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旅遊

長城高層:400萬輛壓力確實大,但保利潤實現還是有可能的

6月28日,

長城汽車

正式釋出2025戰略:到2025年,實現全球年銷量400萬輛,其中80%為新能源汽車,營業收入超6,000億元,未來五年累計研發投入達到1000億元。

400萬輛銷量、6,000億

營收

,這一超預期目標差不多可以將長城汽車保送到全球前10大車企。不過,這一在長城現階段經營水平上有著質變提升的宏偉戰略,並沒有讓資本市場買單,反而讓長城股價在隨後的兩個交易日出現陰跌。

顯然,相比簡單粗暴但又無法證偽的2025目標,以及一系列“保定黑科技”,投資者更看中的是長城汽車是否具備持續增長的盈利能力。

在釋出會當天舉行的投資者交流環節,包括董事長魏建軍在內等一眾長城高層接受了提問,“按照過去3年的微增長看,400萬銷量目標確實挑戰大。之所以提出400萬輛,主要是長城在這4-5年技術積累、品類規劃等一系列籌備工作,基礎的打造工作,才提出的400萬輛。我們保證利潤去實現400萬是有可能的。”

點選載入圖片

1、400萬輛目標確實挑戰大,但長城已非“吳下阿蒙”

翻開長城汽車的歷史,可以發現這次並非長城汽車第一次“放衛星”。

早在2011年,當時還未迴歸A股的長城汽車曾對外宣佈“到2015年時將實現180萬輛銷量”的小目標,引起業界譁然。或許是目標壓力太大,年底12月20日“第60萬輛哈弗SUV”交車儀式上,魏老闆改口將180萬輛目標調低至130萬輛。

不過很可惜,即便如此長城汽車最終仍然事與願違,2015年僅錄得85。27萬輛的銷量資料。而這,也讓行業、投資者對長城能否完成400萬輛目標心存疑慮。

但時過境遷,考慮到長城汽車自身實力、企業戰略調整以及當前行業競爭格局的急劇變化,這一次長城實現既定目標的基本面和上一階段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誠如長城高層所言,隨著在傳統動力總成、底盤、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智慧化等多個關鍵產業鏈技術儲備的完善,哈弗、WEY、炮、

尤拉

、坦克、沙龍六大品牌矩陣的形成,以及哈弗H6、M6、坦克300、炮皮卡等更多爆款的湧現,已經成為自主頭部的長城汽車綜合競爭力獲得質的提升。

而從行業角度看,2010年-2015年主流乘用車市場一直是合資車企主導,但隨著品牌認知的改變以及傳統燃油車市場馬太效應的愈發顯著。合資早已不是當年的合資,自主也不是當年的自主,兩大陣營也分別出現了大眾+豐田+本田、長城+吉利+長安這樣的三強格局,而這些頭部企業正在持續收割邊緣品牌的份額,一些與它們旗下產品有著同質化+價格相近特點的競品被逐漸蠶食。

此外,在方興未艾、體量快速增長的純電動車市場,長城汽車透過推出尤拉品牌成功搶灘,成為傳統車企中為數不多在純電動車市場有所作為的一家,這一點至少上述其他5個頭部車企都不具備的優勢。不僅如此,加速佈局的海外市場也將成為長城未來重要的增量來源。

多種因素疊加之下,不斷增加著長城汽車400萬輛目標成功實現的可能性。

2、拆解400萬輛銷量+6,000億營收目標

在交流環節,長城高層表示“2025年400萬輛銷量+6,000億營收的目標是經過詳細測算的。”同時,他們也明確了剛剛獨立的坦克品牌屆時要實現50萬輛的年銷售規模,ASP產品單價達到20萬元以上。這裡需要指出的是,ASP單價是指廠商給經銷商的批售價,而非指導售價或終端價格。

如此,在加上此前長城汽車投資者電話、交流會議紀要的銷量目標內容,大致可以判斷出長城汽車2025年時的銷量、營收結構。當然,這份銷量、營收結構資料還需要將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變數因素考慮進去。

比如,長城汽車後續逐步退出10萬元以下燃油車市場(溝通中長城方面表示10萬以下的燃油車不掙錢還賠積分)、尤拉/炮/坦克/WEY品牌中高階產品的推出、插混+油電混動等更高溢價產品的推出、海外市場體量增加(2021年目標較去年增長一倍至15萬輛),同時整個汽車消費結構也在持續升級。

綜合下來,可以大致得到這樣的一份資料:哈弗130萬輛×單車ASP(12萬元左右)≈1500億+,尤拉100萬輛+×單車ASP(11萬元左右)≈1100億+,魏派65萬輛×單車ASP(15萬+)≈1000億+,坦克50萬輛×單車ASP(20萬+)≈1000億+,皮卡35萬×單車ASP(18萬元+)≈600億+,沙龍20萬輛×單車ASP(25萬+)=500億+。

而這,還不包括整車銷售之外的其他營收來源(包括銷售零配件收入、投資收益等,2020年財報顯示長城汽車整車汽車收入佔比為89。5%左右),如此疊加下來總量將超過6,000億。

當然,這只是一份樸素的純數字層面相加得出的資料,僅作為大家更好了解長城汽車的一份參考。

3、2025戰略釋出會之外的彩蛋

對大多數人們而言,長城汽車2025戰略釋出會絕對算得上資訊量巨大,而投資者交流環節還有更多當前沒有公佈的一些乾貨,包括了新技術、沙龍/WEY品牌、自動駕駛等。

首先,繼檸檬、塔克平臺後,長城汽車計劃後續推出一個比檸檬更高階的(承載式)車身平臺,以WEY品牌為分界線,新平臺做WEY品牌以上的車型,檸檬做WEY品牌以下的,這一點類似MQB、MLB平臺之間的關係。從現有產品線佈局看,新平臺大機率將做更大尺寸、更強動力的產品,而中型SUV摩卡將成為兩個平臺產品的分水嶺。

WEY品牌方面,簡單來講包括個性/差異化、混動+智慧產品策略以及同時切入更高階的市場。按照長城官方的說法,“WEY瞄準一線合資,未來向豪華品牌進攻。打法是找一些對體驗更看重的客戶去切入,用品類的策略。未來會以混動+智慧去做升級,滿足客戶的新需求。同時,WEY未來不會像BBA或者特別堅持造型DNA的公司,因為車沒有新鮮感的話對消費者來說會失去吸引力,Z時代消費者不一定認這些品牌,現在是多元化的社會。”

高階電動品牌沙龍方面,在是否獨立上市融資方面,長城改變了說法。在目前蔚來、小鵬、理想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以及吉利極氪表示未來將尋求獨立IPO的行業大背景下,長城汽車表示:“沙龍汽車將來也可能(考慮外部融資),但當前先把基礎做好再說上市。”

另外,對於目前以小鵬、特斯拉為代表的新勢力採用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收費模式(硬體標配+軟體收費)。長城方面的策略是普通車型不收費,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收費,越個性化收費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