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他是中國最年輕的作家,寫了一部小說,《山河》,一生最美的事是

1952年農曆二月,賈平凹出生於陝西省丹鳳縣金盆村,屬龍。父親賈彥春是個小學老師,為了紀念孩子出生順遂,便給孩子起名賈李平,人們都喊他平娃。從12歲起,平娃便隨著大人上山砍柴,揹著揹簍,手提砍刀,帶著乾糧,要走三十多里路,翻山過河。平娃人小力單,卻不少背,經常熬不到下一站“揹簍窩”。背過柴的人都知道,半道是不能隨意歇息的,一旦坐下就站不起來,必須找到屁股高的石頭或者土堆,才能靠著歇一會兒,以便起身。平娃熬不到,便要硬撐,練就了一身耐力,後來寫小說,這份耐力和持久力幫了大忙。

馮唐說,寫小說,尤其寫長篇小說,第一要義就是“坐得住”,肉大臀沉,宛若老僧坐定,方有所成。路遙,賈平凹,王小波,劉震雲,陳忠實,等等,凡是在寫作領域各領風騷的,都有這個特質。我們經常把寫字稱為“碼字”,猶如工地搬磚,烈日高照,汗流如雨,咬牙支撐,積年累月,方能蓋出高樓大廈。許多人之所以不成功,就是缺乏這份耐力,寫半道便“斷更”了。

平娃跟著大人秋後去地裡挖紅薯,別人很難挖到,偶爾挖到,也是紅根斷頭,平娃卻一挖一個整的,讓人看了眼饞。時間一長,他便成為挖紅薯專家,人送外號“挖扒”。有人問,你咋挖到的。他說,沒啥,全憑感覺。紅薯埋在地裡,誰都看不見,如果你感覺這裡有,就要心明手快,趕緊下鋤,全是一剎那功夫。要是猶疑不定,下鋤慢,挖的輕,紅薯就跑了。

這種挖紅薯“感覺”用在寫小說上,便叫“靈感”。靈感稍瞬即逝,但是賈平凹天生就有捕捉靈感的悟性,用馮唐話說,叫作“老天爺賞飯”。賈平凹的小說是同時代作家中最有靈性的,跟王小波有一拼。兩人同歲,王小波比賈平凹小兩個月。

寫小說是需要“天賦”的,當然了,做什麼事都需要天賦,這種天賦不可捉摸,但的確存在。有人彎腰撅腚寫一輩子,也寫不出一篇像樣東西來,有人隨隨便便酒足飯飽寫一篇,就能揚名立萬,流傳後世,氣死人沒商量。賈平凹就有寫小說的天賦。

1972年初夏,賈平娃來到西北大學讀書。入學伊始,他便寫了長詩《相片》,沒做任何構思推敲,只覺胸有塊壘,不得不發,幾天後登在校刊上,很快成為學校裡聲名大噪的“小詩人”。小有兩個意思,一是個頭小,二是年齡小。每寫出一篇,他便偷偷跑到食堂,買二兩臊子面犒勞自己。有次拜訪一位詩人,詩人告訴他,不要急著寫,要沉下心多讀書,胸有經書萬卷,方能下筆千言。回來後,他一頭扎進圖書館,將古典文學看了個遍。

十月金秋,寒風瑟瑟,賈平娃用“賈平凹”的筆名向《西安晚報》投了篇散文,從此推開文學創作的大門。凹讀如娃,不讀坳。只易一字,境界全出。平凹意即生活中的平坦和崎嶇。每個人生於世間,都有一帆風順的時候,也有曲折坎坷的時候,“跨過幾座山,又過幾條河,通天大道寬又闊”。

