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李清照最為人知的一首詩,寫出了一個人生最重要的時刻,你讀過嗎?

提及易安居士李清照,可謂是人盡皆知。這位被贊為“千古第一才女”的人物,擅長書、畫,通曉金石,尤其以詩詞成就為最。

她的詞也被譽為“詞家一大宗”,而在她留給後人的眾多詩詞之中,我們既能看到她生活順遂時的悠閒愜意,又能看到她生活落拓時的悲傷慨嘆。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雖然她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但她的詩詞卻不追求詞藻的華麗,更注重的是細膩的刻畫。

她的詩詞“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同時又兼具筆力橫放的風格,這樣的詩詞作品,又怎會不讓後人追捧呢?

在她的一首《殘花》詩中,便可以說是完美地呈現了李清照的這種寫作風格。這首《殘花》詩,全詩共54個字,可李清照僅“花”一個字便用了17次。這種寫法,在詩詞之中中,可以說少之又少,不免讓人自覺有“偷懶”之意。其“偷懶”之甚,也可以說是李清照的詩詞中之最,但是就是這般的“偷懶”,我們卻也可以從詩中深切地感受到詩人細膩的情感。

《殘花》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

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

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古人喜歡用花喻人,李清照的這首詩也不例外。單從題目的“殘花”二字,便能忖度一二。在這首詩中,李清照將“花謝花開”作為了創作物件,並透過對花的盛開、凋零來表現出了自己對生活的無奈、愁苦。

首句她便寫到:花開、花落,這些對於花本身而言是沒有悔恨可言的;相較之下,緣分的得失亦如流水一般強求不得,花與緣分之間乃至人生也似乎並無不同。可隨即她便話鋒一轉,在接下來的幾句樸實無華的詩句中,她卻道出了其中的大不同。

花的凋零是為了再次的盛開,而我卻為花的各種形態而悲傷不已。花瓣飛走,我為之悲傷,乃至為之落淚、為之心碎。

可一朵鮮花,從蓓蕾到盛開、隨風起舞,再到敗落、花瓣紛飛,不就是一個輪迴嗎?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不同的是,花有人為之而悲傷,可我呢?

事實上,作為一個屢遭坎坷的人,李清照不就是在借花來抒發了自己的無奈、愁苦嗎?

恰如《華嚴經》所說的一般無二:“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她就是那朵花,甚至還不如那朵花。

作為一個出生於書香世家的女子,她飽讀詩書,才華滿腹,單單是這些已經足以讓她自傲;而在年長之後,她又嫁給了喜愛金石、出身官宦,同樣才華卓著的丈夫趙明誠,這些似乎也為她一生的歡欣打下了註腳。

於是,年輕時的她寫的詩詞俏皮、明媚、悠閒。既有《如夢令》裡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追求快樂,又有《醜奴兒》裡的“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這般讀來令人臉紅心跳之詞。

可是,終究是天難遂人願。時代上北宋的積貧積弱,終於導致了靖康之恥、北宋的滅亡,而伴隨著金兵的入侵的還有丈夫趙明誠的早逝。

一個女子,面臨國破家亡,狼狽流亡的慘狀可想而知。而丈夫留下的金石錄,也成為了她彼時的寄託,可現實是就連這些典籍也為金兵焚掠、為竊賊所盜。

對於這朵南宋詞壇最亮眼的花而言,她有著賢惠的一面,但同樣也有著剛毅的一面。不久之後,她再婚了,可是二婚丈夫張汝舟卻並非良人,他想要的是趙明誠留下的文物,與傳統認知中的順從不同,她選擇了剛毅的上告。

終於她脫離了苦海,可是又何嘗不是又居於了另一座這苦海之中。顛沛流離的生活,感情上的挫折、國家的衰弱,伴著她年齡的增長,讓她更感無助、孤獨。

於是,此時的她詞中有的盡是愁緒,一如這首《殘花》。

但是,她還是有著抱負的,至少要將畢生所學傳與後人吧?她找到了朋友的孩子,可小女孩聽罷給她的答覆是:“才藻非女子事也。”

這句話的打擊力,宛若晴天霹靂。彼時的她或許才找到了她悲哀的源頭吧,當然我們知道真正悲哀的並不是她滿腹才華,而是那個時代容不下滿腹才華的女子,可對於李清照而言“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殘花》一詩,是李清照少有的詩歌作品,但與她的詞一般無二,也同樣堪稱是經典之作。

這首詩,也更是歷經千年而不衰,成為了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