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劉禪投降後寫下3字,讓司馬昭不敢殺他,群臣不解,他說:倒著念

一般來說,亡國之君的下場都不會太好,比如南唐後主李煜、後梁後主蕭琮,他們最後的命運都比較悲慘。因為一山不容二虎,當新的政權建立起來後,自然對舊主有所忌憚,恨不能殺之而後快。

但是,蜀國的後主劉禪卻是例外,亡國之後依然可以安享晚年,他既沒有司馬遷口中“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種行兵打仗的智慧;

也沒有曹植口中“性通暢以聰慧,行孊密而妍詳”這種文采卓然的聰明,但是作為亡國之君落到司馬昭這種陰險的人手中依然可以平平安安,我們不得不去重新審視這位被稱之為“扶不起的阿斗”的亡國之君,他到底有什麼智慧才可以避過被殺的命運。

國將亡,君投降

公元223年,劉備崩於永安,他在駕崩之前對諸葛亮說:我知道你的才能遠超魏主曹丕,而我兒劉禪則愚鈍,我死後如果你可以輔佐劉禪就輔佐他,如果他實在昏庸無能不堪輔佐你就自立為君。

一番話情真意切,諸葛亮感激涕零拜送劉備。於是,劉禪在諸葛亮的輔佐下順理成章地當上了君主,彼時的劉禪不過十六歲,朝政打仗事宜只知爾爾,一切都靠著諸葛亮主持大局,劉禪只需要坐在宮中批閱諸葛亮呈上來的奏摺。

234年,諸葛亮病逝,此時的劉禪需要自己來總攬蜀國全域性,不過靠著前期的基業依然國勝兵強,但他後期寵信黃皓,致使蜀漢每況愈下。後來蜀國將亡,魏將鄧艾率軍攻到城下時,劉禪在錦官城中來回踱步,究竟是繼續抗爭還是俯首投降呢?

其實劉禪心中已經有了答案,襁褓之中的劉禪就見識過戰場上的千軍萬馬刀光血影,在趙雲的保護下得以逃生,五歲的時候又被繼母孫尚香帶著顛沛流離,所幸後來也被救回。

他內心是很厭倦戰火連天,流離失所的日子的,與其與魏將一拼到底落得大義凜然的名聲,不如讓滿城百姓、士兵不受戰亂流離之苦。思索片刻後,劉禪就拿著蜀國的印綬去城門投降,並且自願俯首稱臣。

此間樂,不思蜀

雖然俯首稱臣,但是司馬昭依然對劉禪有所忌憚,他害怕劉禪只是表面看起來愚鈍,沒有野心,實則暗地裡在思考恢復蜀漢的事宜。

於是,趁著一次宴飲的機會,司馬昭邀請劉禪前來,席上有美酒佳餚,還有美人跳舞助興,不過特別的是司馬昭派了蜀國的樂師來演奏蜀國的音樂。

喝到盡興之處,司馬昭問劉禪,常言道睹物思人,你聽到蜀國的音樂有沒有懷念蜀國呢?劉禪作為亡國之君,聽到自己國家的音樂,內心深處自然是對蜀國百般思念,但他心裡也明白為何司馬昭要問自己,實話實說肯定不是司馬昭想聽到的回答。

於是,劉禪喝著酒,目不轉睛地看著美女獻舞,說“此間樂,不思蜀”。聽完這話之後的司馬昭哈哈大笑,繼續和劉禪推杯換盞,心裡對他放下了些戒備,但是司馬昭生性多疑,不會因為這一時的試探就得出結論,他依然時刻派人盯著劉禪的動向。

中山寨,消疑慮

劉禪回到府邸中,回想宴飲時發生的事情不禁感到後怕,他知道司馬昭是不會輕易相信自己、放過自己的,而且門外全是司馬昭派來監視自己的人,自己稍有不慎可能就會被挑出錯來殺掉,必須要想辦法讓司馬昭相信自己。

第二天,劉禪在司馬昭賜給自己的洛陽府邸裡寫下“中山寨”三個大字,司馬昭的手下不明何意,匆忙地去稟報。司馬昭聽後哈哈大笑,說:以後你們可以不用再監視劉禪了。手下的人一頭霧水,不理解這三個字到底代表什麼,司馬昭說:倒過來讀就是劉禪給我的回答。

“中山寨”倒過來讀就是“在山中”,劉禪在變相的告訴司馬昭,自己早已沒有了恢復舊國的心氣,只想平平安安地度過餘生,從此不再出山。

在山中也表示自己會永遠在司馬昭的掌控之中,而且“中山寨”也在暗示司馬昭,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後代,中山靖王是漢武帝的兄弟,但是生性紈絝,貪圖富貴,自己和他一樣也想富貴安閒地度過餘生。

劉禪的暗示讓司馬昭對他徹底消除疑慮,作為曾經一代君主的劉禪依然是有帝王的風骨的,他不可能直接告訴司馬昭,自己絕對不會恢復漢室,還於舊邦,這樣做不僅歷史會唾罵他,或許連司馬昭都看不起他,用這種巧妙的方法告訴司馬昭可謂機智。

似愚鈍,實大智

如今我們提起劉禪,大都是“扶不起的阿斗”“樂不思蜀”這樣嘲弄他的話,覺得他昏庸懦弱,不堪大任,白費了劉備和諸葛亮給他打下來的江山。

實則不然,首先劉備、諸葛亮、趙雲、張飛這些人的光環都太大了,所以大家對劉禪期待值很高,沒有達到期待值就覺得他不行;

再有就是諸葛亮評價劉禪“天資仁敏,愛德下士”,能夠被諸葛亮說“任敏、愛德”,可見劉禪確實是個好皇帝;諸葛亮死後,劉禪依然可以執政三十一年,如果真的昏庸無能無法堅持這麼久的。

人在歷史的洪流中有許多身不由己,如果當時的他沒有投降,那滿城百姓的結局可以料想,只會生靈塗炭,還有後來的樂不思蜀,如果不這樣說,那麼只有死亡的結局了,怎麼可能安享晚年,最後獲得“安樂公”的諡號。

“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說的就是劉禪,一個可以在位四十餘年的君主,肯定有許多才能的。

小結:

如今再來品味“山中寨”別有一番感觸,劉禪甚至可以稱之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他配得上這樣的稱讚,人在歷史的長河中往往身不由己,尤其是一國君主。

我們作為後人無法站在當時的情境中去體會當時的左右為難,那就要學會去立體客觀地看待他,批判他的缺點也要承認他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