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旅遊

【電影】張藝謀:《懸崖之上》是好電影嗎?但是我們一定要學習一下

這一次的張藝謀,不再只是專注於形式和畫面,而是迴歸到了故事本身上面,這對於一個年過七旬的導演來說,也算是做出了不小的轉變。

那麼,《懸崖之上》算是好作品嗎?

對比五一檔上映的其他幾部電影來說,絕對算是佳作,於和偉,張譯,倪大紅,朱亞文,秦海璐,餘皚磊和李乃文等等實力派的加入,的的確確為這部電影增色不少。

關鍵是,張藝謀第一次嘗試這種動作懸疑型別片,很多地方也是一邊拍攝一邊學習,正如他自己接受採訪時說的,無論哪部電影,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冰天雪地,四個從天而降的人分成兩組,執行烏特拉行動,可因為叛徒出賣,兩組人又彼此聯絡不上,只能嘗試單獨行動。

不過,還有一條暗線存在,那就是敵人內部對於內鬼,也就是潛伏者的查詢。

所以,這是一部群像戲,沒有固定的男主和女主,所有人物都在為行動服務,猜忌,犧牲,背叛,傳遞訊號,接收訊號,步步推進但危機四伏。

只是,《懸崖之上》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人物內心刻畫流於表面,因為太過於強調行動,所以也就忽略了照顧故事裡面的當事人。

說實話,看完這部劇,除了於和偉和倪大紅稍微給我留下點兒深刻印象,其他人似乎都在急匆匆地趕著犧牲。

也許這是考慮到時長的問題,因此不能面面俱到的展開,可太過臉譜化的人物形象,也觀眾無法進入到角色。

比如張譯飾演的張憲臣,其實這個人物應該是最有戲的,但張藝謀太著急強調故事裡面的行動,從而讓張憲臣慢慢淪為了工具人的角色,在引出潛伏者周乙之後,也就算完成了使命,做出了犧牲。

張藝謀在採訪中也曾談到過高群書的《風聲》,他自己以為拍群戲簡單,直到拍了《懸崖之上》才明白群戲不容易。

群戲拍起來是不容易,但《風聲》卻成為了近幾年諜戰片的佼佼者,而且,即便這次的《懸崖之上》也沒有完成超越,為什麼呢?

因為《風聲》裡面的每個角色都是飽滿的,周迅的顧曉夢,李冰冰的李寧玉,張涵予的吳志國,蘇有朋的白小年,甚至黃曉明的武田,但凡說起這些角色,觀眾總能想到電影裡對應的情節。

可反觀《懸崖之上》,人物扁平化的處理,讓他們失去了各自的特色,看完電影,或許也就只記住了烏特拉這個行動。

而且,《風聲》對於懸念的設計,也就是老鬼和老槍這兩個潛伏者隱藏的很深,即便劇情漏洞百出,但人物形象塑造跟上來了,也就彌補了漏洞。

《風聲》上映時,因為裡面很多血腥的酷刑,被很多觀眾抨擊,可多年後再去回看,卻又覺得無比真實,因為,電影只是採取了藝術加工的手法處理了敵人酷刑,現實中要比這個殘酷百倍。

回到《懸崖之上》,於和偉飾演的周乙,看著自己的同志一個個犧牲在自己面前,卻什麼也做不了,最後只能用結束叛徒的方式,告慰他們在天之靈。

這一次的張藝謀,不再像往常一樣具有強烈的反抗意識,而是更多的區域穩妥,他在突出犧牲,他也在致敬,只是,致敬的方式全部融入到了行動中,沒有融入到角色裡,這就有點小遺憾了。

但《懸崖之上》總歸是五一檔裡面最好的作品,也是張藝謀近年來講故事最完整的作品,如果能夠不限時長,把所有人物再飽滿一下,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