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堅守一生的版畫人陳東明:用筆墨繪就鄉村,用刀刀繪就故事

四月的黑土地漸漸甦醒,處處湧動著春的生機。今年53歲的陳東明穿著圍裙、拿著刻刀在木板上輕挑細旋,午後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移動的手上,清幽鄉村、溫暖鄉土刀刀見影。

從事版畫創作幾十年的陳東明,不僅讓自己填飽了肚子,還讓鄉親們的精神富裕起來,口袋也鼓起來了。硬是靠著這身絕活兒,他給大山裡的小鄉村帶來新生,帶領鄉親們走出一條“金”路子。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介紹自己總是以農民版畫人自居,也自嘲“木怪”,因為喜歡木頭、喜歡畫畫,才有了這堅守一生的版畫事業,才有了將這門有百年曆史的傳統藝術傳承下去的願景。

陳東明正在拓印版畫(2021年4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李恆 攝

陳東明出生在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普樂堡鎮一個農戶之家。“年少時家裡窮,就早早輟學回家務農了。”陳東明回憶,後來跟隨父輩和遼寧版畫家李德甲學習版畫,從中發現了人生的樂趣。

“版畫作為中華傳統藝術文化,它也是我們村的文化脈搏,我的很多創作靈感都是來源於‘就地取材’。”每每提起版畫創作,他的眼睛都在放光。

記者跟隨陳東明走進他位於桓仁縣城的個人工作室,被眼前的作品展吸引:牆上陳列著各式版畫作品百餘幅,作品基本以寫實為主,農民生活、農閒娛樂、農村風光等題材無一不囊括,處處透露著泥土的芬芳。

“你看,這幅版畫上的兩棵樹就是我們村最高的兩棵大樹。”陳東明指著一幅1米多高的黑白版畫作品向記者介紹,這兩棵大樹就長在村口,庇佑著小小村莊。

在陳東明等版畫人30餘年堅守下,這門傳統藝術在小鄉村迸發新活力。20世紀90年代,陳東明以版畫藝術為基礎,創辦木雕企業,設計製作木製工藝品,帶動當地村民就業,為他們創收增收。

村民在陳東明創辦的木雕廠雕刻木製工藝品(2021年4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李恆 攝

“對現在的收入太滿意了。”在木雕廠已工作17年的普樂堡鎮牛毛溝村村民於秀紅說,“過去我們農民只能在家種地,收入微薄。現在看家種地兩不誤,農閒時還有一份額外收入,這日子真是越過越好啊!”

對版畫創作,陳東明初心不改。他把木雕廠創造的經濟收益繼續反哺於版畫創作,經常舉辦經驗交流會,一到晚上,他的工作室裡便迎來了一群來自不同行業的版畫愛好者,他們搞創作、談技法,形成了小縣城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線。(記者李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