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旅遊

輞川穿越橡樹樑: 相比於他們扛木頭帶糧食, 我騎行爬山真是弱爆了

那天,我和同伴推著腳踏車,從輞川黃沙溝哼哧哼哧地快到橡樹樑頂,路邊院子裡幾個老人家喝茶聊天,他們招呼我們歇息,我就一屁股坐到老人家給我端的板凳上。

一咕咚喝下一瓶水,老人家說這大熱天的,看累不累,卻沒有我常常聽到的讚揚聲,倆老漢自顧自地說起了閒話。

我們在這來人家眼裡,不值一提,因為下來的對話,就是南山裡的人一段難忘的生活。

扛木頭

其實他們沒有用“扛”這個詞,而是用“肩”,發二聲,這個詞更形象,就是用肩膀扛木頭,從山裡面往山外面扛,扛出去賣錢。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扛木頭就是最直接的“吃山”,山裡最多的就是樹,就是木頭,七十年代左右山外面最缺的也是木頭,那個時候不管是蓋房還是打傢俱,木頭少不了,木頭就值錢了。

倆老漢開始互誇模式:你那年厲害,一次扛了兩根檁條;你才厲害了,扛了六根椽子還跑得呼呼呼的。我打斷了一下,問這得多少斤重。老漢說少了一百二三,重了百五六。

老漢說在山上看好了料,砍到後扒了樹皮,等木頭幹得差不多了,後半晌就扛著下山,走到輞川檢查站那裡,不走大路了,從河道下去,繞過檢查站,然後出輞川口,上白鹿原。小寨的收購站有時候搞檢查,價格還不好。

另一個老漢補充說,白鹿原賣木頭的地方在王莊,就是現在那個影視城旁邊。

我粗粗地算了一下,四五十公里是有了,那得走幾天呀?老漢說兩三天,走的時候背上一兜兜饃,晚上有人家住,還給下掛麵吃,那個時候掛麵就是香。旁邊的老太太說,那個時候看月婆子才帶掛麵,你享受的是月婆子待遇。

幾個老漢都笑,我卻笑不出來:我也經常爬山,這幾十公里揹著登山包重灌爬山,哪有那麼輕鬆,這一路上還要躲避檢查站的人。

我問有沒有讓檢查站抓住的人。“有麼,我就被抓過!”一個老漢接著話頭,抓住木頭沒收,還要進學習班學習個三五天,吃的要家人送過去,自認倒黴。

“還要哭得稀里嘩啦的!”另個老漢卻笑著說,一般來說,哭的人都是山外面的人,他們是投了本錢的,進山買下木頭,扛出去在山外面在賣出去,他們是連本錢都折了,我們折的只是力氣。

木頭收了,大不了歇幾天早去扛。

買糧食

老漢給我算賬:扛木頭一次出去掙個二三十元,一個月一兩次次,全家吃得飽飽,就是娶媳婦蓋房花錢,這老婆就是我扛木頭掙的錢換回來來的。

旁邊的老太太一個勁兒得笑。

另一個老漢卻說咱那幾組的那個誰誰誰,是個女的,也扛過木頭。這個老漢說那沒有辦法,家裡沒有個頂梁的男的,可一家人還有吃飯呀。

原來山裡地少地薄,“百畝打不下百石糧”,打下的糧食不夠吃,再說這裡只能種玉米和土豆,其他糧食種不了個啥,要用扛木頭掙下的錢到渭北塬上買糧食吃。

老漢說他們叫做帶糧食,一到春天,騎著“二八大槓”,出了輞川,一直向北,從咸陽涇陽一直到高陵耿鎮九支渠,到三原陵前公社到臨潼雨金到油槐,這些當時主要的產糧區都是他們山裡人帶糧食的地方。

我咂咂舌,老天,這有些地方我是去過的,我空人騎行都費勁兒,用“二八大槓”馱一百多斤糧食回來,真是要命。老漢說那個時候路都不好,不說山下的路,就是這條路——老漢指指眼前的路——也是前幾年才水泥硬化的,那個時候都是土路、毛毛路,藍田縣沾了向陽公司的光,輞川裡還有一些石子路,平緩些。

這些年我騎腳踏車到處亂跑,知道騎行的辛苦,可真是第一次知道,當年這些人為了家裡人吃飯問題也是到處跑。不說別的,就從黃沙溝口到這上面的橡樹樑,五公里的坡,我倒是推了三四公里,用了快一個小時了。

就著,老漢說帶糧食累點兒倒沒啥,最怕的是路上有當糧的,市管會收糧,路上的民兵擋糧,計劃經濟的時候,糧食是不準自由買賣的,如果帶的糧食被收了,前面扛木頭的辛苦和賣糧食的本錢就白白的耗費了。

“不過還是好人多!”一個老漢補充說,有次他得知灞橋街有擋糧的,旁邊一個村子有戶人家幫他把糧食寄放著,等風聲鬆動了,他再繞著檢查點把糧食帶回來。山裡頭沒有啥稀罕的東西,他再去的時候還專門帶一些核桃毛栗子謝成人家,後來都成了朋友。

這往事說起來,老人家的話就多了,說起來山裡人可憐,外頭人幫一次,能記一輩子。當年蓋房子的時候,他在縣物資局買鋼棍,九米長的鋼棍忘了尺寸沒有裁,上公交車的時候,售票員不讓上,司機就把車窗玻璃開啟伸出去,這才帶回來。

洋芋餈粑

我看看身邊的房子,笑著說叔你這房子蓋的闊氣,花了不少錢吧!

老漢臉上笑著,嘴上卻說一般一般,兒子花了幾十萬蓋的,現在山裡面蓋房子也不用木頭了,木頭不值錢了,你看現在這山上的樹,叫你偷你都嫌累。現在山上的樹都成了國有林,他還負責看護著,一畝給15元,總共看護一百多畝,一年就是一千多。

說也奇怪,現在糧食多了,飯倒是吃不了多少了,細米白麵的,卻都愛吃洋芋包穀糝。老太太正在收拾一籠洋芋,才挖出來的,雞蛋大小,今年天旱,洋芋長不大,打洋芋餈粑卻極好,兒子媳婦孫子都愛吃,每次從山外面回來,一定要吃洋芋餈粑。

老漢說你們要吃就自己打,這洋芋也不值錢,力氣費錢。我們笑著推辭了,我們要推著車子上橡樹樑,前面還有一公里的上坡,力氣還要攢著。

以前人上山鑽林子騎著車子過州縣是為了生存,現在人揹著登山包爬山騎著車子旅遊是為了另一種生活,這恐怕就是社會的發展吧。

我們終於上了橡樹樑,橡樹樑上有個土地廟,土地廟裡有個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我給同伴說,你看這像不像剛才那對老人家。

信步荒野,訪路探幽,鄉俗俚語,負暄問道。走向山林鄉野,探索身邊美景,感受民情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