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牛年,跟風說說牛吧!炎帝的藝術形象,在神話傳說中如此地高大上!

牛年,還是跟風說說牛吧。

你可能想不到,勤勉敦厚、誠實辛勞的牛,在神話傳說中炎帝的藝術形象,是如此地“高大上”。《史記·五帝本紀》載:“神農氏,姜姓也。有神龍首感而生炎帝。人身牛首。”《路史·後記》:“弘身而牛頭”。作為炎帝故里的寶雞市,給炎帝陵所塑造的炎帝像,還長著一對牛犄角。了不得啊!牛簡直成了我們的老祖宗了!

藝術上最接地氣的牛,也了不得!在西方原始巖畫中,最出名的牛,就在西班牙北部的阿爾塔米拉洞窟和法國西南部拉斯科洞窟的壁畫中。技藝非凡的原始人類精心繪製了多頭形象逼真的野牛,有從2米到3米長的野馬、野牛,有4頭巨大公牛,最長約5米以上,它們都是人類重要的文化遺產。

中國巖畫遺存也很多,分為南北兩個系統。南系以四川、雲南、貴州、福建等地為主,巖畫大都以赤鐵礦粉調和牛血的紅色顏料塗繪,製作年代在戰國至東漢期間。北系以陰山、黑山、阿爾泰山為主,巖畫綿延數千裡,氣勢磅礴。南北系均以人物,動物居多,牛當然是主角之一。

談到洞窟壁畫,當屬敦煌洞窟的牛畫,比如莫高窟第360窟中唐“白牛”,榆林窟第25窟中唐“二牛抬槓”。尤其是莫高窟第249窟西魏的“野牛驚舞”,不禁讓人想起梁劉孝威的《闢青牛畫贊》,描寫牛之精氣神:“泰山怒特,吳諸神牛,氣噓風噴,精迴電流”,入木三分。

青銅時代以來,牛作為民族圖騰,不能沒有銅匠的加持。傳說大禹鑄的青銅九鼎上,銅匠們雕了九州風貌和奇珍異獸,究竟有多少牛在此間著蹄,已無法考證了。但是大量出土的青銅文物上,牛的“表現”還是很牛氣的。

青銅紋飾中常見的饕餮就是獸面紋中的牛頭紋,紋飾的重組變形,抽象演化,展現了祭祀儀典、禮樂規矩中獰厲威嚴的神秘世界,顯示其在世間的權威神力和原始氣場。

在出土的文物中,商朝後期湖南衡陽出土的銅牛觥、西周中期陝西岐山縣出土的銅牛尊、戰國時期江蘇武進出土的銅牛犧簋、戰國後期陝西興平出土的銅犀牛尊、東漢時河南偃師出土的鎏金銅牛,哪一件不是藝術史上經典之物?

在近期播出的《國家寶藏》節目中,也有一件很“牛”的銅雕牛。自1928年考古以來,殷墟出土的青銅器達2000餘件,奇怪的是,沒有一件牛形雕塑。直至2000年,在亞長墓出土的200多件青銅器中,殷墟唯一一件青銅牛驚豔登場。這件牛尊重7。1千克,健壯肥碩,生動逼真,牛身遍佈紋飾,精美異常。“亞長牛尊”不僅是祭禮的酒器,還是殷商時期人神溝通的媒介,擔負著溝通天地的神聖職責,在文物史有其特殊的地位。

當然,藝術史上“氣衝牛斗”的牛,還可列出來很多。如唐代韓滉《五牛圖》的五牛、畢加索的版畫《牛》,股市中被西方人頂禮膜拜“華爾街牛”。藝術史上還有過更“牛”的牛嗎?當然有,這是現珍藏於雲南省博物館的國寶級文物,戰國時期青銅器“牛虎銅案”。這件作品的閃亮登場,徹底在藝術史上“牛轉乾坤”。

牛虎銅案長76釐米,寬36釐米,高43釐米,器物主體為站立的一頭大牛,牛角飛翹,背部自然下落成案,尾部攀爬一隻縮小比例的猛虎,張口咬住牛尾。大牛腹下中空,隱藏站立一隻小牛。非常獨特的造型,讓“牛虎銅案”在力學和美學上都達到了極高水平。

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下,公牛與窮兇極惡的猛虎生死博弈中,不顧自身安危,依然用身體保護著小牛,父愛如山。對死亡的從容、對生命的讚美、對繁衍的渴望,塑造了一幕讓人血脈僨張的悲壯“話劇”。

古滇國工匠不僅以極高的青銅製造水平,用“二牛一虎”具象又不失抽象的藝術造型,給後人上了一堂力學平衡的科普大課,還用其極頂超凡的智慧給人們上了一堂生態平衡的哲學大課。“牛虎銅案”這件藝術品,默默給我們提供了對人生、對社會思考的巨大的想象空間。

在“牛虎銅案”這偉大的藝術品面前,“華爾街牛”“牛”嗎?它只不過是表達人類慾望的一個符號。“畢加索牛”“牛”嗎?它只是畢氏藝術形象在內迴圈中打圈的一組連環畫。當然《五牛圖》也很“牛”,也僅是韓滉一個官家繪畫成就很高的應景之作。即使前述的“亞長牛尊”,充其量是青銅雕塑史上經典作品中其中的一件。

在“牛虎銅案”這偉大的藝術品面前,多少值得炫耀的現當代作品不過是一片浮雲。在“牛虎銅案”這偉大的藝術品面前,厚著臉皮宣稱自己的繪畫和書法已經超越古人的那些人,不是也“要榨出皮袍下面藏著的‘小’來”嗎?說到這裡,藝術史上最“牛”的牛已經挺立在你的眼前了。

(部分圖片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