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旅遊

不管你多有錢, 你此生的“因果”, 50歲左右就無法改變了

人生一共有兩個過程,一個過程是前五十年,另一個過程則是後五十年。

前五十年,我們稱之為人生“變數”。而後五十年,我們稱之為人生“定數”。

一般來說,你在前五十年有什麼表現,後五十年就能享受到多少福氣。

這跟“春耕秋收”的本質是一樣的。

你春天播撒下了多少種子,那你在秋天的時候,才能收穫到多少果實。

說得浪漫一點,人生就如同江河大海,前半生是江水氾濫的過程,後半生是湧入大海的結果。而說得直白一點,過了五十歲,有很多事都無法改變了。

人們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他們都沒有提到一點,這個“大”,實際上是指50歲之後。

不然,何談“五十而知天命”呢?

有太多的人,50歲前沒有成功的跡象,50歲後要想成功,就真的特別艱難了。就算是我們熟悉的劉邦和劉備,都在47歲那年才走上坡路。這種臨近50歲才發家的人,基本是鳳毛麟角。

對於普通人來說,不管你多有錢,你此生的“因果”,到了五十歲就無法改變了。

02

《論語·子罕篇》中有言:“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後生是可畏的,誰也不知道他們能有什麼成就。只不過,如果這些後生到了四五十歲都沒有成就,那就不值得說太多了。

民間也有這麼一句俗話:“寧欺白鬚公,莫欺少年窮。終須有日龍穿鳳,唔信一世褲穿窿。”

你可以瞧不起那些白髮蒼蒼的中老年人,但你也不要欺負貧窮的年輕人。終究有一天,他們會成龍成鳳,不會一輩子都庸碌不堪。

寧欺白鬚公,其實是真相。而莫欺少年窮,就有一點雞湯的味道了。這世間能夠成功的人,不超過1%,所以老闆很少,打工人居多。

論語中的話,跟這句俗話,意思是差不多的。這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

改變命運,改變因果,改變生活,都要趁年輕。年輕的時候無法改變,到了晚年也依舊是老樣子。

很多人會說,我有房子和錢財,為什麼就無法改變“因果”呢?

最直白的理解就是,

你早年就把身體熬壞了,等上了年紀才花錢保養,這可能嗎?

03

人生的因果,到了50歲就成“定數”了。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20歲、30歲、40歲以及50歲的生活狀態,就一清二楚了。

20歲的時候,我們有青春有活力,初生牛犢不怕虎,什麼都不畏懼。

就是這種不畏懼的做人態度,才給自己種下了無數的“因”。

30歲的時候,我們都快成家立業了,有些人還結婚生子了。因此,我們變得保守且膽小了。慢慢地,自己所種下的“因”就越來越少了。

40歲的時候,我們快進到了中年期。如果好運,我們沒有失業。如果不好運,我們就已經失業了。

面對生活的壓力,我們只有無盡的憂愁,基本連“善因”都種不下來。

一路磕磕碰碰到了50歲,我們逐漸頓悟了,人生平平淡淡就好,又有什麼可糾結的呢?於是乎,我們接受了平凡的自己,順其自然地活著。

你所種下的“因果”,越來越少,直到50歲那年,就沒有了。所以,絕大多數人的人生,到了50歲,就真的“已成定數”了。

有些人反駁,不是還有一個七八十歲才當宰相的姜子牙嗎?只能說,這只是個例,不具有代表性。一般的代表性,要佔到80%以上的比例。

04

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改變因果,到底需要什麼條件呢?

其實,

我們所能改變的,僅僅是存在“變數”的因果,而無法改變我們“與生俱來”的因果。

存在變數的因果,比如說我們做事的認真程度,生活的心態,以及對於他人的看法。而與生俱來的因果,比如說我們會遇到什麼人,走上哪條路,以及最後的歸宿。

要想稍微改變自身的因果,我們最好的做法,便是“修心”。

為什麼要修心呢?

還是王陽明說得好,心如宇宙,心即是真理。

你的心如何選擇,那你就會擁抱什麼樣的往後餘生。凡事,皆由心生。

一般來說,要想頓悟“修心”的境界,多半要到50歲才能達到。沒有前半生的修煉,普通人根本就不會有一顆通透的內心。

網路上有這麼一句話,我活了那麼多年,什麼都放不下,如今只能放下的,就只有筷子了,實在是可笑。

有太多人,連修好自己的德行和內心都做不到,那就很難改變當下以及未來的人生走向了。

正是因為少,所以很多人就只能走“命中註定”的道路。

只能說,凡事盡心盡力,隨遇而安,不計成敗,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