賈平凹有三大嗜好:香菸,明月,油潑辣子(不是抽菸喝酒燙頭)。他自覺腰身窄小,面如黑漆,形同餓鬼。

有人問賈平凹,活在世上最怕做什麼活兒,他說,最怕抄稿子。寫稿子苦心志,抄稿子勞筋骨。

有個心理學家讓賈平凹填張調查表:你最愛的男人,我自己。你最愛的作家,蘇東坡。你慣用的報復方式,以自己的成功讓對方慚愧。

1979年11月,女兒賈淺淺出生(路遙女兒路茗茗也是這年這月出生)。賈平凹多次跟人解釋“淺淺”二字含義,“女孩嘛,應該淺顯明白,不要那麼老謀深算”。後來他誇讚女兒“性極靈惠,添人生無限樂氣”。

1980年盛夏,賈平凹調到《長安》編輯部工作,住在西安北郊方新村兩間土屋裡。他給村子起名“靜虛村”,取自《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他說,“神行於虛,才能不滯於物;心靜才能站得高看得遠,胸有全概,猶如站在太空觀地球”。觀複意即世間萬物你只有靜下心來一遍又一遍反覆仔細觀察,才能認清它的本質。馬未都開的博物館,就叫觀復博物館。

賈平凹的散文,閒適飄逸,簡約玄遠,宛若空谷蕭聲,讀了之後,猶如進入桃源世界。

賈平凹說,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一隻醜陋的小鴨,一株懦小的樹苗。

1983年初秋,金風送爽,賈平凹拜訪散文大家孫犁先生,從西安帶了個唐三彩駱駝,不想半道摔折一條腿,只好用膠粘好,擺在孫犁書房。賈平凹感慨,世上之事,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愈是不十全十美,愈才有了詩意。越是珍貴的東西,越是容易破碎,越是容易破碎的東西,越是顯得珍貴。

1984年春節,賈平凹回家過年,途中遇到幾個佔座橫漢,把老婆氣哭了,指望他出頭,他憋紅臉喏喏半天,沒說出半句話。除夕之夜,老父教誨淳淳:為人處世,要以謙讓為懷,以忍讓為先。不非議他人,不為虛名誤大志,不為安逸疏學識。他後來說,我是挑著雞蛋過鬧市,既怕擠人,又怕人擠。

1984年初秋,賈平凹談創作心得:搞創作就要有狠勁,要下大功夫,要給自己不停定目標,定大目標。有人搞創作是為了改善生活,小打小鬧,掙幾個零花錢,這樣絕不可能取得大成就。搞創作是馬拉松運動,看誰能夠堅持到最後。別人寫幾篇東西發了,不要眼紅,要看後勁。一個作者熬到最艱苦的時候,再堅持一下,也就到了另一番天地。

當年明月走紅,有人問他寫作心得,他說,比我能寫的沒我有才,比我有才的沒我能熬。

賈平凹靠寫詩起家,但他後來發現,寫詩不是自己長處,夠不上發表標準。“人要善於發現自己的長處,例如你硬叫一個善武的人唱一首悅耳的歌,即便打他一頓,他也唱不好”,於是揚長避短,改寫小說。

1985年初春,賈平凹再談創作心得:越是別人都寫的,越要儘量少寫。越是別人不寫的,越要詳細來寫。越是駭人聽聞之處,越要落筆冷靜,不露聲色。似乎隨便極了,似乎無所謂極了,這種大澀,大冷,鐵石心腸,才能贏得讀者大潤,大熱,揪心斷腸。

賈平凹盛名之下,有一顆清醒的心。他說,今天有人請,是因為昨天寫了作品。今天不寫,明天想熱鬧都沒人請了。

1987年初春,《浮躁》出版,評論家說,“這是最有鋒芒,最痛快淋漓的一部作品”。

寫小說之餘,賈平凹還寫字,畫畫,寫詩,這些都是茶餘飯後的消遣,是“副業”,不是“主業”。他說,“詩書畫是個整體,各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可以使我將愁悶從身軀中一盡兒排洩而平和安寧,亦可在我興奮之時發酵使我張狂而飲酒般大醉”。

