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中科院釋出國產RISC-V處理器“香山”,將於7月流片

【文/觀察者網 周昊 編輯/周遠方】6月23日,首屆RISC-V中國峰會在上海科技大學舉辦,在本屆大會上,中科院大學教授、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包雲崗釋出了國產開源高效能RISC-V處理器核心——香山。包雲崗表示,目前CPU領域還沒有一個像Linux那樣的開源主線,因此研發團隊判斷業界需要一個開源的高效能RISC-V核,既能被工業界廣泛應用,又能支援學術界試驗的創新想法;包雲崗希望“香山”能夠像Linux那樣至少存活30年。

圖片來源:知乎包雲崗

香山是在中科院計算所、鵬城實驗室的支援下,透過中國開放指令生態(RISC-V)聯盟聯合業界企業一起開發一款開源高效能RISC-V處理器核。香山核心以“湖”來命名其架構代號,第一版架構代號是“雁棲湖”,以此來表示出自中科院大學。

具體來看,“雁棲湖”頻率為1。3GHz,計劃於7月基於臺積電28nm工藝流片;第二版架構代號是“南湖”,目標頻率是2GHz,計劃在年底流片,將採用中芯國際 14nm工藝,目標頻率是2GHz。

從效能引數來看,“雁棲湖”架構是一個11級流水、6發射、4個訪存部件的亂序處理器核,在發射寬度上已經可以和一些ARM高階處理器核相當,但還未進行充分最佳化,因此實際效能還有不小的差距。“雁棲湖”SEPC2006效能得分大約為7/Ghz,以此來看,香山第一代架構主要對標ARM的A72或A73。

圖片來源:知乎包雲崗

目前香山正在進行下一代架構“南湖”的開發,其效能與第一代相比有大幅度提升,“南湖”的目標是SEPC2006達到10/Ghz,已經接近i9-10900K的11。08/GHz,並且支援雙通道 DDR 記憶體以及PCIe、USB、HDMI等更多功能。

圖片來源:知乎包雲崗

未來,包雲崗教授的團隊希望透過持續迭代最佳化,讓香山處理器效能達到ARM A76的水平。

官方資訊顯示,香山處理器是完全開源的RISC-V處理器,其核心的研發得到了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及北京微核芯公司資深專家的支援。在第二期的規劃中,位元組跳動、ESWIN、優矽科技等也作為合作企業參與其中。

圖片來源:知乎包雲崗

此外,據包雲崗介紹,香山處理器專案經過了一年多的準備工作,建立團隊並申請經費。2020年6月11日,香山在GitHub上建立了程式碼倉庫。團隊在1年的時間裡,共有25位同學和老師參與了香山的開發,提交了3296次程式碼,總行數5萬餘行,具有400多個文件。

圖片來源:知乎包雲崗

電子創新網CEO張國斌在接受觀察者網採訪時表示,RISC-V處理器香山跑通了Linux,這意味著在軟硬體等層面都已經達到了一個可以應用的層級,包括在第二期有企業開始介入,是一個不錯的現象。同時我們也必須要注意到,現在行業內熱衷於處理器開發,尤其是對於通用性處理器而言,軟體和生態系統方面仍然是最大的短板,應該要進一步加強;只有在強大生態的基礎上,相關的應用才能更好落地。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