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代吃飯扔下一錠銀子就走有多假?網友:就像吃了5元拉麵給了十幾

吃完飯扔下一錠銀子就走,有多假?網友:就像吃了5元拉麵給了十幾萬

相信大家在很多古裝劇中都看到過這樣的場面:劇中人去酒樓吃飯,吃完飯直接拿一塊銀子結賬,如果吃飯的是一位俠客,那就更豪爽了,動不動就幾錠銀子,好像銀子就是普通交易的貨幣。

其實,這是不懂歷史的表現。

古代商業交易大多用銅錢,除非是比較大額的貿易,例如買房、買田才會用到銀子。銀子比銅錢貴得多,在唐朝一兩銀子換3500枚銅錢,就算到了明朝,一兩銀子也能換2500枚銅錢,

所以說吃一頓飯拿一錠銀子來結賬,就好像吃5元錢拉麵給十幾萬塊錢一樣,簡直不敢想象。

如果大家還有存疑,這一點可以擴充套件說一說。

據史料載:“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由此可知,銀子是硬通貨,即使在一般的年景,它也是更“值錢”的一種貨幣。

另,一吊錢的概念,就康熙年間所記,“銀每兩換錢一千文”,這一千,俗稱一吊。按明朝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史八》載:“一吊者千錢也。”說明,吊是以千計數的。

上面說的只是個約數。其實,因為古代中國銀子缺乏,銀子的實際價值是很高的。一兩銀子的真正價值等於制錢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後)。而直到清末,一斤豬肉只要二十文錢,一畝良田只要七至八兩銀子或者十二三個銀元。

幾兩銀子、幾十兩銀子在當時就是件大事情了,有百兩銀子的主兒就是今日的大款,就能夠買上十幾畝良田了。

在明代,一個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兩半銀子就夠了。日常生活中,老百姓使的是銅錢,清末時使用銅元,很少有人用銀子作為日常交易用。

許多一般升斗小民平頭百姓至死都未見過銀子。所以,口語中表示沒有錢時,用“銅鈿沒有”而不說“銀子沒有”。

那麼,如果消費比較高的話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就用到碎銀子了。碎銀子是怎麼來的呢?有的是直接從一整錠銀子上剪下來的,有的是兌換的碎銀子,如果需要更多銀子交易。就用匯票。總之,幾乎沒人直接帶一堆銀子去消費。

碎銀子大小不一,商家該如何收錢呢?

在高階場所,商家都有秤。專門用來稱碎銀子的重量,可單單憑碎銀子的重量,也不能說明碎銀子的價值是否一樣。

每個地方鍛造的銀子成色並不一樣,甚至差很多,如果你拿著銀子去別的地方消費。那麼就得兌換成當地那樣成色的銀子。找到當地商會所承認的銀樓、爐局等地兌換,拿到當地成色的銀子後才可以交易,為此要付出兌換費。

古人可不傻,用銀子交易,這種費錢費力的事一般人不會幹。

因為使用銀子有種種弊端。所以古代人一般情況下都是使用銅錢,輕便、標準統一,不浪費錢,更重要的是,普通人根本用不到大面額的銀錠,最多也就用點碎銀子罷了。

但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為銀兩是歷來的流通貨幣呢?這主要是因為明清小說的盛行。

明清小說均按照當時的生活情況,對前朝進行描寫,如《水滸傳》、《金瓶梅》、《三言二拍〉等等,而這些作品中的銀兩價值均以明朝的銀價為標準,與原有的文、貫、緡、銖等貨幣單位攪合在一起,並且對後世影響很大,因此今人所寫較多以中國古代為背景的歷史小說、武俠小說作品,也跟著把古代流通貨幣統統說成“銀兩“。

但畢竟,現代人比起明清時代的人離前朝時距更遠,對以前的貨幣制度及銀兩的實際購買力認識更加不足,才會在歷史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天價饅頭“、“天價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