1988年,賈淺淺小詩《黑板擦》榮獲全國中小學“寶葫蘆”詩歌大賽三等獎。全詩如下:粉筆寫一個字,黑板擦就吃一個字,粉筆寫完了,它也吃飽了。賈平凹高興地說,這個“吃”字用得好,很有童心童趣,一個“吃”字把詩寫活了。

《浮躁》獲獎,汪曾祺說,賈平凹平易近人,身上沒有“作家氣”。在稠人廣眾之中,總把自己縮到最小限度。他很寡言,閒談之間極富機智幽默。蕭乾說,賈平凹“是中國(文學)的曙光”。

賈平凹說,人是要有嗜好的,古人說,人無嗜好不可交。我的嗜好很多,寫字,畫畫,下棋,收集陶罐,瓷瓶,木雕,石刻,最痴心的是玩石頭。我最愛那種大一點的,粗一點的,拙笨憨樸的。他曾經收了個北魏石狗,放在屋前看門。一個朋友來訪,他正好不在家,便拿了他一副書法,準備出去換錢花。沒想到剛一出門,就看到石狗齜牙咧嘴躍躍欲撲,趕緊扔下畫跑了。過了兩年,朋友說起這事,賈平凹說,賊娃子三年不打自招,你兩年就招了。朋友說,你這狗實在怕怕,想起來至今心有餘悸。

1990年晚秋,落葉飄零,作家三毛來到杭州,跟賈平凹的朋友說,我最喜歡看平凹的書,連看三遍,每個標點符號都研究,太有意思了。他用詞很怪,很有味兒,我每次看完都要流淚,眼睛都要看瞎了。並託朋友給賈平凹帶了張名片,上面寫著,您的忠實讀者三毛。

1991年1月1日凌晨兩點,夜雨瀟瀟,三毛給賈平凹寫信,讀您的書,內心寂寞尤甚,沒有功力的人看了,要走樣的。您是大師級作家,您的作品實在太深刻,我今生閱讀三個人的作品在二十次以上:一位是曹雪芹,一位是張愛玲,一位是您。落款:陳平(三毛真名)。

寫信之後第三天,即1月4日凌晨,三毛自縊身亡。1月15日,賈平凹收到三毛來信,邊哭邊看,看了又哭,作文悼念,讀著您的信,我的心痙攣著。萬家燈火,下著雨,您孤獨的坐在房間,吃著止痛片,給我寫那麼長的信,我禁不住又哭了。您是孤獨的,一個真正天才的孤獨。夜半孤燈下,我常常翻看您的書,瞧著那一張似乎很苦的臉。

三毛和賈平凹雖未謀面,但是神交已久,兩人之所以惺惺相惜,就是二人作品中字裡行間全都顯露出“孤獨”二字。三毛列舉的曹雪芹,張愛玲,也都是孤獨的人,他們的作品,也都是孤獨的作品。雖然說真正的大師都是孤獨的,但是三毛的孤獨和賈平凹的孤獨不同。三毛的孤獨是“文藝青年”的孤獨,賈平凹的孤獨是“魏晉名士”的孤獨。

三毛身上有極其濃烈的文青氣質,跟老公住在沙漠裡,滿世界遊蕩,動不動“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三毛曾說,一個人最大的悲劇,就是不能離群索居,因為人畢竟是群居動物。賈平凹身上有非常濃郁的名士氣,放浪形骸,雖然時不時去村裡轉轉看看,遊山玩水,但是大隱隱於市,還是能夠融入紅塵的。

賈平凹這種名士氣質的孤獨,和魯迅一脈相承。王小波也是孤獨的人,可是王小波的孤獨是現代知識分子的孤獨,跟賈平凹不同。如果將二人做一比較,賈平凹就是他收藏的那些罈罈罐罐,王小波就是一塊現代鐘錶。

