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明朝第一改革家張居正,為何會被許多人膜拜著,延緩了明亡的時間?

明朝第一改革家張居正被許多人膜拜著。其主要一點就是被許多人譽為延緩了明亡的時間。其實,晚明之所以滅亡的第一因素在於:全國全階層的奢侈之風導致了“唯金錢論”“人人享受”等思想,過去的傳統好的思想幾乎被全階層丟棄了。

張居正改革並沒有觸動到特權階層,特別是官商階層。

有人說,因為張居正的改革之所以失敗是因為被後世人閹割了。但問題是,後來的繼承者(如張四維等)也是張居正地選擇,他選錯了人的本身就是他的錯誤。

在“張居正改革”中,海瑞、龐尚鵬等人沒有被重用就是一大軟肋。原因主要是張居正自身的貪腐問題,以及他重用的人也大多不乾淨。重用“海青天”,其自身的“改革集團”就會受到威脅。

要知道,海瑞對待自己的恩人徐階都敢“六親不認”,更何況他人呀。

徐階被海瑞以法制裁被批評的背後,是人類的醜惡思維——對別人講是清官越多越好,對自己則是貪官越多越好

徐階在政治上確實有一套,在有“立場”的作者筆下,徐階被許多人喜歡。然而,透過海瑞和徐階的衝突,許多人反而覺得海瑞有些過分。因為,在許多人眼中,人要知道報恩。徐階有恩於海瑞,海瑞這麼做過分了。

但問題是,海瑞要推進真正的“一條鞭法”必然要動既得利益者的乳酪。例如徐階搞土地兼併、欺壓百姓等,海瑞要想改革就得出動“志同道合者”的利益。

如果,人們期盼出現清官、出現剛正不阿的好官員,那為什麼出現了,反而在內心深處會以傳統的思維考慮。其實,這正是人們的私心所在。

人們在內心深處,希望對別人清官越多越好,對自己則是貪官越多越好。人們不能既期盼清官又拿自己對映為清官的對立面,希求對待別人鐵面無私的清官,對待自己則是懂人情世故,該放過就放過。

這就好比工作中,人們總是希望領導對別人嚴格管理,當對自己嚴格的時候,總能找到藉口放鬆管理。

因為這件事兒,海瑞遭到了許多侮辱。

在中國這個“人情世界”的國度,想做“清官”是非常難的。徐階作為海瑞之前的改革者成為海瑞改革的障礙,在徐階那個時代他是大明改革的領導者,但之後他成為“既得利益者”阻礙,海瑞、胖尚鵬等人的“一條鞭法”改革。

正是因為海瑞、龐尚鵬的經驗,才使得張居正認識到了“一條鞭法”的好處,將之推廣到全國。這個意義上說,海瑞的改革比張居正改革更早。可惜的是“一條鞭法”改革的最佳實踐者,沒有成為改革“攻堅階段”的主持人之一。

張居正對於“一條鞭法”推行者最大的軟肋,他沒有實踐經驗,憑藉的只是海瑞、龐尚鵬的成功經驗。但兩位改革的先行者都沒有被重用。這不得不說是張居正改革最終失敗的最大原因——人才選擇失當。

從歷史上看:改革者在隨著改革成果的加深,往往成為改革的阻力。張居正在權力上的“一言堂”和任人唯親,更向歷史靠攏。張居正的改革並沒有涉及到核心問題,那麼,在此情況下,張居正的未來更可能步徐階之後成為改革的阻礙。

從明朝官員的工資看徐階的收入,談作為一名不乾淨的官員,遲早都會和清官決裂

明朝的官員,前期是給實物後期給銀子,但給付的額度是有定額的,基本是:一品俸祿1044石;從一品888石;二品732石;從二品576石;三品420石;從三品312石;四品288石;從四品252石;五品192石;從五品168石;六品120石;從六品96石;七品90石;從七品84石;八品78石;從八品72石;九品66石;從九品60石。

一石大概等於今天的143斤,洪武九年(1376年)米價1石=1兩;1斤=0。007兩;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對米價和銀兩之間進行了固定化,1石=0。5兩。

我們再看看徐階的生平及品位(大概其,並不是特別精確,算徐階的工資是按比較有利於徐階的方式計算的。若有方家對徐階比較瞭解,可以具體告知差錯地方):

徐階在嘉靖二年(1522年)任翰林院編修,八品官。後娶妻、丁父憂,被委任為延平府推官,其後被委任為黃州府同知,還沒有到任便被提升為浙江按察僉事,其品位從五品升到了四品。之後,又被任命為江西按察副使,品位為三品。

1539年,徐階被任命為司經局冼馬兼翰林院學士,之後擔任了禮部尚書,品位為二品。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入閣,品位為一品,嘉靖四十二年成為了首輔,1568年退休後,1583年亡故。

假設,1522年到1538年,因為具體時間不詳,我們打糙譜。這一時間共計16年。這一階段,我們按照平均四品官的工資計算,即每年252石,16年共計4032石。

1539年到1552年,共計13年,即二品732石,13年共計9516石。

1552年到1568年,共計16年,即一品1044石,16年共計16704石。

徐階為官45年,工資總計30252兩。可以說,這三萬多兩的計算是按照特別有利於徐階估算的。

那麼,我們不看別的,僅僅看徐階購買土地的支出,要知道徐階家族日常支援、衣食住行、迎來送往、古玩字畫、買賣等所有支出的呀。

徐階依仗官員身份,吞併土地,人們知道的就有18萬畝以上。朱國禎也曾做過首輔,他說徐階有田18萬畝。伍袁萃則言徐階有田24萬畝。

那麼,每畝價格多少錢?我們看看比他早不了太多的嚴嵩家的田地需要多少錢。咱們估算一下。

《天水冰山錄》記載嚴嵩被抄的土地面積及其當時的價位:

嚴嵩在八個地方的單價平均為1。94兩。要注意江西和松江府之間的區別,按照平均價說的話,徐階的地價肯定是算低了。

即使按照24萬畝計算,也需要大概48萬兩。就算按地價最低的新喻0。66兩計算,24萬畝土地就需要將近16萬兩,上下平均也需要32萬兩。

徐階為官45年,賺了3萬多兩,土地高達18萬到24萬畝,僅土地一項支出就是徐階十幾輩子賺的錢。

當然,這篇短短的文章,很難特別清楚地說明明朝的吏治問題。明朝官員的工資,如果能夠拿全就很難。

因為,明朝皇帝會時不時地少發工資或降薪,甚至採用紙鈔抵工資的剝削方式。

另外,明朝官員除了工資、貪汙之外,還有常例(類似於清朝的陋規)等多種形式,所以,只能清醒看待歷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