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宜陽之戰:秦武王派相國甘茂統帥軍隊攻打韓國,而發動了一場戰爭。

宜陽之戰是公元前308年,秦武王為開啟秦國東出的大門,派相國甘茂統帥軍隊攻打韓國宜陽,而發動的一場戰爭。宜陽地處韓國上黨(今山西南部)、南陽(今濟源、焦作)、新鄭(今新鄭市)三地領土組成的樞紐地帶,並且是東、西周的門戶。宜陽與東、西周一起成為秦國東進的障礙。時人蘇秦談論宜陽:“韓東有鞏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陽、長坂之塞”,可見宜陽所出戰略地位的重要。

《戰國策·秦策二》記錄了秦武王攻打宜陽的原因,“欲車通三川,以窺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發動戰爭之前,秦武王就派甘茂和向壽出使魏國,希望魏王不要插手這場戰爭,並作出了只取宜陽的約定。戰爭發動後,甘茂攻打宜陽五個月久攻不下。在這場戰事未能奏效,損兵折將、士氣低落的境遇下,甘茂一度信心動搖想要半途而廢。他的下屬左成給予寬慰,並且聯想到自己在秦廷受到樗裡疾、公孫衍功擊,在列國又受到韓國相國公仲彭詆譭。在自己的這個窘迫境遇下,只能背水一戰。

樗裡疾和公孫衍在秦武王面前詆譭甘茂,秦武王迫於壓力,想要召回甘茂給予警告。甘茂就給秦武王修書一封,提到“息壤之盟”君臣之間達成的約定,表達做君王的要相信自己臣下的願望。秦武王於是增兵五萬,派遣烏獲率軍協助甘茂。甘茂同時又把私財拿出來犒賞部下,秦軍果然士氣大振,一舉攻破宜陽。

公元前307年,秦軍趁著攻破宜陽之勢,乘勝渡過黃河奪取武遂,並築城防守。韓王害怕有滅國之禍,就派韓國相國公仲侈出使秦國謝罪求和。秦武王同意了求和,並召回甘茂回朝,留下向壽鎮守宜陽。

宜陽之戰,秦軍斬首六萬眾,有效消滅了韓軍的有生力量。秦國奪取宜陽,切斷了韓國上黨,新鄭、南陽間的緊密聯絡。秦使宜陽變成東擴的橋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