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文化】這個端午,我們一起來吃粽子、喝酒、吃肉、吃肉. . . . .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艾葉香;吃粽子,灑白糖;雄黃酒來灑庭戶,龍舟下水喜洋洋。”兒時的童謠,一下就能將人拉進回憶。小時候每到端午,村裡的大人就忙著去斑竹林撿筍殼回來包粽子,筍殼的清甜混合糯米的香軟,還有淡淡面鹼香,吃的時候蘸一蘸白糖或淋一勺熱熱的紅糖汁,大概這就是我關於端午最深刻的味蕾回憶吧!

中國人很多的情感體驗都發生在家庭之中,中國人最看重的就是家,討論最多的也是“家”的記憶。家,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如果說美國有華爾街、百老匯、好萊塢、自由精神,英國有甲殼蟲、哈利·波特、紳士文化,法國有啟蒙主義、葡萄酒莊園,日本有櫻花、武士道精神……那麼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標誌是什麼?真正環繞在普通大眾周圍,無外乎就是家文化。

可以說,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基因”。讀懂了家文化,也就讀懂了中國人。

從家延伸的“家文化”,至今還在不斷被人解讀著。最近,由知名房企碧桂園牽頭定製出版,易中天、賈平凹、慶山、張皓宸等聯合執筆的新書《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就將視角對準了“家”這個主題。

解讀家文化的密碼

翻閱《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你會發現,無論是名流名家,還是一如你我的普通人,對家的“解讀”和“記憶”都有那麼多相似之處。

賈平凹《紡車聲聲》裡的那個目不識丁,卻在貧困交加的年代裡撐起一個家的媽媽,不就是我們很多國人父母的縮影嗎?“他們分明又是一盤磁音帶了,唱著低低的、無窮無盡的鄉曲……”

安意如《桃花 青團》裡,由一隻小小的青團回憶起自己的外婆和外公,遠行的孩子驀然回首,子欲孝而親不在的惆悵,是不是也是當代人,尤其是年輕一代“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的體會呢?

青年作家沈書枝《安家記》裡那個將租房生活過出十足滋味的經歷,是不是也是現在後浪們再回頭看看時的“最好的時光”?

可以說,這本力邀眾多名家執筆、講述家園和團圓的溫情之書,是碧桂園對中國家文化的一次深度解讀。

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由一家房企去研讀探究“家”的意義,會不會費力不討好?作為中國新型城鎮化的身體力行者,已有超過160萬業主選擇在碧桂園安居樂園。如果沒有這一份深深的“懂得”,何來萬千置業者放心的“依託”?因為沒有人會比他們更瞭解國人的人居環境,比他們更懂得一個建築背後所承載的“家”的意義。

正如易中天在書中序言《建築與家園》所寫的那樣:“因為家園意味著親近,裡面住的是自己人。他們或者與你血肉相連,或者與你朝夕相處,總之是最不遙遠,也最可依託。”

去尋找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到底什麼樣的才是好生活,什麼樣的房子才是一個讓人嚮往的家?就好像一千個人口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家的形態也是參差多型的。

有人覺得,家,是歸來時愛人之間的彼此相擁;家,是孩子蹦跳著貼進懷中的笑臉;家,是餐桌上冒著熱氣的一羹一飯……也有人說,家是一種“餘生很長,不必驚慌”的迴歸。就像從城市中迴歸鄉村的李子柒,告別都市的喧囂走入田園式的慢生活。觀看她的影片,人們會被她在自己建立的家園中注入的那份熱愛和怡然自得所打動……難怪即使記錄她生活的影片沒有任何翻譯,照樣能打動外國人。

吾愛吾家的語言是相通的,無論家的形態發生什麼樣的改變,人們鑄造一個家園時懷揣著堅定的信仰,在土地之上賦能建築寸瓦溫度,為人們的生活注入了生生不息的能量。

“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一直是碧桂園奉行的企業使命,也是打動無數置業者內心的一句話。從順德的碧江之畔有了第一聲鳳鳴,到如今吸引世界目光的五百強企業,碧桂園用吾愛吾家的信念,將理想的家構建在土地之上,為國人築夢一個美好家園近三十載光陰。

點點星光可以點亮銀河,作為一家有責任感的房企,碧桂園不遺餘力地傳播和發揚傳統文化,喚起人們內心對家人的愛與思念,也希望這一盞盞亮起的萬家燈火,可以點亮每個人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