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唐朝的皇帝中,最寬厚的皇帝,為何會被自己的兒子的兒子逼得自殺?

李豫是肅宗的長子、玄宗的長孫,十五歲受封廣平王,從小十分好學,並且對《禮》與《易》這兩大經典特別精通。這一點其實十分有趣——玄宗本人對於道教頗有愛好,而自己的孫子既然精通《易》,那自然會是多有寵愛,因此,代宗對於《易》的學習,應當也與肅宗等人從小的教育不無關係。

而從開元末年到天寶之間,肅宗已經成為了太子,但是肅宗的太子位也不怎麼平穩,李林甫與楊國忠這兩大權臣對其時有構陷,以此推測,只怕代宗受到的影響也不會小。在唐人的眼中,代宗的寬厚是出於天性,而他在這種危機四伏的環境中成長,更加養成了一種喜怒不形於色的風采。當然,這種風采或許也與道家思想有所關係,因此,實際上代宗從小就養成了韜光養晦、悶聲發大財的習慣。

安史之亂爆發,玄宗倉皇出逃,而肅宗在靈武自立,同時賜予代宗象徵著儲君帝位的天下兵馬元帥一職。驟登高位的代宗卻依然低調謙和,他出發討賊時,還要等“步出闕門”,才乘馬而登。沒有絲毫的驕狂之意。這依然體現了其從小就養成的韜光養晦、小心謹慎之習慣。

而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代宗與郭子儀以及李抱玉等許多重要將領建立了極其良好的私人關係,這也為後來他的登位奠定了基礎。

不過,非常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代宗這種小心謹慎的態度很明顯是針對肅宗發出的,那麼這或許能夠說明肅宗與代宗之間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們透過一般經驗可以知道,如果兩個人之間非常信任,那麼其中一方自然無需小心謹慎。其實透過肅宗的上位,我們或許能夠稍微揣測一下這位帝王的的心理——實際上,他的自立很明顯並非出自玄宗的受意,這意味著他對玄宗一直存在著未盡孝道的愧疚。

同時,以己度人,肅宗自然對代宗也不會有太好的臉色——畢竟肅宗與代宗當初的道路也相差無幾。

在這個情況下,以代宗敏感的心思,自然也是察覺得到的,而他的解決辦法也非常巧妙。

寶應元年四月,楚州刺史獻寶十三,其中有一寶特別值得注意——“第二寶玉雞毛”而這個寶物所附帶的意義是“王者以孝治天下”這種宣言無疑對改善肅宗不孝的形象頗有幫助。我們現在來看這種寶物與宣言無疑是無稽之談,但是在那個年代,百姓對這種天人感應自然是十分相信的。肅宗也順勢將年號改為寶應,表示了他對其的重視。

實際上這個事件或許並非偶然。代宗當時以楚王的身份被立為太子,而寶物正好出現在楚州,這個事情不得不說實在過於巧合。或許,這件寶物與其所附帶的意義正是出於代宗本人的授意。

也正是這一次獻寶,代宗徹底穩定了太子之位,被賦予了監國的權力。

不過在這之後又發生了波折——隨著代宗位置逐漸穩固,平定安史之亂也屢立戰功,而肅宗身體日漸衰弱,一切幾乎快要成為定局之時,內廷與李輔國分權的張皇后便坐不住了——如果代宗得位,她的既得權力就會遭到嚴重的打擊,因此她聯合了越王、宦官朱光輝等發起了宮廷之變。但是這個波瀾也被壓了下去——李輔國、程元振等與朱光輝不對付的宦官手中掌握著禁軍之權,於是輕而易舉地壓下了這次不大不小的事件。

就這樣,善於韜光養晦的代宗,在帝位之路上終於再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