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弘一大師告誡世人:真正好命的人,往往有這樣3個特徵佛固

這位高僧,就是李叔同,也就是弘一大師。

毋庸置疑,弘一大師是我國佛教史上傑出的一代高僧。

弘一大師集儒釋道之大成,長年在各地講經說法,寫下了大量聲情並茂的、宣揚淨土的文章。他大張旗鼓地弘揚律法,為我國佛教文化的傳承和光大建立了不朽功勞。

弘一法師有情眾生,可以說是天下人的心靈的導師。

曾經,弘一法師告誡世人:真正“好命”的人,往往有這樣3個特徵——

一、有大的胸懷和度量

佛固不見棄於罪人,當承茲行以往生耳。——清·印光大師禪語

有些人,他們知道自己犯下了一些罪惡,想一心向佛,恐怕菩薩不收留他們。其實,菩薩對於那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是不會嫌棄的,都會一律平等地收入門下,並引導他們往生極樂世界。由此可見佛的慈悲胸懷。

對於這句話,弘一大師是這樣詮釋的:其實每一個人對於犯錯之人都應該予以包容、諒解。在大師眼裡,包容犯錯之人,就是要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同時也體現了我們做人的氣量和氣度。做人要有的博大胸懷,特別是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更是如此。

正所謂,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胸懷寬廣的人,乍逢喜事淡然不癲,突遇悲愁泰然不驚,對批評清風能感,對熱血清風能化,對誹謗修足有情,對壓抑蘭香有懷,受到冤枉做清水淡飲,遇到嘲諷笑當清風拂面。

有此胸懷之人,何愁不成功,何愁沒有“好命”?!

二、有積極樂觀的態度

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清·金纓禪語

“在心志方面要用苦來磨練,意趣要以樂為目標,做人氣度要大量,言行舉止要謹慎。”弘一法師常常用這句話來總結做人必須養成的四種品質,在弘一法師的眼裡,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是最重要的修養之一。

弘一大師指出,一個人之所以幸福,是因為他的心靈感到幸福。樂觀的人終將成就樂觀的人生,悲觀的人只能躲在歲月的角落裡偷偷地哭泣,面對人生,我們所能選擇的就只有樂觀。樂觀能使人戰勝挫折,給人以希望,賦予人們力量,它使人笑對人生,使事業成功,家庭幸福。

樂觀是幸福的種子,是快樂的源頭,是生活的開心果。樂觀的滋味是甘甜和醇香,是清新和清涼,樂觀使我們心潮澎湃,心想事成,心心相印,心花怒放,樂觀的感覺真的很好。

而悲觀是失望的兄弟,是失敗的根源,是苦惱的要素,是煩惱的土壤。悲觀之樹只能開出苦澀的花,結出煩人的果。悲觀使人心煩意亂,心存疑慮,心急火燎,心急如焚,悲觀的滋味很不好受。

大師提示我們:真正的樂觀,不是盲目的樂觀,不是對未來不切實際的狂想,同樣不是面對困難毫無畏懼和不假思索地前進。真正的樂觀態度,是知道人生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也相信人生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肯定有艱難險阻,但是,他始終相信經過自己的努力會獲得成功,對生活和生命抱著積極的、樂觀的看法。他們面對困難和挫折,是積極地面對,他們不斷學習,積極尋找解決的方法,直至成功。

這樣,人生會變得更加完美,人生會越來越“好運”!

三、有放手一搏的勇氣

當今之時,其世道局勢,有如安臥積薪之上,其下已發烈火,尚猶悠忽度日,不專志求救於一句佛號,其知見之淺近甚矣。——清·印光大師禪語

“在當今世道,有些人的見識簡直很淺顯,局勢已經到了危急的關頭,猶如一個人睡在積薪之上,下面的烈火已經燒燃了。局勢已經危急到這個時候,怎麼可以悠閒度日呢?要專志求救於一句佛號。”

對這句,弘一大師深有感觸。

那是在1938年3月,弘一大師去廈門居住。當時,敵機敵艦經常騷擾廈門。徒弟們就勸他到內地去,弘一大師拒絕了。他說:“為護法故,不怕炮彈。倘遇變亂,願以身殉。”並把自己的居室命名為“殉教室”。

當時的情況已經到了危急關頭,如果不去躲避的話,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但是,就在這危急關頭,弘一大師沒有退縮,沒有躲避,而是用自己的決心和行動來鼓舞大家,不要放棄,不要害怕。

面對險惡的境地,需要的是實力,但是更加需要勇氣以及不可戰勝的信心和毅力。既然消極放棄也是失敗,為什麼不大幹一場,放手一搏呢?或許還會出現成功的機會。

許多人在危急關頭,由於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而驚慌失措,或者因為害怕而失去了鬥爭的勇氣,結果,失敗是在所難免的。

其實,在這種情況下,與其消極地等待,毫無作為地接受命運結果的到來,還不如鼓起勇氣站起來進行抗爭。也許拼命一搏會為自己贏得一線生機,甚至能夠逢凶化吉,化險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