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旅遊

這座美術館,是許多美術愛好者的天堂,但本地遊客卻不知道它的價值

在越南的胡志明市有一座美術館,是許多美術愛好者的天堂,不僅專業人士會來此觀賞,國外旅客也會觀摩,這便是西貢美術館。

胡志明美術館,是許多美術愛好者的天堂,本地遊客卻不知曉。

西貢美術館又稱胡志明美術館,該美術館於二十世紀初建立,由商業建築改造而成,在當時屬於私有財產,被國家收為公有後進行改造,這才有瞭如今的胡志明美術館。

說它是私有財產是因為這座美術館的前身是當時西貢一個富豪黃文華的別墅,黃文華是在越南生活的華人,後改為法國國籍,因其富有程度,不僅是這座美術館,越南很多建築的前身都是黃文華的財產。去世後,子女都去別處定居,當地花錢把這些地方買下,建成了如今的胡志明美術館,越南銀行等地方。

這座美術館只有將近100年的歷史,但其藝術成就是毋庸置疑的。

胡志明美術館是由法國與越南設計師共同設計完成,在建立時同時具備了越南的特點和法式風情。

從外觀上看,這座美術館通體呈現出暖色調,白色與明黃色相間而成,只有正門的四根圓柱為寶藍色,僅用這三種顏色便構成了這座美術館的外部條件。巴洛克風格充斥著建築全身,柔和的線條與對稱式的排布使這座美術館熠熠生輝。

大眾所熟知的建築風格是哥特式,巴洛克風格建築與哥特式建築在表現上完全不一樣,哥特式建築在視線上都是聳入雲霄,塔頂部分尖銳鋒芒,剛硬精緻,雖有歐式古堡的特點,卻氣氛壓抑。巴洛克以其柔和圓潤的建築形式,曲線流動性的特點構成藝術成就。

胡志明美術館完美展現了這一點,建築外觀上的拱形元素應用良多,弧形的結構使美術館看起來充滿溫馨色彩,明黃色本就熾熱,其色調的運用讓人身處溫暖的懷抱,當一束陽光透過雲層照耀在這明黃色的美術館,整個周圍都被黃燦燦的暖意包裹,讓人沐浴這奇妙的境界。

從視覺上看這座美術館暖意十足,外觀裝飾卻過於單調,除了顯著的正門,其餘地方皆普通。只有正門的頂部以及陽臺的欄杆裝有鏤空雕花的樣式。白色的雕花結構為這外觀點綴了一絲精緻細膩的色彩。四根圓柱的截斷式像是竹子的外形,普通中平添了新奇的創意,使這座美術館在外觀的單調中又有一點小心思。

這讓我想起胡志明歌劇院,這座劇院同樣是巴洛克風格的建築,與美術館的色調基本相同,外觀上沒有太大的繁瑣裝飾物。如此同一風格,顏料,結構,相差無幾的兩座建築,歌劇院卻看起來十分高貴,反觀美術院這邊就顯得略低一等。不平平無奇,卻也沒有那麼高階奢華。

這也和其建築性質有關,歌劇院在世人心中的印象便是音樂的高階殿堂,享受心靈,陶冶情操的場所。在二十世紀初的時代,歌劇院這個詞本身就是高貴的象徵,那裡接待的都是高階人士和資本家,大部分的平民百姓沒有閒情逸致去歌劇院享受生活。

美術館是從裡到外撲面而來的都是藝術氣息,藝術來源於生活,不似歌劇院的性質,在建築的體現上便是淳樸的藝術殿堂,有藝術價值的都藏在館內,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外部條件上,這與美術館的性質也就大相徑庭了。

越南的胡志明美術館,作品蘊含深意,觀賞的本地人卻寥寥無幾。美術館內的藝術作品才是最值得讓人值得欣賞,館中共有三層都是擺放著精妙絕倫的藝術作品。每一層作品的主題都不相同,都按照年代的久遠進行分類。

第一層陳列的是當代的藝術作品,其中包括越南本地以及世界上的當代藝術家的名作。第二層是在二十世紀初,越南屬於法國殖民地時期的作品。第三層便是年代更加久遠的作品。

這些藝術作品中包括了畫作以及雕塑,還有一些古董樣式的文物。畫作的種類各式各樣,其中以油畫數量最多。派別也是多元化,這些畫作都沒有用玻璃罩裝裱,手可以直接觸碰,彷彿在同一張紙上與作者在指尖觸碰,靈魂契合。

