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旅遊

三環路20歲了! 從城市邊界到交通動脈 一條環線的進階之路

成都三環路

改造後的三環路慢行系統 圖據成都設計諮詢集團·成都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沿成都三環一路行駛,能看到窗外不斷變化的城市風景。天府立交、熊貓綠道、歡樂谷的摩天輪、鳳凰山體育公園……

全長51公里的成都三環路,一路串聯起金牛區、青羊區、武侯區、成都高新區、錦江區、龍泉驛區、成華區;也串聯起成都人回家的路,串聯起了城市的蓬勃與活力。

10月28日,三環路上車輪滾滾,車河依舊。而時光退回20年前,歷史在這一天標刻下一個重要節點——彼時的成都三環路,正式建成通車了。

1998年10月開工,2002年10月28日建成通車,三環路剛好20週歲。20年裡,三環路也在不斷進階。曾經是城區“邊界”,而今是中心城區重要的市域交通“動脈”;曾經只有車行匆匆,而今是一條“景觀環”,沿途綠道串起無盡景色。

三環路是怎樣“進化的”?它在不同時代承擔起了怎樣的功能?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對話成都設計諮詢集團·成都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4位三環路建設者。

A

“沒想到通車5年就已接近飽和”

城市不斷延伸,曾經的“邊界”成為通勤路

“老成都”口中曾流行一句戲言:“不出三環,是我最後的倔強”。如今看來,戲言已成過往。

1993年底,成都市二環路全線建成通車;5年後,三環路開建。“當時我們進行三環路選址勘探,現在的位置還是一片城郊田埂”,成都市成都設計諮詢集團·成都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橋樑工程)、技術質量部部長段政,當時只有33歲。他負責三環路上的橋樑工程設計,三環路最顯眼的地標橋樑——天府立交,最初就是段政牽頭設計的作品。

那時候,三環路的位置所在,是不折不扣的城區“邊界”。段政還記得,作為大手筆“跨世紀工程”,三環路勘探時曾數次邀請外地專家前來實地論證,“那時候沒有導航,我們帶著專家好幾次迷路走進了田裡,再徒步探路”。

與天府大道相轉換的天府立交,被設計為三環路全環規模最大的一座立交橋。天府立交以南也逐漸成為成都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主道雙向8車道,輔路雙向6車道,作為一條環線城市快速路,三環路當時規劃的規模,在全國城市中都不算多見。其總通行能力是當時二環路的4到5倍,也是成都市第一條主輔結合、運量超前的城市快速路,構建了成都市主城區大運量快速交通系統的骨架。

而令建設者們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條修在“城郊”的路,規劃之初預計十餘年後達到飽和狀態,結果通車僅5年就已接近飽和了。

城市的發展,快到超乎想象。隨著城市生長蔓延,三環路內外兩側都熱鬧了起來,三環路也從“邊界”,變成了一條“家門口”的通勤路。

“誰都不曾想到三環路的大規模改造會來得這麼快”,通車14年後,三環路啟動大規模擴能改造。參與三環路初建時,黎仕國才大學畢業不久;再參與擴能改造,他已是骨幹力量。

黎仕國如今是成都設計諮詢集團·成都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道路工程)、設計一院副院長,他告訴記者,三環路是市域交通的大動脈,全環數十座立交橋承擔起交通轉換的樞紐作用。雖只通車十幾年,城市發展之快使得三環路的整體功能已擔不起被賦予的重要任務。因而在2016年至2018年進行了擴能改造:增加橋樑、改造立交節點強化交通轉換;拓寬輔道,將輔道設定為雙向8車道;提升風貌,打造最美景觀大道……

直至如今,三環路的功能與風貌仍在不斷動態完善。今年4月,三環路完成了城市橋樑保養維護工程;6月,完成了景觀綠化品質提升工程。三環路的內涵與顏值,都更加豐富了。

B

當年預留的“隔離帶”

成為如今描繪景觀的慢行空間

有道路,就有需求。三環路的興建改變了城市的交通格局,更助推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

“出乎意料,三環路建成後,周邊生活和生產區域迅速形成,人口的聚集、城市的興旺,發展令人驚歎。”當年碩士畢業不到一年就承擔如此大規模市政管線工程設計的朱鋼感嘆,三環路在進行管網規劃時,以前瞻的思維開展了設計工作。

三環路管線不僅服務於周邊,大部分管線還承擔著全成都的給排水、電力通訊和燃氣的重要輸送功能。這才使得如今三環路的市政管網仍能滿足沿線需求,併為城市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動能。

如今的朱鋼,已成長為成都設計諮詢集團·成都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給水排水)兼設計一院院長、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20年來,他一直致力於海綿城市、綜合管廊、深邃排水系統的研究。而在各項研究的規劃佈局中,三環路都承擔著重要角色,“它將為成都市韌性城市建設繼續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僅管網,更能體現出這種前瞻性的規劃,還有最初興建時,三環路內外兩側各留出的50米寬綠帶。

成都設計諮詢集團·成都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觀建築院院長段瑜曾承擔2016年至2018年三環路擴能改造工程中的景觀功能提升工作。段瑜告訴記者,他曾沿全線仔細考察了綠帶的現實狀況。50米雖寬,但建設之初的三環路,功能僅限於向內向外進行道路交通轉換,尚未觸及景觀化、慢行友好等概念。因而兩側各50米寬的綠帶僅以“隔離帶”作為功能用途,種植了楊樹。十多年過去,小楊樹長成大楊樹,植物“野蠻生長”形成了遮天蔽日的景象。

“然而在改造時期,三環路周邊已處處是居住區、商業區,人們對三環路的景觀、綠化、慢行,可參與度的關注越來越高”,這就讓“沉睡”狀態的綠帶亟待被喚醒。

“如果當年沒有規劃出那麼寬的綠帶,後來的景觀打造也就無從下手”,段瑜說,兩側各50米的綠帶,無論寬度、面積,在當時的規劃中都實屬超前。

如何提升?改造團隊採取了“保大樹、移小樹、去病樹、清雜灌、植草坪、添花彩、齊設施”的打造方法,在保留原有特色楊樹林景觀的同時,改善採光條件和地面情況,為鋪設步道營造空間。一方面,原來雜亂的林帶變成了通透林帶;另一方面,居民區的喬木密度也得到增加。景觀上增設了大量開花喬木之後,從前單一的綠色也變得層次豐富、顏色分明。

伴隨三環路擴能改造,102公里的熊貓綠道被打造出爐。景觀之外,三環路的交通也從車參與,進階為人亦可參與,形成“軌道+公交+腳踏車+行人”的綠色慢行交通體系。公交、102公里腳踏車道、120公里人行步道與周邊數十條社群綠道互聯互通,與數十個地鐵站接駁轉換。

三環路的功能與風貌,還會不斷進化與完善。段瑜說,跟隨時代,人們的生活習慣、出行習慣、生活理念永遠處於變化之中,對這條51公里長的三環路,也會不斷生出新的需求點。

比如慢行系統和綠道遊園上的運動設施,曾經人們喜歡羽毛球、乒乓球,如今大家也喜歡飛盤、滑板。“所以未來一定是一個持續動態進化的過程”,他說,需求會變,路就會跟著變。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王垚實習記者張芷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