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紅極一時的《百家講壇》,為何現在沒人看了總算搞明白了!

提起《百家講壇》,相信很多人不陌生。之前的百家講壇可謂是紅極一時,無論是易中天的三國、王立群的史記、紀連海的和珅等等,都吸引了一大批的粉絲。這些學者無不是學術樸實,親和溝通力強,他們那種較為樸實的演講風格在那個時代較為突出,再加上觀眾們對於國學的渴求,使得百家講壇紅極一時。但是現在為什麼突然感覺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了呢?今天小編就自己的角度來跟大家聊一聊。

其實最初的百家講壇也不火,剛開始百家請的是楊振寧、周汝昌這樣的史學大家,演講風格都比較呆板嚴肅,沒那麼多的觀眾喜愛。後來改變方向,壇主們專攻古代文史內容,以故事性的方式講出來,並且情節講的跌宕起伏,像以前茶樓講評書的模式,也很適合觀眾們的口味。

在百家出現了紀連海、易中天、錢文忠、于丹、馬未都等一批出名人物之後,更是紅極一時。但是在紅的背後,也有很多學術大家對其節目提出批評,稱其學術研究不嚴謹。但是節目組方面沒將這些批評當回事,在講課模式和選材方面一直沒做出什麼調整。但是他們這種類似評書的模式,對主講人的依賴性很高,對壇主們的語言節奏、語氣語調、故事編排等都有極高要求。在之後最火的那幾位牛人退出之後,就很少有主講人能再脫穎而出了,觀眾們聽的時間長了自然也有審美疲勞,且自己喜歡的主講人都退出了,所以慢慢的看的就少了。

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視上開始出現各種綜藝節目,觀眾們總是喜新厭舊的,一個是模式老舊且選材單一的節目,另一邊是花樣百出的綜藝節目,很多觀眾當然選擇綜藝節目了。並且這些綜藝節目的更新換代要更加快,之前的《中國好聲音》,在到現在的《奔跑吧》《極限挑戰》之類,其實都是觀眾的口味變化。不過在網路如此發達的現在,人們的生活本來就是快節奏,如果一檔節目還是守舊不肯思變的話,那觀眾們很快就會失去新鮮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