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又一國外廠商宣佈破產,中國鐳射雷達已經悄然崛起

作者:泰羅,編輯:小市妹

2014年,拿下賓士鐳射雷達訂單的Quanergy,一時風頭無兩。

但這家10個月前才剛剛上市的明星鐳射雷達廠商,近日宣佈了破產。

不過,這在業內並不算什麼新聞,2個多月前,鐳射雷達鼻祖Ibeo就先行破產。1個月前,全球兩大鐳射雷達上市公司Velodyne和Ouster也確認以全股票方式合併,去改善現金流。

據Crunchbase的資料,近幾年上市的14家自動駕駛相關公司的估值平均降幅超80%。

有人總結到,Quanergy、Ibeo等廠商的經營痛點都在於:沒有車規,上車困難。

儘管技術領先,但要想賣得出去,就要滿足裝車規定的形狀、尺寸、可靠性等一系列嚴格要求。即使這些都達標,高昂的價格、不穩定的供應,也讓很多車企望而卻步。

國產鐳射雷達,成為了多數車企的最佳選擇。據國信證券研報整理,近期成功“上車”的鐳射雷達多數是由禾賽科技、速騰聚創、Innovusion(圖達通)等廠商生產。

一個完整的自動駕駛流程包括感知-決策-執行三個層級,在感知層,以感測器配置為標準,業內分裂為兩大陣營:視覺系和雷達系。

“視覺系”以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為主感測器,本質是“輕資料重演算法”,該路線的代表企業為特斯拉。

“雷達系”採用鐳射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多感測器融合方案,本質為“重資料輕演算法”,代表企業是Waymo。

“視覺系”和“雷達系”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而是更有優劣。前者成本低,但在精度、視野和穩定性上都有侷限性,後者精確度高,但成本也高。

Velodyne最初為谷歌無人小車提供的64線鐳射雷達價格高達8萬美元,相比之下,Model 3的單個攝像頭成本一度只有65美金,這也就是馬斯克死活看不上鐳射雷達的根本原因,但他也有失算的時候。

拆解成本構成可知,收、發模組佔比最高,約60%。

於是,透過減少鐳射收發裝置的數量來壓縮成本就成了一條清晰的降本之路,鐳射雷達從機械旋轉到半固體、再到固態的進化正是基於這一原理。

而當前國內的鐳射雷達公司已經實現半固態鐳射雷達的大規模量產,不僅如此,新一代純固態量產產品也已經進入到人們的視野。

根據國信證券給出的測算資料,到2025年,全球及國內乘用車市場中鐳射雷達的產業規模將分別達到540、240億元,CAGR均實現翻倍。

從2020年開始,中國本土鐳射雷達公司大疆覽沃、速騰聚創、圖達通、禾賽與華為,先後進入前裝量產的交付週期。進入到 2022 年下半年,中國的鐳射雷達公司已經實現大規模量產交付。

日前,禾賽已經憑藉純固態補盲鐳射雷達FT120拿到多家主機廠百萬訂單,預計將於2023年下半年開啟量產交付。

速騰聚創的全固態補盲鐳射雷達RS-LiDAR-E1,預計也量產交付時間也在2023年下半年。

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監測資料顯示,今年1-9月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前裝標配鐳射雷達5。7萬顆,而去年全年不到8千顆,今年全年預計前裝標配交付將超過12萬顆,相比去年增長10倍以上。

Yole的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速騰聚創、Livox、華為、禾賽科技、圖達騰等本土企業在全球鐳射雷達市場中的市佔率分別為10%/7%/3%/3%/3%,其中速騰聚創和Livox分列二、四名。

國產鐳射雷達企業正在崛起,需要提醒的是,這些企業均未上市,即便業績放量也和A股投資者不相干。

免責宣告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