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聽“最美家庭”講述家風故事

圖①:劉軍(右)和王娟(左) 圖②:陳曉冬(右)和李向鋒(左) 圖③:喬安山(前排左三)家庭照片。前排左二為喬安山老伴張淑芹,前排左一為喬安山孫女喬婷嬌。 (全國婦聯供圖)

他們是林海深處的“綠色守望者”,用奉獻書寫“最美”;他們一輩子不忘踐行雷鋒精神,用傳承兌現“最美”;他們夫妻攜手返鄉創業,用實踐詮釋“最美”……日前,中宣部、全國婦聯釋出了10戶2022年“最美家庭”先進事蹟,展現“最美家庭”的文明風采。

這些家庭是如何追求“最美”、追求幸福,又是如何傳承優良家風的?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其中部分獲評者,聽他們講述“最美家庭”的美好家風故事。

甘當林海“不眠的眼睛”

“我從小就在塞罕壩生活,這裡的林子每年都在長大,伴隨這些樹木成長是我們最大的榮耀。”電話那頭,劉軍樸素的話語裡,透著對林場深厚的感情。

劉軍和妻子王娟,都是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的防火瞭望員。他們夫妻倆常年與森林為伴,與寂寞為伍,默默無聞地擔當著“綠色守望者”。

“能被評為2022年‘最美家庭’之一,我感到很自豪,這不僅是對我們家庭的肯定,也是對眾多塞罕壩家庭植根林場、無私奉獻的肯定。”劉軍說。

在塞罕壩機械林場不同位置的高山之頂,挺立著9座人工值守的望海樓,18名瞭望員24小時值守。由於遠離人煙、條件艱苦,望海樓的瞭望員以夫妻檔居多,當地人形象地稱之為“夫妻哨”,他們晝夜觀察火情,又被稱為林海“不眠的眼睛”。

劉軍、王娟夫婦就是其中一對。他們夫妻倆先後擔任過防火檢查站檢查員、營林區護林員以及林海深處兩座望海樓的瞭望員,經歷過零下數十攝氏度的嚴寒,承受過“感覺能把人颳走”的狂風,忍受過與子女常年分離的煎熬,在年復一年的堅守中,劉軍一家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塞罕壩精神。

夫妻倆最早工作的地方,位於塞罕壩交道口防火檢查站,當初,這裡只有一根木杆、三間平房,方圓十里不見人煙。

最早的時候,檢查站沒有水井,吃水要靠劉軍到山澗裡挑。劉軍記得,那是在1998年的冬天,雪大路滑,他到山澗挑水,返回時摔了個臉朝地,水桶滾下山溝。回到站裡,妻子見他渾身泥濘和血痕,眼淚“唰”就下來了。

檢查站的日子寂寞,連糊牆的舊報紙,劉軍都能讀好幾遍。年幼的孩子被送到姥姥家,留下的幾張照片,夫妻倆翻了又翻,怕磨壞就藏在信封裡,想得厲害才拿出來看看。

2008年,根據林場安排,劉軍和妻子來到小光頂子山望海樓,作為瞭望員開展森林防火工作。2018年,夫婦倆又調往千層板分場月亮山望海樓。

在防火緊要期內,劉軍每天從早晨6點開始到晚上9點,以每15分鐘一次的頻率登樓,用望遠鏡眺望周圍的火情,在記錄本上記錄下瞭望情況,再透過電話向場部報告林區最新情況。晚上9點以後,每隔一小時要觀察一次火情,沒有火情也要記錄、報平安。

在望海樓工作的這些年裡,劉軍、王娟夫妻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夜晚為了能準時瞭望彙報,他們養成了和衣而睡的習慣。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夫妻倆的瞭望工作從未懈怠。

如今,生活上的困難已逐步解決,望海樓條件大大改善,吃水、用電、上網都不成問題。就拿劉軍夫婦所在的月亮山望海樓來說,冰櫃、熱水器、抽水馬桶等設施齊全,還通了網際網路,用上了新能源電熱櫃。他們的女兒已經大學畢業,並參加了工作。2021年過中秋節時,女兒還特地到望海樓與他們共度佳節,他們開心極了。