1992年初秋,賈平凹來到鄉下,潛心創作《廢都》。他從早上八點寫到下午四點,關門閉窗,拉著窗簾,不要風扇,據說這樣容易“聚氣”。他一根接一根抽菸,等到四點以後有人叫吃飯,見他端坐在煙霧中,宛若神仙吐納。寫作期間,他的婚姻破碎了。二十年苦心經營的天地毀於一旦,一切都要重新開始。臘月二十九晚上,他抄完最後一個字,訥訥的說,一切都是茫然,茫然如我不知生前何物所變死後變為何物。我要記住這本書帶給我的無法說清的苦難,記住在生命中的苦難唯一能安妥我破碎了的靈魂的這本書。

太繞口了這句,我讀了好幾遍,差點把舌頭咬了。《廢都》主人公名叫莊之蝶,取自“莊周化蝶”。莊子做了一場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蝴蝶,在萬花叢中翩翩起舞。醒來後茫然無措,不知到底是自己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變成了自己。

人生一場大夢,世事幾度秋涼。唯願只如初見,當時只道尋常。

《廢都》是賈平凹里程碑之作,他的人生從這本書分為前後兩截,他的創作也從這本書分為前後兩截。

賈平凹說,我在生活裡膽怯卑微,做低伏小,在作品裡卻放肆自在,爬高涉險,是個矛盾人。我命定就是文人,寫文章時宛若虎嘯群山,發兇發威,不寫了,就是落架的鳳凰,不如一隻雞。路遙在世的時候,批點過我的名字。說平字形如男寶,凹字形如女寶,是陰陽交合體。我的人生哲學就是口不臧否人物,多給他人做好事。寫自己願意寫的事,這是多麼愉快的事。

路遙和賈平凹都有肝炎,但是路遙英年早逝(賈平凹說,許多比我病的輕的人都死去了),賈平凹卻早已痊癒,我覺得有兩個原因。一是路遙熬夜,“早晨從中午開始”,中午起來吃點飯開始寫,寫到翌日凌晨三四點,作息時間不科學,熬夜最傷身體,誰熬誰知道。王小波英年早逝,也跟熬夜有關,經常半夜兩三點不睡覺。賈平凹卻是標準的“朝九晚四”,上午九點吃了飯開始寫,下午四點就收工了,作息非常科學。二是路遙著急,一心想搞個大作出來,玩命寫。但是賈平凹不著急,隔三差五出一本,寫唄,反正時間有的是。寫不出來練練字,畫畫畫,下下棋,玩玩石,也是人生樂事。

有人問賈平凹,你覺得一部好作品應該什麼樣。賈平凹說,是不是好書,就看五十年後還有沒有人讀。

2002年二月,賈平凹五十歲生日。聖人云,五十不惑。賈平凹說,到了五十歲,人就是大人,能說些大話了。我寫文章,現在才知道該怎麼寫了,活人也活出個滋味了。我要做一個傾聽者,多做好事,不再恨人,錢當然還是要愛的,具大胸懷,愛小零錢。不浪費時間,不糟蹋糧食。平生一片心,不因人熱,文章千古事,聊以自娛。

2005年,“賈平凹作品研討會”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行,上海作協主席王安憶把學生們的問題精選出來讀給他聽,賈平凹對每個問題都回答的有來有去。

問:為什麼你的作品總有神秘事物?答:這和我的生存環境有關。我生活的地方佛道盛行,巫文化盛行,無形中受這種東西影響。

問: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是什麼?答:最重要的是上大學。如果不上大學,現在還在農村,兒女都一大堆了。

問:你曾評價現代女性服裝,臉不行露腿,腿不行露背,背不行露胸,你為什麼這樣評價?答:這話絕對不是我說的,絕對不是。臉不行了,露腿也沒用。

問,你認為你跟諾貝爾文學獎有多遠?答:永遠。

“永遠”二字讓人猝不及防。

2008年,賈平凹的《秦腔》獲得茅盾文學獎。他在獲獎感言中如是說:當獲獎訊息傳來,我說了四個字,天空晴朗。那天天氣真的很好,我去街上吃了頓羊肉泡饃。有幸生在中國,作為一個作家,我會更加努力,寫出滿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