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不只有華為!一年投入科研578億,阿里終於露出真面目

最近幾年,中國在很多前沿尖端科技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像5G、量子計算、航空航天。探究背後的動力,科研投入是最直接的原因。2021年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了近2。79萬億元。其中,民營企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比如華為,一直在硬體裝置上重力投入,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但最近看到一組資料,讓人驚訝不已。在2021年,阿里的科研投入已默不作聲地達到578億,僅次於華為。要知道,不同於華為是一家硬體企業,阿里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

作為一家淨利潤連中國500強企業前10都排不進去的網際網路企業,阿里敢用578億的大手筆去投入科研,實屬難得。

並不是說要分出誰高誰低,因為中國科技有太多領域需要突破,不可能指望一家企業扛下所有。只有企業間形成重金投入科研的共識,我們才有希望實現多線突圍,走出更多引領前沿科技的企業更是中國的幸事。比方說,在競爭激烈的雲計算領域,阿里雲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三;在語音AI技術領域,阿里達摩院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二。

而在全球知名科技公司研發人員佔比中,阿里以51%的比重排在世界第一,超越了英特爾、亞馬遜、谷歌等科技巨頭。這絕非一個數字那麼簡單,現在聘請一位碼農少則年薪三五十萬,多則上百萬。

看到過一組資料,阿里10萬多名員工中,有6萬多名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這個人才成本都是天文數字,何況去建實驗室、買裝置。拿去年投入578億來算,阿里每天要投到科研近1。6億,每小時花費666萬,每10分鐘就耗費掉一臺保時捷911的錢!要強調的是,這樣大的投入並不等於能掌握技術,科研失敗的機率是遠超成功率的!

不計成本突破科技,這就是中國企業的決心和狠勁,也是近年來國貨閃耀世界的根本原因。任正非說,顛覆性的創新即使失敗也有價值。企業前赴後繼去投入、去研發,中國實現核心科技獨立自主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