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陽河】邯鄲冀南新區段的橋,一座古老的石橋,兩座古老的石橋!

滏陽河是邯鄲的母親河。據《淮南子》註釋“其泉騰沸,勢如釜湯,故名釜”。《魏都賦》注云:鼓山又名滏山,滏水源出山麓,故名滏陽河。有河必然會有橋,有橋必然有故事,橋樑是水運和陸運的交匯之地,也是人氣和財氣匯聚的焦點。在缺少大型建築的古代,橋樑是一座城鎮最重要的標誌,它凝聚著人們的智慧和創造力。

今天我們說說滏陽河邯鄲冀南新區段的橋和與之有關的故事。

在邯鄲冀南新區25公里長滏陽河段上,橫亙著兩座古老的石橋,一座是石橋村石橋,一座是位於馬頭鎮東部的普濟橋。

新區石橋村石橋始建於明代石橋呈東西向為青石質五孔橋,三大二小石拱(在石橋南側可以看到五孔,在石橋北側只能看到3孔)橋券中部為吸水獸首石橋兩側的扶欄望柱眾多每塊欄板都雕有精美的圖案蓮花、仙鶴、捲雲、牡丹紋飾多樣,雕工精美望柱柱頭上的石獅、石猴造型活潑神態各異,蓮花寶座上的石佛沉靜、端莊枝葉託撫的壽桃活靈活現

普濟橋位於新區馬頭鎮東部連線下灣和橋東兩個村莊橋樑由塊石砌築,全長30米,寬7米兩側設有扶欄望柱,柱頭上大多雕刻有壽桃中間的一塊欄板上可以看到題寫橋名的位置橋下三大兩小五個拱券大小拱券錯落相連,呈現出韻律之美三個大拱券兩側分別雕有吸水獸和簡單的紋飾

關於普濟橋的來歷

據說是明崇禎年間,下灣村商人劉德衡因漕運經商致富,為了積德行善,回饋鄉里,捐資修建了此橋。取名普濟,意為“普渡眾生、濟世為懷”。當地居民還有另外一種傳說。據說古時候河邊有一戶大戶人家,為了迎娶橋對岸的新娘子,花費巨資修建了此橋。初聽起來以上兩種傳說好像有些矛盾,但如果研究一下橋的建造史,兩種說法也許都有道理。

普濟橋東岸樹立著一大一小兩通古石碑。大石碑是功德碑,因為年代久遠字跡早已模糊不清,小石碑則依稀可辨。上記載說,“創橋碑”在清道光年間被馬車撞倒了,這一倒就是二十年。二十年後,村民們為了延續銘記建橋功德,立了這塊小碑。小碑只是抄錄了創橋碑的原文大意,對其中記載的“通商利濟”的頌揚、“出資出力”的功德進行了省略。

在新區馬頭鎮,循仿西閘建有一閘,稱東閘,為滏陽河上第二閘。東閘修建比西閘晚48年。該閘為砌石結構,獨孔,孔寬5米,高4米,疊梁式木板閘門,九塊閘板,板寬一尺二寸。據記載:東閘(現馬頭閘)在琉璃鎮(現馬頭鎮)南,明崇禎八年(1635年),知州李為珩循仿西閘之制建東閘,開鑿渠道,灌閘南等21個村3萬餘畝土地,種稻植藕。建於300多年前的東閘,攔水灌溉,為馬頭冠上“魚米之鄉”的美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於古閘年久失修,石料逐漸風化,閘牆下沉裂縫,閘底沖刷淘空,已不能繼續使用。1962年,邯鄲專署決定對東閘(馬頭閘)進行重建,即在原東閘上游300米處新建一座攔河節制閘。

滏陽河燈從唐代家戶單一放河燈,經宋、元兩代孕育、傳承和發展,逐步演變成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民俗文化。明、清兩代,因航運的發達,這一代商賈雲集,以河燈為寄託的各種形式的祈福和祭祀活動隨之風行,河燈文化達到鼎盛時期。解放後,因建東武仕水庫引水,致使滏陽河航運衰落,河燈文化在政府和民間組織的大力支援下,才得以傳承和發展。

河燈也叫“荷花燈”,傳統河燈一般是在紙質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河燈的製作融合了紙紮、竹扎、剪紙、彩繪、糊裱等多項工藝手法。傳統河燈使用木質底座,所用的紙張為了防水一般都經過蠟或油處理,河燈的製作工藝不斷創新,使用的材料已不侷限於紙和木,其造型也更為豐富。

馬頭鎮放河燈有固定水域段,沿水流方向放河燈。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周邊方圓二十餘里的群眾前來觀看,放河燈人數達三萬餘人,已成為馬頭鎮一大文化特色,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

追昔撫今,關於滏陽河的故事還將繼續。

2021年,冀南新區將滏陽河生態修復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按照《滏陽河全域生態修復規劃》和《滏陽河全域高質量發展規劃》要求,按照“水清河暢、行洪安全、岸綠景美、貼近自然”的要求,拿出強有力的力度和措施,精準發力、全速推進。

不久的將來,滏水春帆將重現滏陽河之上,關於這條河的故事將越講越精彩。