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華為P50系列只支援4G網路,為何它還賣得這麼“貴”?

盼了幾個月的P50系列終於來了。

透過這幾天的反饋情況來看,吐槽最多點貌似不是從5G降到了4G,而是“貴”。

但,預售的情況卻是各大銷售平臺已經沒有一臺貨源。

P50系列貴了?

此前已經有媒體爆料,此次P50系列除了高通驍龍888晶片以外,核心供應商基本都是國產廠商。

螢幕是京東方;手機蓋板是藍思科技;手機結構件、電池、充電器等是由比亞迪提供;鋰電池是欣旺達;無線充電和射頻天線是由碩貝德和信維通訊共同提供;剩餘的大家看下圖瞭解一下吧。

如果曝料屬實,P50系列的意義就比較大了。不僅是華為無限延長手機業務的證明,還是國內半導體產業鏈的集大成之作。

看了幾天關於P50的文章,很多網友提出:

既然已經採用大量國產供應商的元件,且不能用5G網路,為何華為還要賣這麼貴?

一、不能用5G網路,不代表元件就便宜。

在釋出會上餘承東有這麼一句話:“我們的5G晶片,只能當4G用”。

受到“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暫時不能釋出支援5G網路的手機,但裡面的元件是一樣的。無論是高通驍龍888,還是華為麒麟9000,都是支援5G網路的晶片。

二、國產與進口。

華為被制裁後的一段時間,大家都在吆喝著:“國產要爭氣,供應商們要跟上”。結果供應商們一路小跑,跟了個差不多。

再回首,自己的錢包跟不上了。

這個可以理解,畢竟華為的定位依然是高階市場,絕大部分消費者還是偏向於價效比更高的產品。

像蘋果、華為溢價比較高的產品確實存在爭議。但在P50系列釋出之後,卻有了這麼一種聲音

:“既然已經大部分國產化了,為何還不便宜?”

咱們可以簡單化一點:“都用國產(元件),還不便宜?”

從某一種角度來講,國內相對於某一些國家還存在產業鏈並不完整的缺點,這樣就會導致在某一些材料或者元件上的成本過高。最現實的情況就是

國內的某一些元件生產成本比國外要高,甚至直接生產不如購買進口產品來得便宜。

咱們無法從整體上來對比此次P50系列的成本,但可以從這一點來推斷,此次P50系列的元件成本價格並沒有因為國產化佔比高而便宜。直接原因還是

國內產業鏈還沒有足夠成熟,沒有更多的完整產業群體可以相互競爭。

為啥國產就要比進口便宜?(這個留給大家分析,討論)

三、對比而言。

為了避免傷及友商或者被黑,對比的產品,咱們只選取華為自家產品以及蘋果的11系列。

相較於華為之前的旗艦產品華為mate40,P50除了網路支援方面差點,其餘方面都略有提升。這裡就不一一述說了,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下具體引數。

單說一下價格。

華為P50:

8+128GB版本: 4488元;8+256GB版本:4988元(發售價格)。

華為mate40:

8+128GB版本:4999元;8+256GB版本:5499元(發售價格)。

再對比一下蘋果11。

華為P50:

8+128GB版本: 4488元;8+256GB版本:4988元(發售價格)。

蘋果11:

4+128GB版本:4479元;4+256GB版本:5299元(當前價格,截止7月31日找到的較正規且有優惠的,還有小夥伴能找到更低的歡迎補充)。

蘋果11的官方報價:

4+128GB版本:5299元;4+256GB版本:6099元(當前價格)。

之所以對比蘋果11並非碰瓷,而是11的配置也是4G網路,且定位也是高階市場。既然很多消費者認可華為智慧手機已經擁有媲美蘋果產品的實力,

為何同樣是支援4G網路的11如今依然可以賣到高價,而華為卻不能?

P50會不會大賺?

P50系列的研發細節並沒有透露太多,但根據Mate40系列可以推斷出一些細節。Mate40系列研發週期歷時三年,

研發成本達到史上最高的5.6億美元

(當然還不含麒麟9000晶片的研發費用)。

再透過手機元件上來分析下物料成本。因為找不到Mate40的物料成本爆料,只能退而求其次。

日本媒體曾對華為P30 pro 手機進行整機拆解,整機物料的總成本在日本大概是363。83美元,約合人民幣2502元。

當時P30 Pro的價格是5488元,減去物料成本還剩餘2986元。

這就是華為的盈利了?

並不是。

2983元包含銷售商促銷費用、推廣費、研發費用、資金成本投入、手機稅等多方面的支出。手機售價減去物料成本,再減去“2986”所含專案,所剩下的利潤曾經有權威機構給出一個明確的數字,利潤在售價的8%左右。

這個8%的數字是在華為智慧手機正常銷售的情況下取得的,但現在的已經達不到8%,華為的研發成本等已經被下滑的銷量拉高。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研發一款手機的成本在10個億,銷量1000部,每部研發成本為10元,銷量越高所平攤的成本就越少。

就目前P50系列來說,賺錢是肯定的,但要說能賺大錢就難說了。畢竟麒麟9000機型的釋出就是為了保持一個形象,靠它的數量已經賺不到錢了。另外此次釋出會餘承東一改常態,沒有過多介紹晶片問題,更沒有提到備貨情況,恐怕產能依然受到很大限制。

如果華為不能短時間內徹底解決晶片問題,再發旗艦機都會存在賠錢的可能性。

寫在最後

對於消費者錢包來講,每一款旗艦機都貴了。無論是蘋果還是華為都一樣,普遍存在溢價的情況。

但要說的值與不值,一則可以看一下我們的對比,無論是對比華為上一代還是同類產品,應該還算說得過去。

二還是要遵循對某一方面的需求來決定,比如你喜歡拍照,而非對5G情有獨鍾,那麼這款手機可以買,就值。

但如果你對5G的執念很深,那麼它就真不值。

最後解釋下為何P50只能用4G網路?

還是“制裁”的問題。

根據媒體曝料雖然華為已經實現處理器、基帶、通訊半導體、天線開關等自研,但在射頻前端上依然需要進口。據悉華為目前已經開始著手研發包括SAW濾波器在內的射頻前端,相信不久就能傳來好訊息,華為手機很快就能用上自家元件支援5G網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