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趙雲百萬軍中七進七出,是否屬實這戰績有歷史原型!

趙雲的確是蜀漢的虎將,有萬夫不當之勇,但要說在百萬軍中七進七出,則言過其實。

歷來猛將,能在萬人隊中衝殺還全身而退的,已經能稱之為萬中無一的武學奇才了。

《三國演義》中,為了襯托趙雲的完美形象,才刻意勾勒出這一情節,樹立起一個常勝將軍的人設。從此趙雲也作為偶像級歷史人物,被後世所推崇和崇拜。

三國時確實有一個人,在萬軍之中七進七出,這個人不是趙雲,而是三國後期的文鴦。

《三國演義》中,趙雲儀表堂堂、濃眉大眼,是一個十足的帥哥。他上場的首戰,就打敗了名將文丑,救出三國輕騎兵的模範隊“白馬義從”的創始人公孫瓚。

他一生衝鋒陷陣、所向披靡,長坂坡一戰,趙雲救阿斗,在百萬軍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連續斬殺曹營五十多名大將,從此威震曹魏,天下聞名。

曹操愛才,見這個白袍將軍如此威武,問左右何許人也,竟有如此舉世無雙的武藝,不亞於當年的溫侯呂布。

趙雲在軍中大喝曰:“

我乃常山趙子龍

”!

這可真是豪氣干雲,讓人熱血沸騰。2。真實歷史中的趙雲

以上是演義中趙子龍的形象,雖然有些誇張,但是趙雲的武藝也是有史可考的。

儘管歷史上沒有五虎上將之說,但是關張趙馬黃五位將軍同列一傳,關羽張飛皆是萬人敵,趙雲與他們齊名,足以證明他的勇猛。

趙雲不僅勇猛,還是一個儒將,文韜武略,戰功赫赫,在蜀漢極有名氣。當劉備頒佈了錯誤的政策時,趙雲也會當一個諫臣,上書指出問題。

比如在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后,要進攻東吳,為關羽報仇雪恨,順便收回荊州。此時趙雲說:“

國賊是曹魏不是孫權,滅掉曹魏,孫權小兒自然俯首稱臣。曹丕篡位引起民憤,此時應討伐之,此時出征,定然有願意呼應者。況且東吳與蜀漢實力都弱於曹魏,一旦火拼,是曹丕得利

”。結果劉備不聽,出征也不帶趙雲。

閒話不提,再說趙雲救阿斗。

事實上,趙雲的確參與了長坂坡之戰,並且成功救出了阿斗,甚至在後來還第二次救了這位幼主。

當年劉備兵敗,曹操軍團追擊,劉備不得已丟下妻兒,帶著張飛、諸葛亮、趙雲等人向南逃命。

趙雲忠義無雙,覺得阿斗作為少主,不應該落入敵手,就向北殺進曹軍方向。

所有人都說,趙雲投了曹操,但劉備不信。果然,趙雲不負眾望,不久後抱著劉禪,帶著甘夫人,平安回到劉備身邊。

209年,孫劉聯姻,東吳孫尚香嫁給劉備為妻。兩年後,劉備向西進攻,要奪取益州。孫權怕劉備做大,派水軍接孫夫人回東吳,讓她帶著劉禪。趙雲和張飛得知後,帶兵截住東吳船隊,奪回劉禪。

可見真實的歷史中,趙雲的戰績依然精彩,但絕不是單槍匹馬就單挑數萬大軍那樣的存在。

那麼作者會憑空杜撰嗎?非也,《三國演義》這本書是明朝的作者所寫,他有足夠的案例來豐富趙雲這個人物。由於是歷史小說,作者不能胡編亂造,經過考察,他還真從歷史上找到了原型。3。趙雲的歷史原型

文鴦,猛將也,可惜出生太晚,沒能和三國前期眾位豪傑過招。

他是揚州刺史文欽的兒子,當年司馬師有不臣之心,廢掉了魏帝曹芳,文欽大怒,決定勤王。

文欽暗中聯絡了很多大臣起事,其中還邀請了大名鼎鼎的兗州刺史鄧艾。鄧艾對司馬家族忠心耿耿,向司馬師舉報。司馬師帶急行軍從汝州到樂嘉,可謂兵貴神速,文欽錯愕不已。

18歲的文鴦驍勇善戰,勇冠三軍,表示司馬師是遠來之兵,必是疲憊之師,此刻尚立足未穩,可立即出兵襲擊,殺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於是他們父子兵分兩路,襲擊司馬師大營。

文欽很倒黴,他帶著一路兵馬迷路了,一直到仗打完,他還沒有找到司馬師在哪。於是進攻司馬師軍營的只有文鴦團隊了。司馬師更倒黴,這打仗呢,結果他眼睛長了個瘤子,剛讓醫生做了外科手術,還沒來得及好好消毒。

於是有了下面這一幕,文鴦進攻司馬師大營,連續打了一夜,司馬師膽戰心驚,忍痛指揮,後來眼珠都掉出來了。

然而文鴦左等右等,文欽還是沒來會和,他擔心魏軍勢大,又恐怕文欽中了埋伏,只得撤退。

《資治通鑑》載:師使左長史司馬班率驍將八千翼而追之,鴦以匹馬入數千騎中,輒殺傷百餘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騎莫敢逼。

文鴦走後,司馬師忍痛道:“

眾將聽令,一鼓作氣,誅滅文鴦。

”於是左長史司馬班,領著八千精兵,追擊文鴦。文鴦命令其他人先返回,他單槍匹馬,直接殺進這八千人的隊伍,來回衝殺七次,殺敵數百人全身而退。

這戰績代表了什麼呢?這麼說吧,當年霸王項羽,在烏江自刎之前,做困獸之鬥,他下馬步戰,一口氣殺漢軍數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多處戰創。看到一個熟人,他覺得沒意思這樣耗下去了,揮刀自刎。

那些追兵見文鴦驍勇,不敢再繼續追擊,只好撤退。

所以,趙雲七進七出的戰績,實際上是從三國後期的白袍小將文鴦而來。但這並不是說趙雲不猛,而是為文鴦這小哥在後期的戰績太亮眼了,在當時的場景當中,他幾乎是一個戰場殺器,在單挑之中,很少能找到對手了。

或許有時候文鴦也很鬱悶,為何不早生數十載,這樣就能與天下名將爭鋒了。

歡迎朋友們關注新語說古今

看更多精彩歷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