈何他有強大的對手,蜀漢的實力根本無法和曹魏相比,失去了諸葛亮這樣的人才之後更是雪上加霜,別說統一中原了,就是能否守住蜀國都是問題。而事實證明,當魏國騰出手來收拾蜀漢的時候,劉禪根本招架不住,最終還是改變不了滅亡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