與生活條件一同提高的,還有夫妻倆的工作經驗。在多年的瞭望工作中,劉軍練就了“千里眼”和“活地圖”的絕活,對這裡的溝溝岔岔瞭如指掌,還琢磨出了一套“瞭望經驗”,轄區哪裡是火險高發區,哪裡是瞭望死角,他們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在森林防火技術不斷提升的今天,雖然有了衛星、紅外線監控等高科技裝置,但人的堅守依然不可缺少。一對對像劉軍夫婦這樣的“望海樓夫妻”默默守護,用無悔的青春,為塞罕壩森林資源的安全保駕護航。

“每到春天,當看到塞罕壩的林海又變得滿目蒼翠時,我們感到再多的辛苦和付出也是值得的。”劉軍說。

組成家庭版“雷鋒班”

今年81歲的喬安山,家住在遼寧省撫順市的一座老式樓房裡,陳舊的裝修、普通的傢俱,顯得極為簡樸。客廳裡,擺放著許多他到各地做學雷鋒報告的照片、關於雷鋒和傳統文化的書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雷鋒的塑像。

每天,喬安山都會將這尊塑像擦拭一番,邊擦邊跟老戰友“敘舊”:“老班長,你放心吧,我活著一天,就傳承你的精神一天。”

遼寧省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名譽館長喬安山是雷鋒的生前戰友,多年來,他帶領一家人走雷鋒沒有走完的路,做雷鋒沒有做完的事,用實際行動延續著雷鋒的“生命”。

喬安山和雷鋒在鞍鋼相識,又和雷鋒同時入伍到一個部隊,分到一個汽車班、同開一輛車。在和雷鋒朝夕相處的日子裡,他深刻感受到雷鋒精神的偉大。1996年,以喬安山為原型的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上映,在社會上引起轟動。此後,喬安山應邀到全國作學雷鋒報告4000場次,擔任160多所院校校外輔導員,扶貧助學捐款10多萬元。

“我是把雷鋒精神作為家風來傳承的。”喬安山對記者說。在喬安山的教育下,家庭成員間十分和睦,家裡的日子雖不富裕,但卻過得和和美美。孫子孫女出生後,家裡正好八口人,孫子、孫女從小聽著雷鋒的故事長大,孫子喬廷路成了廠裡的“學雷鋒標兵”,孫女喬婷嬌也參軍入伍。喬安山笑著說:“我們是家庭版的‘雷鋒班’。”

喬安山幾十年如一日學雷鋒,老伴張淑芹是他的堅定支持者。張淑芹曾是鐵嶺橡膠廠一名保管員,“在單位就保管物資一輩子,退休了還要保管老喬這些證書和全國各地的來信,做他的學雷鋒秘書。”張淑芹說,20多年來,她幫助喬安山收信、寫信、整理資料,足足有上千份。

兩個兒子結婚時,喬安山送給兒子兒媳們的新婚禮物都是《雷鋒日記》。1997年,兩個兒子相繼下崗,喬安山鼓勵他們自謀職業,他說:“雷鋒精神就是咱們的家風,咱不能讓別人指脊樑骨。”兩個兒子也聽從父親的教誨,一個擺茶攤、一個開餐館,以誠信為本,用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

孫女喬婷嬌從小跟喬安山一起生活長大,“從小,我就透過塑像和照片認識了雷鋒。”喬婷嬌對記者說。

“我覺得雷鋒是親人,一位我未曾謀面的親人。”喬婷嬌說,“我小的時候,爺爺就給我和哥哥講雷鋒的故事,讓我們背誦《雷鋒日記》。為了激發我們的學習興趣,爺爺還用競賽搶答的遊戲方式,提問關於雷鋒的知識。”時至今日,提起兒時的故事,喬婷嬌體會到了爺爺的良苦用心,而這些兒時的積累,也成了她一生的寶貴財富。

2009年,正在大學讀書的孫女喬婷嬌,看到鼓勵大學生入伍的宣傳海報後,毅然報名參軍入伍,成了原瀋陽軍區雷鋒紀念館的一名講解員。為當好講解員,喬婷嬌認真瞭解紀念館裡的600餘件文物,感悟每張照片背後的故事,把1萬多字的解說稿記在心裡,同事們都誇她“一口清、問不倒”。

