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明白三種利益關係,掌握利益的底層演算法,離成功就不遠了

在現實中,為什麼掌握同樣的資源、面對同樣的事情,有人成功了、有人失敗了;有人富有了、有人貧窮了……這源於每個人的路徑選擇不同,導致結果千差萬別。

天下熙熙,皆為利攘,利益是人們所追求的,但由於對利害得失的演算法不同,這會受到每個人對利益認識和計算方法不同而不同。仔細深究來看,就是對事情利益關係的底層演算法差異所導致的。

當我們靜下來研究利益關係的底層演算法時,一般三種情況就足以。

1。利益關係之一: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

窮人和富人之間很大的區別在於,富人更看重長遠利益,窮人更看重眼前利益,或者更延伸一點來講,成功的人更多的看重長遠利益。

要想獲得長遠利益,更加依賴於個人的事業心和意志力,要忍受成功之前的黑暗、曲折甚至他人的不解和嘲諷。像明朝宰相張居正為了實現更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負,不得不放下身段,受賄迎合大太監馮保。

而關注眼前利益的人,喜歡即時結算、即時享受,做事情容易沒有耐性,或者是藉口自己沒有知識、能力,在不願學習的情況下,堅持做著收益很低的事情,比如農民與商人的區別。

外國曾有一個實驗:同樣的糖果擺在小朋友面前,如果能在規定時間忍住不吃的人,能得到更多的糖果獎勵。結果忍住誘惑獲得更多糖果獎勵的人,長大後全部事業有成,其他則一直很普通。這再次證明關注長期利益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那到底長期利益和眼前利益如何進行算計呢?大家可以記住,自己層面的利益要以長期利益為主,他人的利益要假定以眼前利益為主,沒有幾個人願意像你一樣著眼長遠,他們更看重的是眼前能帶給他們什麼。

2。利益關係之二:整體利益和區域性利益

凡是有組織存在的地方,就會有派系、有小圈子、小團體,這勢必會出現區域性利益、小團體利益。而對組織好的事情,對個人不一定好;對個人好的事情,往往會對組織有害。

做領導的人,需要平衡和處理好整體利益和區域性利益的關係。如果過於看重整體利益,那員工就容易沒有動力;如果過於看重區域性利益,那組織遲早會完蛋。

所以,要在整體利益發展的基礎下,對區域性利益展開平衡,具體講就是每個派系都要有好、有壞,強的一邊就要適當打壓下,弱的一邊就要扶持下。

在很多單位,在年終評優評先時,聰明的領導總會顧及各部門的利益,即使一個部門做得再差,也會分配1個名額。其實,這也是在平衡整體利益和區域性利益的關係。

3。利益關係之三:固守利益和交換利益

有句話叫做財聚人散、財散人聚,每個人不可能獲得全部利益,也很難固守不變的利益,但可以透過交換獲得最大利益。因此有時為了利益最大化,就必須平衡利益,透過放棄一部分利益來交換更大的利益。

有舍才有得,捨棄是一種交換的藝術,但目的就是透過不斷地捨棄交換來放大自己的利益,也只有這樣才會越做越強。

劉邦捨得與諸侯共分天下,得到韓信、彭越、英布等一應諸侯的響應,最終得到了天下。而項羽正因為捨不得這些東西,連自己最信任的悍將英布都背叛了自己,最終成為孤家寡人,烏江自刎。

劉邦懂得交換利益,才獲得了最大利益,而項羽不懂,到手的天下都沒有了。

長期利益和眼前利益、整體利益和區域性利益、固守利益和交換利益,這三種利益關係的底層計算不同,最終的結果不同。如果算計不清楚,自己的利益只會越來越小,相反會使得自己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