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弘一法師《羅漢長卷》:以畫入筆者,以繪畫入筆者,寫得起伏跌宕!

弘一法師 《羅漢長卷》

自秦漢以來,不少書法名家多為書畫大家,甚而融字之法入畫,或融畫之勢入字,頗有開創之大家,故有五體流派之由來。

進而述之——工筆中之人物,其臉或手、或臂、或衣褶,多為玉筋篆的筆法;再者,花卉畫中之花、瓣、莖、葉,亦是篆書的筆法,故而線條或流暢柔軟,或堅硬如鐵,可證以書繪畫者也。而繪畫之腕力、手勢,與書法主力度與技法,亦多有默然相契之處,此為“以畫入筆者”之明證也。

《祭侄稿》為作者之情所致、無意作書,故寫得起伏跌宕、神采飛揚,得自然之妙;且以真摯情感運於筆墨,悲壯哀傷注入其間,其字不計工拙、隨意無拘,縱筆豪放,血筆交融而一氣呵成,故得神來之筆,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二行書”。元代鮮于樞跋語謂:“《祭侄稿》,天下行書第二。”元代陳深說:“《祭侄稿》,縱筆浩放,一瀉千里;時出遒勁,雜以流麗:或若篆籀,或若鐫刻,其妙解處,殆若天造豈非當時注思為文,而於字畫無意於工,而反極工耶?”

弘一法師 《金剛經》

張旭的書法,初學“二王”,端正謹嚴,規矩至極,傳世《郎官石柱記》可見其楷法筆法;然而,最能代表其書法創造性成就的,則是他的狂草作品。其善於生活中觀察體悟,據其自稱,他的書法是見公主與擔夫爭道而得其意,大意謂“略甚狹窄而又勢在必爭,妙在主次揖讓之間能違而不犯”(典出唐代李肇《國史補》),從而領悟到書法的結構布白“進退參差有致,張弛迎讓有度”的書法意境——此即所謂“擔夫爭道”之典故由來。後觀公孫氏舞劍而得其神,自此書藝大進。

米芾的用筆特點,主要是善於在正側、偃仰、向背、轉折、頓挫中形成“飄逸超邁”的氣勢以及“沉著痛快”的風格。米芾的書法中常有側傾的體勢,欲左先右,欲揚先抑,都是為了增加跌宕跳躍的風姿、駿快飛揚的神氣,以渾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於天真自然,絕非“矯揉造作”;章法上,重視整體氣韻,兼顧細節的完美,成竹在胸,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獨出機巧。

若不學篆書,不研究《說文》,對於文字學及文字的起源就不能明白——簡直可以說是不認得字啊!所以寫字若由篆書入手,不但寫字會進步,而且也很有興味的。

弘一法師 信箋

寫篆字也可以為寫隸書、楷書、行書的基礎。學會了篆字之後,對於寫隸書、楷書、行書等就都很容易,因為篆書是各種寫字的根本。

我們隨便寫一張字,無論中堂或對聯,將字排起來,或橫或直,首先要能夠統一;字與字之間,彼此必須相聯絡、互相關係才好。但是單隻統一也不能的,呆板也是不可以的,須當變化才好。若變化得太厲害,亂七八糟,當然不好看。所以必須注意彼此互相聯絡、互相關係才可以。

篆刻至元代時,已從官印擴充到私印,並出現文人自刻自篆之風。這主要是因為宮廷及民間輯錄的古印譜增多;加上大書法家趙孟、吾丘衍等人的提倡;又因印刷業的發達,令印譜流傳漸廣,故篆刻至元代,不但開文人自刻之先河,且開復興之氣象。

篆刻之法,亦應求自然之天趣,刻印亦可用圖畫的原則,並應注重章法佈局。篆刻工具,可用刀尾扁尖而平齊若椎狀之刻刀,因錐形之刀僅能刻白文,如以鐵筆寫字也;扁尖形之刀可刻朱文,終不免雕琢之痕,不若以椎形刀刻白文,能得自然之天趣也。此為敝人之創論,不知當否?

敝人寫字時,皆依西洋畫圖案之原則,竭力配置、調和全紙整體之形狀,故朽人所寫之字,應作一張圖案畫觀之則可矣,絕不用心揣摩。不唯寫字,刻印也是相同的道理。無論寫字、刻印,道理是相通的;而“字如其人”,某人所寫之字或刻印,多能表現作者之性格(此乃自然流露,非是故意表示)。體現朽人之字者;平淡、恬靜,中逸之致是也,諸君作參照可也。

弘一法師 書法軸117cm×31cm

王維對於繪畫的貢獻有二:一是融詩情於畫中,開創了繪畫新篇章,延至宋代,形成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情畫意”風格。二是突破“金碧山水”之侷限,初步奠定我國“水墨山水畫”之基礎,而至元、明、清三代發展為最重要之繪畫形式,故他被後人尊為“文人畫南宗之祖”。

在中國美術史上,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開創的“米氏雲山”畫風與技法,劃時代地確立了文人畫的審美視角,使得文人畫長盛數百年而不衰,迄今遺韻猶存。

八大山人書法成就頗高,致使將其畫名掩蓋,知者不多。其書法,行楷學王獻之的淳樸圓潤,並自成一格。其所寫書體,以篆書之圓潤施於行草,自然起落,以高超的手法將書法的落、起、走、住、疊、圍、回等技巧藏蘊其中,且能不著痕跡。古人謂之“藏巧於拙,筆澀生樸”,由此可知八大山人書法之妙,世之少見。

能窺山人之書體全貌的,莫過於《個山小像》中其所題字包含篆、隸、章草、行、真等六體書之,可見其功力之深,世間罕見倫比者,可謂集山人書法之大成。其晚年時,書法達其藝術成就之巔,草書亦不再怪異、雄偉,如其所寫之行書四箴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等,平淡無奇、混若天成、無絲毫修飾,靜穆單純,似超脫凡俗、不著人間煙氣,是書家所愛之珍品。

注:本文來源於美術中國,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絡,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畫廊

一號

敬請

關注

成功

文化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