很多現代的油畫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美術樣式,亙古不變的一塊布,上面擺放著各種水果以及裝在籃子裡的蔬菜,酒瓶之類的元素,還有清新風格的花卉,小雛菊偏多。每幅畫作都有精心雕刻的金色邊框,因時間的流逝,邊框沒有了一開始的細緻奢華,但也足以見當時的技藝。

看過這些作品,我發現其中很多的含義都充斥著一種悲涼的氣氛,讓人感覺很壓抑,大部分畫作以及雕塑展現出來的都是戰爭時期的背景。顏色不僅昏暗,看後的心情讓人痛苦。這似乎不像是美術館,更像是紀念館,作品表現的都是戰爭帶來的死亡和痛苦。

其中一座銅色雕塑是站立母親的身上掛著她呈倒懸姿態的兒子,母親雙手掩面哭泣。

還有一幅畫作描繪是名妙齡女子,身穿豔麗的服飾,頭戴紅色帽子,背景也由花卉裝飾,一切都顯得如此美好。可眼神卻沒有她這個年紀的光彩,顯得空洞呆滯,嘴唇也沒有一絲笑意,眼神直勾勾地盯著你。

更有一副畫作表現的是戰爭時期,飛機從天空掠過,一對戀人緊緊相擁,男人因戰爭的原因失去了一條腿,他拄著柺杖把女人抱在懷裡,女子在男子的懷裡貪婪的享受這片刻的溫暖。這些作品無一不是表現了當時戰爭的殘酷與無情。

胡志明美術館裡陳列的都是國家級文物,恰巧說明這些表現戰爭的作品極受重視,也為世人展現出戰爭對越南人民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戰爭可以隨著時間而淡忘,記憶卻不會。

它帶來的痛苦是無法抹去的,人們只能以委婉的方式去紀念那些因戰爭犧牲的人群,這座美術館裡要展現的不僅是作品的藝術魅力,更重要的是背後蘊藏的意義。

很多建築藝術背後都寓意深厚,它存在的價值便是為了讓世人去挖掘內在的本質。每個建築的區別意義並不相等,但出發點是相同的。

正如胡志明美術館,展現出極具悲劇色彩的藝術作品無一不是對過去的緬懷與紀念,這樣的安排必須在雙方自願下才能進行。這就好比,我花很多錢買食材做了一桌子好吃的菜給你,並希望看到你吃後的反應是開心,如果你連看都不看一眼,更別說吃了。它存在的意義是因為你,你一點都不在意,即使這一桌子菜很良苦用心,還是失去了它的價值。

千辛萬苦打造出來美術館,前來觀賞的遊客卻寥寥無幾,其中大部分是國外遊客,很少看到越南本土人在此。絕大多數遊客來這美術館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欣賞作品,更重要的是拍照打卡以作留念。

相機的確可以證明你駐足過這座美術館,卻不能體現出你的內心曾為這裡停留。

大部分遊客旅遊的目的只是為了拍照,為了在鏡頭下展現自己與建築相聚在一個畫框裡,並沒有深層次瞭解這座美術館。暫且不說其他國家的遊客,越南本土人也沒有發自內心地想去了解這座美術館背後的意義。

我看到的越南人會在大街上談笑風生,在市井小巷中歡樂的手舞足蹈,甚至在優美的沙灘,清澈的海里,都會有他們的身影,唯獨不在胡志明美術館。他們根本不在意這座美術館到底蘊藏著什麼,也不在意以前的越南發生過什麼,他們依舊愉快的生活,幹著自己的本職工作,彷彿一切與自己無關。

真的與自己無關嗎?

如果沒有戰爭,沒有為自己國家爭取該有的權益,如此安詳和平的生活還會存在嗎?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戰爭的年代充滿了殺戮殘酷和無情,那些人奮力抵抗保衛國家所有人民的安全。他們把這當做自己的使命,堅定地去完成。在國家面臨危險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國家的權益,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去敬重。用熱血換取的安定生活來之不易,那些英雄的事蹟值得每個人銘記一生。

會有人記得曾經的慘痛歷史,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記憶會在腦海中漸漸成為黑影並最終散去。

這也是美術館建立的原因,透過這些表現記憶的作品去了解曾經的歷史,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

其實很多建築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它需要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才是它們存在的意義,也是你去觀賞的意義。更不要覺得眼前美好的事物都是理所應當,其實背後都蘊藏著千辛萬苦,我們能做的只是不要忘記。

這座美術館如同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它在等待每一個路過的人進去看它一眼,一眼就好。它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只一眼便能帶你進入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去了解當時的千辛萬苦,感受歷史的沉重感,更加珍惜現在的市井氣息,都市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