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南宋聯合蒙古,滅亡金國是不是自取滅亡且不說,那隻能是因為沒解過

最近在刷微博、知乎,刷到那些談論歷史的帖子的時候,總能看到有很多網友在上面說南宋聯合蒙古,滅亡金國,是重蹈了北宋的覆轍,自取滅亡。

每每看到這些評論、回覆,作為一個酷愛歷史的人來說,真的想笑。北宋聯合金國,滅亡遼國是不是自取滅亡且不說,南宋聯合蒙古,滅亡金國是自取滅亡?說出這樣的話,那隻能是因為沒有了解過這段歷史!

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就和筆者一起走近這段歷史吧。

公元1211年,蒙古與金國爆發了那一場改變歷史走向的“野狐嶺之戰”,大家也都清楚,在這一戰之後,蒙古與金國的力量對比發生轉變,金國從此處處被動挨打,國內也因為衛紹王的處置失當,一場嚴重的政治危機正在醞釀之中。

公元1213年,在“野狐嶺之戰”中戰敗的金軍主要將領胡沙虎發動政變,率軍攻入皇宮,殺害了衛紹王完顏永濟,改立宗室完顏珣為帝,是為金宣宗。

此時,蒙古大軍正在大舉進攻金國,河北大地除少數幾座堅城仍在堅守外,幾乎全部落入蒙古手中,蒙古大軍兵鋒直指中都城,剛剛即位的金宣宗急忙向蒙古遣使求和。在漫天要價之後,成吉思汗得到了金國優厚的求和條件,隨即撤軍。

同年五月,金宣宗不顧群臣勸阻,決意遷都汴京,史稱“貞佑南遷”,此舉導致成吉思汗勃然大怒,撕毀和約,再度大舉進攻金國。公元1215年五月,中都城失守,南遷的金國朝廷與關外的聯絡被切斷,關外留守的將領耶律留哥、蒲鮮萬奴等人相繼起兵,宣佈反金,隨後,河北、山東等地又有武仙等人割據一方,金國的實際控制區僅僅只剩下關中、河南和河東一部,實力已經大為減弱。

此時的南宋國內,見北方的蒙古與金國交戰正酣,就對蒙金兩國的關係爆發了一場爭論,在這場爭論中,主要分為兩派:

一派是以大臣喬行簡為代表,認為南宋應該聯金抗蒙,給予金國在物資、錢財等方面的支援,必要的時候甚至是派兵進入金國境內作戰,保證將蒙古攔在國門之外。

另一派則是以大臣真德秀為代表,認為南宋此時應該靜觀其變,金國仍有餘力再戰,南宋沒必要提前介入戰爭,但是必須要斷絕歲幣,使得兩國處於對等地位。

宋寧宗在權衡之後,選擇採取真德秀一派的方案,斷絕對金國的歲幣,靜觀其變。

金宣宗得知南宋斷絕歲幣之後,勃然大怒,而後又在一群如術虎高琪般的野心家教唆之下,在公元1217年發動了對南宋的大戰。

因為金國不宣而戰,此時的南宋又尚未加強邊境防禦力量,在戰爭初期,南宋接連丟失了十數座城池,等到名臣趙方、名將孟宗政等人率軍抵達才穩住了陣腳。趙方、孟宗政等人率軍抵達前線後,接連取得襄陽、棗陽等地作戰的大捷,使得金軍進攻受挫,並且有了潰敗的趨勢。

此時,蒙古又開始進攻金國,金國重鎮太原岌岌可危,河北、山東等地的割據勢力又蠢蠢欲動,金國局勢急轉直下。在取得了小小戰果後,金宣宗迫於壓力主動向南宋丟擲橄欖枝,卻沒想到,宋寧宗態度極為堅決——絕不和談,就連金國使臣都不讓入境。

公元1219年,金國在多次與南宋接觸無果之後,金宣宗不顧重鎮太原失守,執意兵分三路再度進攻南宋,史稱“金軍三道攻宋之戰”。金宣宗想要給南宋一個教訓,可是現實卻給了他一個耳光——東路軍、西路軍接連敗北,損失慘重,中路軍在孟宗政、趙方等人的打擊下,更是全軍覆沒,主將完顏訛可僅以身免。

從這之後,南宋與金國的和平成為了過去式,兩國交戰不斷,很多人因此就認為南宋統治者目光短淺。其實不然,就好比本來一個之前壓制了你幾十年,逼著你交保護費的巨人殘廢了,實力比不上你,你不想交也不用交保護費了,他突然對你出手,你能不還手,不把他打怕,從此走出此前的畏懼心理?

更何況,南宋與金國如若結盟,又怎麼去安撫民心?

時間來到了公元1224年,金宣宗、宋寧宗相繼去世,繼任的金哀宗想要與南宋停止戰爭,並且修復宋金關係,達成同盟,共同抗擊日益強盛的蒙古,可是,被金宣宗一場又一場的南征毀掉的宋金關係怎麼會輕易修復呢?宋理宗僅僅只是答應了金哀宗的停戰請求,不再與金國交戰,對所謂的同盟不屑一顧。

公元1232年,金軍在三峰山之戰中慘敗,最後的主力全軍覆沒,不管有沒有南宋的干預,金國的滅亡已成定局,此時擺在宋理宗君臣面前的只有兩條路:

一是不干預,靜待金國滅亡,蒙古獨自滅金,消化金國最後的資源,實力進一步提升。

二則是干預,與蒙古瓜分金國最後的資源,增長國力,並且借同盟的名義,使得蒙古沒有藉口南下攻宋。

二選一,明白人都懂得選第二條路,宋理宗君臣也一樣。公元1233年,宋理宗派出名將孟宗政之子孟珙率軍與蒙古大軍共同包圍金哀宗所在地——蔡州,並且在次年正月率先破城,攻入蔡州城中。

說到這,大家也都應該清楚南宋為什麼會與蒙古聯合了吧?

其實,如若不是後來宋理宗年輕氣盛,貿然發動“端平入洛”,授人以柄;其後又猜忌孟珙、餘玠,使得兩大柱石,一個被束之高閣,一個驚悸而亡;更是在後來縱容呂文德逼反劉整,若非這些舉動,南宋與蒙古的戰爭孰勝孰敗,還要兩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