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民國四大高僧之一的我們都知道我們都知道淨土宗以人皆有佛性,繼而

民國四大高僧之一的

我們都知道,淨土宗以人皆有佛性,繼而透過自力修持,並仰仗阿彌陀佛之大慈悲願力,引導修行者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其修持法門主要是

唸佛法門原有三種,即:稱名唸佛、觀想念佛和實相念佛。其中最易行、也是最流行的,還是

印光大師認為末法時代,眾生多處下根,所以也力主專修稱名唸佛——

“將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口中,心中,耳中,明明白白,稍有不分明處,即是不真切而有妄想。”

“至誠懇切,常念南無阿彌陀佛,時時刻刻,無令暫忘。”

“以唸佛為自己本命元辰,絕不片時放舍,庶可超凡入聖,了生脫死,往生西方矣。”

……

對此,有人提出了一個疑問:

簡單來說,作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能接引唸佛的修行人往生其淨土(故阿彌陀佛又被稱為

對於這一質疑,印光大師回答說:

為了給提問者解惑,印光大師還特意打了個比喻——

天上只有一個月亮,而大江大海,乃至小溪小河中,都有整個月亮的影子。即便是小到一勺水、一滴水中,也無不現出全部的月影。

而且,江河湖海中的月亮,一個人看見了,就有一個月亮呈現在他面前;百千萬億人,從百千萬億個地方看到了,也無不各有一個月亮呈現在他們面前。

他們走,月亮也走;他們停,月亮也停,總是會呈現在他們面前。

不過,只有當水清澈而平靜,月亮才會出現;水渾濁而動盪,月亮就不見了。這並不是月亮本身有什麼取捨,而是因為水渾濁奔騰,沒法顯現月亮的影子。

眾生信願具足,至誠感佛,佛就會有應,如同水清月現;反之,若心不清淨,不至誠,與貪嗔痴相應,而與佛相違背,正如水渾濁動盪,月亮雖在天上依然照臨,但水卻不能顯現月影了。

月亮只不過是世間一個有形有相的東西,都有這樣的妙處;何況阿彌陀佛,煩惑淨盡,福慧具足,心包太虛,量周法界呢!

所以《華嚴經》上說:

由此可知,遍法界感,遍法界應。佛其實從來沒有起心動念,有來有去過;卻能讓緣熟之眾生,見到佛來到面前,接引其往生西方。

瞭解《華嚴經》的小夥伴知道,印光大師的這個比喻,源自華嚴學中著名的

佛性周遍法界,亙古不變。凡夫的心,與如來所證不生不滅的心,其心性本體,平等一如,無二無別。只是凡夫由於迷惑汙染,起了種種執著,迷失了本心,終致沉淪苦海。

其實,

“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

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業。

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三祇劫。

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

你明白了嗎?

-完-

【如果你覺得不錯,歡迎點贊和關注我們,碼字不易,謝謝支援!】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