2019年,喬婷嬌回到撫順,在撫順雷鋒學院承擔對外聯絡工作。她先後赴26個省份,作學雷鋒報告1200場,協助多地組建志願團隊,助困捐款3萬多元。

喬安山對於雷鋒的思念,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淡去。“每逢過節,家裡要留一副碗筷給雷鋒;每年清明節,我們一家都去祭掃雷鋒墓……”說起家裡的傳統,喬婷嬌感慨地說,“雷鋒一直活在我們家每個人的心裡,雷鋒精神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我們。”

近期,喬安山家庭被評為2022年“最美家庭”之一。對此,喬安山說:“雷鋒精神就是我們的‘傳家寶’,我們會繼續努力,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

返鄉創業種出“網紅芭樂”

“我們村種的‘網紅芭樂’去年產量105萬斤,今年預計產量還能提高。雖然5月是芭樂的休果季節,但咱也不能閒著,要給芭樂樹矮化枝頭,整形管理,為後期提高產量和降低採摘難度做好準備。”說話的是陳曉冬,說起種芭樂來,頭頭是道。

誰能想幾年前,陳曉冬還是個在城裡工作的女白領,對農活並不在行。2015年底,在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金星鄉院前村,陳曉冬和丈夫李向鋒一起返鄉創業,打造出“陳老師芭樂”品牌產品,幫助家鄉農戶增收。

“80後”的陳曉冬是詔安本地人,大學畢業後在廈門工作。“一次偶然機會,我發現,在城市的水果店裡,好品種的芭樂比我們老家的芭樂價格高多了。我打心眼裡替村民們覺得可惜,同時也覺得農產品電商大有可為。”談起返鄉創業的初衷,陳曉冬說。

萬事開頭難。創業初期,經濟收入大不如前、缺乏經驗和資源、家人不理解……困難接踵而至。在外公的幫助下,陳曉冬從翻地幹農活開始學起,第一期種下了42棵試驗芭樂苗。彼時,夫妻二人對於芭樂種植還是“門外漢”,“我們只能帶上手機,在地裡一邊拍照一邊向專家請教,並多次到省外其他基地去學習取經。”陳曉冬說。

“村裡雖然長期種植芭樂,直到開始幹這一行,我才發現家鄉的芭樂品質有待提升。”陳曉冬說。

為改變現狀,陳曉冬夫婦依託農業專家、科研院校的科技力量,改良品種,引進水肥一體化滴灌裝置。

很快,品質與產量獲得突破,2019年底,改良後的芭樂種植技術成熟,口感綿密香甜,他們還註冊了品牌。同時,陳曉冬挨家挨戶說服村民加入標準化種植,“漸漸地,願意加入的村民多了起來。”

“種植傳統芭樂一畝地年收入4000元左右,種植新品種芭樂,一畝地能收入約兩萬元。”陳曉冬說,“一開始,村裡很多人覺得奇怪:你倆都是大學生,為什麼不在城市裡工作,還回村裡種芭樂?現在當然不一樣了,越來越多的村民對我倆豎起了大拇指。一開始,只有3個村民願意跟著我們幹,如今,有更多農戶改種新品種芭樂,合作農戶種植面積也擴大了。”陳曉冬笑著說。

好產品如何賣出好價錢?陳曉冬瞄準了短影片、直播電商等新風口,打造芭樂品牌。“僅透過電商預售就已供不應求,顧客復購率超過40%。”陳曉冬說,目前,她家的網店預售排隊發貨,旺季時還對接了多個電商平臺。

幾年來,陳曉冬負責參賽參展、對接資源和農戶,李向鋒則專注電商運營。夫妻二人各司其職,逐漸改變著村民們的種植方式和理念:留優質果,矮化樹枝抗颱風,改用滴灌抗旱……陳曉冬還將新技術、新肥料與村民共享。

深感鄉村女性創業艱辛,陳曉冬夫婦還成立了“金星鄉芭樂花外來媳婦創業小分隊”,幫助周邊10個村的外來媳婦融入本地生活、在家門口創新創業。村裡許多家庭深受影響,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從芭樂的種植、包裝、運輸等環節,帶動留守婦女就業超過3000人次。他們還時常組織其他家庭參加電商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培養更多鄉村優秀人才。

“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小時候家鄉哺育了我,長大後我回到她的懷抱,我希望把愛的火種傳承下去,讓我的孩子,我的後輩,接過愛的接力棒,把家鄉建設得更好!”談及獲評2022年“最美家庭”的感受,陳曉冬這樣說。

製圖:潘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