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朱元璋誅殺眾多功勳,為何對曾經動輒打罵自己的劉德,卻厚加賞賜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而作為建立者的朱元璋更是在歷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但是關於朱元璋的品評則莫衷一是,一方面,在眾多帝王口中,如康熙帝、乾隆帝稱讚他的功績“遠邁漢唐”;但另一方面,則在眾多文人口中,他則是一個生性嗜殺,將“狡兔死,走狗烹”演繹得淋漓盡致的暴君。而證據便是,在他執政的三十一年裡,他將其敕封的三十四位功勳之中的三十位全部誅殺,這裡面有胡惟庸、李善長、馮勝、傅友德、藍玉等等大臣,而作為功勳之臣,他們或者“策事多中”;亦或者馳驅戎馬,驅除胡虜,但換來的卻是夷滅族屬的結局。

但就在朱元璋誅殺眾多功勳之時,卻有一個小角色倖免於難,他就是曾經對自己動輒打罵的地主劉德,朱元璋不僅沒有誅殺,還封賞甚厚,這又是為何呢?

1328年,對於濠州的朱家而言,又添下了子嗣,雖然傳統的中國社會講究多子多福,但對於這個飽受壓迫的家庭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畢竟又多了一張嘴,而作為佃戶家庭,這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之中,自然不會有上學的機會,只得給同村的地主劉德家放牛。

元朝的橫徵暴斂,苛捐雜稅,無時無刻不在摧毀著這個帝國的基礎。而對於此時的放牛娃朱元璋而言,吃飽才是硬道理。但是地主與佃農之間,又怎麼會有和諧的關係呢?於是劉德動輒便對朱元璋拳腳相加,反之朱元璋也不客氣,放牛之時為了吃肉便和湯和、徐達等人將小牛犢煮熟吃了,換來的自然是又是一場毒打。

而就在1344年,一場蝗災、瘟疫席捲了濠州城。而朱家自然也不能例外,短短的半個月內,父親、大哥、母親先後去世。偌大的朱家,也便只有朱元璋和自己的二哥。而為了安葬父親,朱元璋自然又一次向地主劉德求助,但對於劉德而言要再給朱家一塊墳地,自然則是有借無還的買賣。還未等朱家兄弟進門,便已經安排奴僕將其趕走,求助無門之下幸虧鄰居劉繼祖發了善心,贈了一塊墳地給兄弟二人安葬父母之用。而就在草草安葬了父母、兄長之後,兄弟二人也各自作別,自謀生路。才17歲的他,無奈之下便入了皇覺寺當了和尚。

但是過了不久,連寺廟之中也缺衣少食,他不得不外出乞討。而隨著時局的變亂,韓山童、劉福通等人率先揭開了元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濠州望族的郭子興也拉起紅巾軍起義。在湯和的一封書信之下,朱元璋終於迎來了改變命運的契機——參加了起義。

從此在中國歷史上少了一個默默無聞、乞討為食的乞丐,多了一個逆天改命的皇帝。在參加了郭子興的起義軍之後,十餘年見,他招納了徐達、常遇春、郭英、劉伯溫等人,打敗了陳友諒、張士誠,最終1368年在應天建立了大明王朝。隨後,更是以徐達、常遇春為帥,李文忠、湯和等人為輔,兵指元朝,也順利地奪取了元大都,終結了元王朝在中原的統治。

而功成名就之下,自然便是分封群臣功勳;而對待敵人,幾十年的鬥爭,早就讓朱元璋養成了絕不姑息的習慣。

而想必此時的劉德定然是心中惴惴不安,而一樁樁大案從“胡惟庸案”“李善長案”“郭桓案”次第傳來,被殺者以十數萬計。似乎傳言的朱元璋是暴君,觀其行,亦是如此,等待自己的也將是身首異處的結局。但朱元璋給劉德的結局是,賞賜他 30頃良田,免除賦稅。

那麼朱元璋為何如此呢?

首先 ,便就是朱元璋的“仁德之君”與“暴君”的區別。事實上,歷朝歷代兔死狗烹的事例幾乎比比皆是一如劉邦誅殺韓信,這是封建帝制之下,家天下之下皇權對於權力把控之上的排他性要求。而無論是胡惟庸,還是藍玉等人幾乎都有恃寵而驕、不法之舉;而隱藏在這諸多的嗜殺功勳的背後,是朱元璋建立了古代最為保障底層權力的法律體系 與保障體系,是《大誥》賦予百姓對貪官汙吏的執法權 ,是平價藥房和保障房的建設,而在對待劉德之上的態度也體現了朱元璋的明君本色。這也是劉德能活下來的最基本的原因。

其次,便是劉德的作用。讓劉德活著,並進行賞賜,既能夠體現朱元璋的仁德,愛民如子;更能讓晉升為地主階級代表人的朱元璋,團結地主階級 ,彈指覆滅,利弊得失朱元璋又何樂而不為。

參考資料:《明史》、《明太祖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