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代的皇帝想調軍結果遇到中書令阻礙一事,就直接證明了皇權不至上

《鶴唳華亭》雖然是一部古裝偶像劇,但劇中出現的一些劇情卻基本符合史實,也能從側面反應出中國古代皇權與相權的爭鬥博弈。其中皇帝想調軍結果遇到中書令阻礙一事,就直接證明了在宋代皇權並非至高無上。

前情中提到中央與地方的現狀,地方勢力越來越大,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再不處理遲早會出大亂子。此時蕭家王朝已經存在了一百多年,那些開國元勳們的後代也已經在各地枝繁葉茂,甚至稱霸一方也不是不可能。中國古代這種事情多了去了,大家都很熟悉這個套路和規律。

在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過程中,還出現了一個更讓皇帝恐懼的局面:中央相權過重,而皇權的重量不足以獲得壓倒性的優勢。這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統治集團的兩大矛盾,一直都同步存在,其歷史演變趨勢也大致相同,都是中央集權,皇權越來越集中。

因為考慮到中書令不同意,皇帝甚至想到了軍前斬將這樣的場面,這就說明當時皇權和相權的爭鬥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是三歲孩子都知道的事情,但在真實的歷史時空中只能是一句空話,皇帝並不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皇帝也會受制於人。

面對皇帝這麼明顯的意思,劇中的中書令李柏舟用一句看似疑問實則詰難的話回答,此處就足以看出劇中相權的強大和威脅。但對於中國古代讀書人而言,這樣的場景卻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其中既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功名抱負 ,也有將權力關進籠子裡,所有人按照規矩辦事的樸素願望。

中國的臣子從與君主坐而論道到跪地稱臣,這個過程就是皇權不斷加強的過程,一直到清朝雍正皇帝設立軍機處,標誌著中國封建社會的皇權集中達到頂峰。軍機處負責處理軍機大事,但其實質是皇帝的秘書班子和傀儡,基本沒有什麼真正的權力。

更讓人感到悲哀的是,跪地稱臣並不是清朝漢族大臣們最大的侮辱,而是面對皇帝時他們只能稱臣,而不能稱奴才。只有皇帝的包衣奴才或者是滿族大臣才能在皇帝面前稱奴才,這才是最大的悲哀。“奴才”,這兩個讓近代中國人恨之入骨的詞語,在清朝竟然是一種殊榮,大清不亡就是蒼天無眼!

你怎麼看古代相權與皇權的爭鬥以及清朝時“奴才”成為一種殊榮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