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400度的水星,連水都沒有,為什麼會有冰科學家這麼解釋

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小、也是最靠近太陽的一顆行星。它由大約70%的金屬和30%的矽酸鹽材料組成,雖然其體積很小,但是密度在太陽系中是第二高的——僅次於地球。在白天太陽直射的時候,水星表面溫度可以高達427℃,而在夜晚時,溫度則會降低到-173℃。

我們知道在400℃這樣高的溫度,錫、鉛這樣的金屬都會熔化,水也早已經變成了水蒸氣。另外由於水星的體積很小,它產生的萬有引力並不足以把水蒸氣“鎖住”,所以水星上並沒有水的存在,而令人震驚的是,這樣一個連水都沒有的星球上卻有多處冰山存在。

1991年8月,美國的天文學家用帶有27個雷達天線的巨型天文望遠鏡在新墨西哥州對水星進行了觀測。沒錯,他們看到了冰!天文學家們發現水星上的冰山多達20多處,冰山直徑大多數在15~60千米,其中最大的一個直徑居然達到130千米。在這時我們不禁會產生疑問,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在浩瀚的太陽系中,富含水、冰的“小石頭”不計其數,比如柯伊伯帶——海王星軌道外的寒冷區域。而這些小石頭在太陽引力的作用下總愛飛來飛去闖入太陽系內層,而由於受到陽光的加熱,一些揮發性的物質會飛散出來,在太陽風的作用下就會產生亮亮的尾巴,它就變成了彗星。

彗星沒有固定的體積,它在遠離太陽時,體積很小;接近太陽時,則變得越來越大,彗尾也會變得越來越長,體積變得十分巨大。彗尾最長竟可達2億多千米。

這些彗星哪天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撞到某顆行星上比如水星,於是便給水星帶去了水。一些水被帶到水星表面之後被蒸發回到宇宙中,有的則被帶到水星極地形成冰山永久儲存。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經過模擬水星上覆雜的狀況後發現,太陽風產生的帶電粒子質子撞擊水星表面然後使土壤中一種叫做羥基(OH)的礦物質釋放出來,這些羥基在水星表面相互碰撞產生水分子和氫氣。

一些水分子在水星上漂浮,再次被超高的溫度分解消失,但有些分子則會在極地的隕石坑裡定居下來,那裡的得不到太陽的照射,溫度一般都在零下170多度,所以日積月累便產生了厚厚的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