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一件由宋朝穿越到大唐的道具:《長安十二時辰》裡的火鬧鐘漫談

近日,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璽主演的古裝歷史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可謂大火,其對唐代的稱謂、禮儀、建築、服裝、飲食、市井、娛樂、節日等制度和風俗都有很高的還原度,從而備受矚目。因為涉及時間,有關唐人用來計時的工具便不可避免地被提及了,其中很有意思的一種計時工具便是火鬧鐘。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火鬧鐘

一、以火計時

人們發現,相同數量的同一種燃料,只要周圍環境變化不大,燃燒的時間大致相同,受此影響,人們就開始用火的燃燒來計時。定時蠟、定時燈和火鬧鐘便產生了。

定時蠟,顧名思義,是一種用燃燒的蠟燭來計時的方法。定時蠟最早出現於何時已不可考,但其使用方法在《歲時廣記》中有所記載,其雲:“燒燭知夜,刻燭驗更。”事先在蠟燭上刻上相應經過校正的五更記號,也就可以用來計量時間了。蠟燭方便攜帶、儲存,又可以照明,一舉兩得,價格也不算太貴,所以使用面還是比較廣的。

不過,這種計時方法也有弊端。一旦風速發生變化,哪怕蠟燭本身的“燃料”相同,蠟燭燃燒的時間也不會相同,用來計時便不準確了。

定時燈,主要是古代礦工在礦井中使用的計時工具。礦工在下井時,為了計算時間,便在礦燈中加入一定數量的油,待其快要燃燒完畢時,便也是他們工作結束之時了。

火鬧鐘,是一種依靠燒香來計時的儀器,是香漏的一種。香漏,又被稱為“香篆”“更香”,是用那些能夠長時間均勻燃燒的香來計時的。在六朝時,我國就出現了用香來計時的做法,如南朝梁庾肩吾?《奉和春夜應令》雲:“燒香知夜漏,刻燭驗更籌。”

唐宋時期,用香計時的辦法更加精密準確,出現了百刻香。宋人洪芻《香譜》雲:“百刻香,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準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晝夜己。”所謂“百刻香”指的是將香料做成篆文形狀後,又細分為100個刻度。香燃完後正好是一晝夜,以此用作計時器。明清時期,這種使用香漏計時的辦法在社會上很常見。

除了龍舟之外,還有這種屏風香漏

因為香漏的需求量很大,所以民間有大量的制香藝人,到北宋時期已經出現了專門製作更香的香模。明代周嘉胄在其作品《香乘》中則收錄了13種更香印模,還附有制香的工序和配方。通常來說,香漏的長度很長,並被製成各種圖案,如“福”“壽”“喜”等,其上再標有時間刻度。據說,最長的香漏能夠連續使用十幾天而不滅,有時還能燃燒長達一月。

為了減少專人看管的麻煩,方便知曉時間,人們會在香漏的特定位置用細線掛一些金屬小球,在下方再放置一金屬盤子,等香盡線斷之時,金屬球落到盤子上,便會發出“砰”的響聲,這與今日鬧鐘有異曲同工之妙,因而被稱為“火鬧鐘”。《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的“火鬧鐘”便是上述工作原理,因為它是僅僅用來計算1個時辰,所以其刻度會更為精確。這種“火鬧鐘”因為是放置在龍形的架子上,所以它有一個非常文藝的名字,稱作“龍舟香漏”。

博物館中的“龍舟香漏”,《長安十二時辰》還原度真是很高了

二、以日影計時

太陽每日東昇西落,人們很早便發現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並將其應用於計時。依照此原理髮明出來的計時工具有圭表和日晷。

圭表,在公元前7世紀就被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了,它是根據日影長度來測量時間的,是我國最為原始古老的計時工具。圭表,由圭和表兩部分組成。圭是平臥的尺,表是直立的標竿。表放在圭的南端,兩者互相垂直。圭,又被稱為“土圭”,在《周禮》中就記載了土圭的製造方法和用途,以土圭測影的方法在周代很常見的。

