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深挖上海檔案文獻資源,從地方誌寶庫裡讀懂城市精神

海派文化知識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怎麼將浩如煙海的地方誌文獻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知識,讓更多讀者愛上海、瞭解上海?

近日一批深挖檔案館、地方誌資源的最新成果在滬面世,搶救、挖掘、整理上海城市記憶。無論是“上海地情普及系列叢書”力求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將地方誌文獻轉化為豐富的地情知識,向大眾普及上海的悠久歷史和優秀文化,還是虹口區檔案館、區地方誌辦公室編《上海私立粵東中學檔案彙編》,系近代上海社會辦學歷史資料整理出版的最新成果,都在做好文化傳承的同時,力爭講好上海故事,呈現城市精神品格。

作為國家重點檔案保護與開發專案,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學林出版社出版的《上海私立粵東中學檔案彙編》是對虹口區檔案館館藏粵東中學檔案系統整理彙編的成果。該書包含粵東中學大事記(1913年-1948年)、粵東中學會議記錄(1926年-1952年),實錄了粵東中學自建校以來的各項大事件、重要節點、關鍵性決策。

日前的新書釋出暨學術研討會上,學界評價,《上海私立粵東中學檔案彙編》透過對虹口區檔案館所藏粵東中學檔案的全面梳理、修復、整理,如實呈現了百年名校粵東中學在教育方面的努力和創新舉措,形成了生動完整的中國近現代教育實踐樣本。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周勇表示,粵東中學檔案彙編具有重要學術價值,有利於瞭解廣東人在近現代上海的具體辦學成就,可從這一著名學校個案入手,深入研究近現代上海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

復旦大學教授李天綱說,上海的“五方雜處”一開始說的就是廣東人,廣東移民占上海人口十分之一,虹口“五方雜處”非常典型,在虹口,廣東、上海文化始終正向積極地交流,廣東人的生活、辦學方式值得借鑑。

上海書店出版社編審完顏紹元提出,可從三個維度認識檔案彙編——為觀察解剖近代普通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私立中小學校的生存狀態提供了五臟俱全的“麻雀”;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近代上海社會辦學完整檔案文獻相對不足的面貌;見證了國民政府時期政府對中小學教育的控制。“編者從虹口區檔案館所藏相關全宗存檔中選取史料價值最高的大事記、校務會議錄、校董會議錄,按專業規範和實際需求精心整理編排。為彌補檔案在某些史事敘述、細節觀照和私人活動等記載上的不足,又在對相關人士深入採訪的基礎上形成一批珍貴口述史料,方便研究者利用。”

“上海地情普及系列叢書·服務五個新城建設”

由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主編,上海通志館承編,

聚焦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和浦東新區五個區,服務上海“五個新城”發展,充分體現了地方誌系統圍繞大局、服務中心,積極用好地方誌資源,發揮存史、育人、資政職能的主動追求。

叢書挖掘其中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紅色文化的基因,透過生動案例,豐富史實,為新城建設增添精神動力、智力支援。其中,《走進嘉定》著眼於嘉定地區獨特的人文民俗、美食特色、地標建設、創新產業四個方面,可以瞭解到嘉定地區的武舉歷史和古老技藝,還能深入瞭解“最撫凡人心”的嘉定美食,俯瞰遠香湖、嘉定圖書館和保利大劇院等特色地標,感受創新科技賦予嘉定的新速度。

《走進青浦》著眼於青浦區的行政建制、高新產業的發展以及市政、教育和文化建設,瞭解青浦的過去,如崧澤古文化遺址中“上海第一人”、有著“佛角為天下之雄”之譽的青龍寺以及具有典型江南水鄉特色的朱家角、金澤、練塘三大古鎮,另一方面認識青浦這座新城在21世紀的發展,例如“北斗產業第一園”北斗西虹橋基地、作為青浦城市名片的環城水系公園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地“四葉草”——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走進松江》著眼於松江地區厚積豐瞻的人文淵源、衛星城鎮的勃興、從松江“製造”向松江“智造”的華麗轉身以及人民城市建設中速度與溫度的兼顧考量,書中不僅有“上海之根”廣富林、珍貴的四鰓鱸魚、走向世界的平復帖,更有G60科創走廊、科技影都。《走進奉賢》著眼於奉賢區的行政建制、高新產業的發展以及市政、教育和文化建設,不僅瞭解到奉賢這片土地的過去,如曾作為奉賢縣治所在地的“浦南重鎮”南橋、有著“水上長城”之稱的奉賢古石塘、為共產主義犧牲的革命者沈志昂和李主一,還將認識到城市客廳“上海之魚”、集自然和人文於一體的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和中國化妝品產業的聚集地“東方美谷”。《走進南匯》細數地理環境的變遷、名稱的由來乃至於先民的衣食住行,以及南匯這座新城市政建設細節,如規劃洋山港的決策經過、開挖滴水湖的神秘故事和創造“特斯拉速度”的臨港產業區。

“上海地情普及系列叢書”出版至今已是第四個年頭,堅持以地方誌資料為基礎,第一輯聚焦“源”,圍繞“一江一河”;第二輯選取“點”,關注人民廣場、靜安寺等時尚地標;第三輯側重“條”,把目光投向體育、金融等行業;第四輯則突出“塊”,即“五個新城”建設的熱土。叢書致力於大家寫"小書"、專家寫普及讀物,從不同角度介紹上海發展歷史和特色。

作者:許暘

編輯:姜方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