圭表

用於製造圭表的材料有木和銅兩種,其中的銅製圭表將圭和表在連線處固定起來,增強了圭表的穩定性,只要能準確地將圭面水平安置在南北方向上就可以正常工作了。古代遺留的銅製圭表在現如今的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還能看到,它其實是清代重修的明代銅圭表。其實,圭表的功能不僅是計時,還有定方向、定節氣、定地域的作用。但是圭表的侷限性是很強的,夜晚和陰天下雨就不能使用了。

北京古觀象臺圭表

日晷,由晷針、晷面和晷座組成,晷面的上下兩面均刻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時辰,刻度均勻。晷針投在晷面上的影子就能指出一天中的各個時辰。據曾敏行《獨醒雜誌》記載,春分以後,取影計時需看晷面正面的影,秋分以後需看晷面背面的影。用日晷測定時間不是根據日影的長度,而是根據日影的方向。

故宮日晷

日晷作為一種計時方法,在古代世界也很流行。古埃及、古雅典都有類似的建築。羅馬皇帝奧古斯特曾在練兵場上豎起一根34米高的尖形柱子作為日晷的指標。與圭表相同的是,日晷也擺脫不了夜晚和陰天不能使用的命運。現如今,日晷早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很多日晷都靜靜地躺在博物館了,僅供人們觀瞻,去想象那些逝去的歲月了。

三、以物質流速計時

這種以物質流速計時的工具在古代社會被稱作“漏刻”,主要有兩種:沙漏和滴漏,它們的出現解決了前面兩類計時工具只能在晴朗的白天使用的難題。

沙漏,對我們都很熟悉,現如今仍可被用來計時,由兩個倒置帶蓋的漏斗形透明杯子組成,中間用細管連線在一起。在上面的杯子上裝入一定量的沙子,在重力的作用下,它會流入下面的杯子,沙子漏完的時間,就是相應的時間長度。

沙漏最早由明代的詹希元發明,《明史·天文志》載曰:“明初,詹希元以水漏至嚴寒水凍輒不能行,故以沙代水。然沙行太疾,末協天運,乃以鬥輪之外復加四輪,輪皆三十六齒。”看來,沙漏最初是作為滴漏的替代品被創造出來的,上述沙漏的體積是很大的。因為沙漏對沙的要求較高,很容易出現阻塞現象,所以明代中期的周述學對沙漏進行了改造。後來,沙漏不斷地縮小,很容易攜帶,常常在船上使用,被稱作“船鐘”,由專人輪流看管。

滴漏,是一種利用帶漏孔的容器來計算時間的工具,又被稱作“漏壺”“刻漏”或“水鍾”。它在中國的起源很早,應用也最為廣泛。梁代《漏刻經》說“漏刻製作,蓋肇於軒轅之日,宣乎夏商之代。”最早的滴漏只有一壺,計時可能並不太精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又不停地增加漏壺的數量,有兩級、三級等級數。宋代科學家沈括,在漏壺中增加“隔室”,又改進了出水口的材料,連用的水也要精選,使漏壺計時精度大為提高。當然,若是遇上天寒地凍的日子,這種計時方法也難免不準確了。

銅壺滴漏塑像

文史君說: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火鬧鐘,從造型上看還原度已經很高了。不過有一個小問題是,從文獻記載來看,劇中出現的這種“龍舟香漏”似乎是宋代以後才出現的,電視劇裡算是來了把小小的穿越吧。當然,以影視劇來說,這麼做也無傷大雅。

這些機械計時工具是我國古代科技史上的優秀作品,集中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值得我們為之驕傲。直到明末,在傳教士的影響下,現代意義上的西方機械鐘錶才傳入中國,進而改變就中國人的時間觀念和計時方法,為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參考文獻:

盧平安、周連亨編:《你瞭解時間嗎?》,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莫秀秀:《中國古代計時器設計研究》,山東大學2009年碩士學位論文。

(作者:浩然文史·微雨燕博士)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